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設計殿堂] 前幾天在微博上看到一則關于寶馬新3系設計的討論,對于現(xiàn)行寶馬“復制再縮小”的設計模式有批評也有認同。國內(nèi)某知名汽車媒體人關于“卡爾斯魯厄理論”(1980年提出的延續(xù)、模塊化設計理論)的討論讓我當下想起一個模糊的身影——它屬于固執(zhí)、具顛覆性的前寶馬設計總監(jiān)克里斯·班戈。在他離開寶馬的5年后,遙遠的東方,開始有這么多人懷念他。
“傳說,曾有一位藝術家愛上了自己的雕塑作品,最終用一個吻將作品救活。這就是我的工作---給車生命。”,這是克里斯·班戈曾經(jīng)在某雜志對話結束后說過的一句。將工作升華成賦予生命的人,我們除了持有崇敬外,換一個方式與所有人分享它爭議的17年似乎更有意義。多年來沒有一家網(wǎng)絡媒體具體講過鮮為人知克里斯·班戈的故事,汽車之家首篇《汽車設計師傳記》帶你進入克里斯·班戈的世界,他求學的生涯、歐寶的歷程、菲亞特的精彩、寶馬的爭議,離開后的懷念,都將是本文的重點。
■ 幼時初顯設計才華
克里斯·班戈出生于美國俄亥俄州叫Ravenna的小城鎮(zhèn),一個與意大利Ravenna港口同名的小鎮(zhèn)。小時候他就愛動手的天賦,在班戈父親車庫中總能看到他擺弄各種工具制作模型的身影,這也奠定了日后它優(yōu)秀的動手能力。
■ 來自“汽車設計師”夢工廠
隨著年齡的增長,班戈在威斯康辛讀完中學和大學。1977年,執(zhí)著于設計之夢的班戈拿著自己的設計作品來到了洛杉磯的帕薩迪納藝術中心設計學院申請入學。
學院設計部的老師看中了班戈的潛力,便將他安排在汽車專業(yè)學習。當時的教學副主任,也就是時任通用汽車設計部副主任的羅納德·希爾日后與王受之(設計理論家、Art Center教授)談到班戈,評價非常的直截了當--“非同凡響”。
注:帕薩迪納藝術中心設計學院(Art Center College),幾乎全球一半的汽車設計師均來自與此,包括Henrik Fisker、J Mays等,它是汽車設計師的“夢工廠”。
■ 職業(yè)生涯初展才華
1981年,班戈畢業(yè)后進入德國歐寶汽車公司,開始了他的汽車設計生涯。他不凡的設計才能從參與設計的“小歐寶”(Opel junior)開始。
『在還未有三維建模的1983年,一張珍貴的Opel junior尺寸圖』
Opel junior于1983年法蘭克福車展推出,并獲得了1984年的汽車設計大獎。班戈之后還參與其他歐寶車型車內(nèi)設計,僅用兩年時間就成為了歐寶設計部的副主任,這也間接證明了班戈貨真價實的才華。
■ “意”式通心粉
1984年班戈接受意大利菲亞特的聘請,前往都靈擔任菲亞特設計中心外形部主任。與與德國、美國汽車公司不同的是,意大利的汽車公司的傳統(tǒng)是把主要的項目交給那些明星設計公司去做,比如賓尼法利那、博通等(中國車廠前幾年明顯受意大利“影響”)。堅持自己設計風格的班戈,以本廠設計師的地位保持住了多個設計項目。
『班戈主導設計的Fiat Downtown概念車』
后來,談起這段意大利工作,班戈說都靈的工作經(jīng)驗對他產(chǎn)生很大的影響。意大利公司是一個高度自由的環(huán)境,沒有任何界限。在菲亞特時期的他也有很精彩的設計,像菲亞特古貝(Fiat coupe)和阿爾法·羅密歐145(alfa romeo145)都是班戈意大利時代的代表作品。
不過,時至今日,就像后來班戈的作品一樣,尤其是菲亞特古貝,在中國仍具有爭議性,至今國內(nèi)還存在不能接受其外形的網(wǎng)友。所以,你不能強求每一個人都喜歡班戈的設計,就像初次接觸意式通心粉,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接受它的滋味。
在菲亞特的幾年,菲亞特找到家族的設計概念與銷量。而班戈,得到了來自德國慕尼黑的寶馬伸出的橄欖枝。寶馬邀請他主持寶馬設計中心的工作,這一次,不僅僅是作為一名設計師,是作為寶馬設計部的負責人;蛟S,連班戈都沒有想到,他一生中最輝煌燦爛的階段將在德國土地上實現(xiàn)。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