[汽車之家 品牌歷史] 1935年-2015年,Jaguar捷豹汽車已經優(yōu)雅地走過了80年歷程,在品牌誕生之初,創(chuàng)始人威廉·里昂斯爵士僅將捷豹一詞作為車名中的一個組成部分。直到二戰(zhàn)結束后,這個單詞才升級成為整個公司的正式名稱。80年來,捷豹汽車始終堅持打造具有英倫貴族優(yōu)雅氣質的豪華車型,同時其在世界頂尖汽車賽場上也曾叱咤風云,本文就讓我們一起來回顧這個英倫豪華汽車品牌的傳奇歷史。
與很多汽車品牌的發(fā)展脈絡相似,捷豹汽車的前身“燕子”公司并不是以汽車業(yè)務起家,其最初只是一家制造摩托車挎斗的公司,后來逐漸開始為知名汽車品牌旗下的車型設計和打造車身。1932年,“燕子”推出了第一款屬于自有品牌的汽車,但好景不長,兩位創(chuàng)始人里昂斯與沃姆斯利分道揚鑣,里昂斯重新組建了S.S.汽車公司。S.S.在1935年推出了首款車名中帶有“Jaguar”一詞的車型,正當公司發(fā)展蒸蒸日上之時,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了,一切有關汽車制造的業(yè)務都被迫停止。戰(zhàn)后,里昂斯在1945年將公司名稱改為Jaguar,捷豹汽車正式問世。至于Jaguar之名從何而來,為什么要將公司名字從S.S.改為Jaguar等問題,我們將在捷豹品牌歷史回顧(上篇)中為您一一講述。
一、兩人合伙創(chuàng)業(yè),從生產摩托車挎斗起家(1921年-1927年)
捷豹汽車的創(chuàng)始人威廉·里昂斯(William Lyons)爵士于1901年9月4日,出生在英格蘭西北部工業(yè)城市布萊克浦 (Blackpool) 。小威廉來自于一個富有的愛爾蘭移民家庭,父親擁有一間樂器行,外祖父是一家工廠的老板。然而,小威廉并不想繼承家族生意,他從小就對機械有著濃厚的興趣與天賦,并且在中學畢業(yè)后,獲得了到曼徹斯特Crossley汽車公司當工程學徒的機會。在擔任學徒工的那段時間里,小威廉還繼續(xù)到技術學校進修學習。
1919年,18歲的威廉·里昂斯離開曼徹斯特回到家鄉(xiāng)布萊克浦,并在當?shù)卣业搅艘环莓斊囦N售顧問的工作。1921年初,威廉·里昂斯家附近搬來了一位新鄰居——威廉·沃姆斯利(William Walmsley),兩人雖然名字相同都叫威廉,但后者比里昂斯年長10歲,其曾在一戰(zhàn)時參過軍,戰(zhàn)爭中還受了腿傷,不過沃姆斯利同樣家境殷實,他的父親是從事煤炭生意的,因此在戰(zhàn)爭結束后,沃姆斯利便回到家族企業(yè)中,做起了與煤炭運輸車輛相關的工作,并從中積累了不少有關車身制造原理的知識。
業(yè)余時間中,威廉·沃姆斯利自己鉆研并打造了一款摩托車的挎斗(Sidecar),它擁有帶八條棱線的子彈狀流線型車身。這種造型在當時絕對算得上獨樹一幟,只有美國的哈雷戴維森才有類似的設計,沃姆斯利給這款摩托車挎斗起名叫作“Ot-as-Ell”。很快,Ot-as-Ell就在當?shù)啬ν熊嚾χ斜粋鏖_了,不少摩托車愛好者都想擁有它,其中也包括威廉·里昂斯。1921年4月,威廉·沃姆斯利正式注冊了Ot-as-Ell的設計,并以28英鎊的價格接受預訂。
然而,僅憑威廉·沃姆斯利個人的手藝加上妻子的協(xié)助,他們得用一周時間才能造出一個跨斗。威廉·里昂斯從中察覺到了商機,并說服威廉·沃姆斯利與自己合伙干一番事業(yè)。在雙方父親的擔保下,兩人從銀行共獲得了1000英鎊的創(chuàng)業(yè)資金,1922年9月2日,里昂斯與沃姆斯利的合伙公司——燕子挎斗公司(Swallow Sidecar Company)在布萊克浦的Bloomfield大街正式成立。
“燕子”公司最初僅有四名員工,后來逐漸發(fā)展到幾十人。公司的首款產品八角形的Model 1非常受歡迎,1922年11月,里昂斯與沃姆斯利將Model 1裝到了一輛有“摩托車中的勞斯萊斯”之稱的Brough Superior上,他們還騎著這輛車去參加了倫敦摩托車展。之后兩年時間,“燕子”公司又推出了多款產品,包括五角形帶長尾的Model 4以及菱形被稱作“鏟土機”的Model 6等。
然而隨著訂單的增多,公司產能很快就跟不上了,于是他們在附近租用了額外的廠房,但沒過多久,現(xiàn)有的人力、物力又無法滿足生產的需要了。1926年,沃姆斯利的煤老板父親慷慨相助,為二人在布萊克浦的Cocker大街買下一幢大樓當新廠房。公司遷到可卡大街后,他們除了生產摩托車的挎斗以外,還新增了與汽車車身相關的業(yè)務,如:鈑金噴漆,外觀、內飾翻新等。同時,公司名稱中也增加了“車身制造”,變?yōu)檠嘧涌娑放c車身制造公司(Swallow Sidecar and Coachbuilding Company)。
“燕子”公司的首單汽車業(yè)務是為一輛自燃的Austro-Daimler事故車進行車身修復,這對于他們來說并不困難,工人們很快就將車輛恢復如新了。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嘗試后,里昂斯與沃姆斯利已經不滿足于只做汽車修理,他們開始夢想著擁有自己的汽車品牌。不過,公司當時并不具備制造整車的能力,只能先為其它汽車品牌定制車身。
當時,奧斯汀汽車公司的奧斯汀7車型由于價格低廉、性能可靠,因此在英國賣的非常好,其受歡迎程度相當于福特T型車在美國的地位,但該車在外觀造型上卻缺少一些個性。里昂斯與沃姆斯利覺得這是一個機會,于是在沒有經過奧斯汀汽車公司授權的情況下(想要為現(xiàn)有車型定制車身,需要事先獲得對方批準,否則屬于侵權),設法通過經銷商渠道夠買了一批奧斯汀7車型的底盤,并委托剛加盟“燕子”公司不久的天才設計師Cyril Holland,為奧斯汀7 2-seater Tourer車型設計一個全新的車身,Holland很快便完成了初稿。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