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內的儲物空間和上一代車型相比,可說是進步不少,像是零錢盒、煙灰缸(那個年代的車上必備的設計)門板上的儲物格,以及中控臺上的儲物凹槽,都是思域的特色。
雖然日本車型具備四門電動窗,而臺規(guī)車型還是四門手動窗,但是思域當時在臺灣省已經算是比較高級的車型,原廠就附上鋁合金輪圈(在當時大多數(shù)車款都使用鋼圈),以及絨布座椅。另外,當時許多車款在車內還能看到裸露的金屬車體,但是思域已經使用大面積的皮革包裹(雖然只是塑料皮),質感明顯比其他對手更好。
在海外車型上,依舊出現(xiàn)CVCC發(fā)動機的選項,但是臺規(guī)車型還是無緣相見。臺規(guī)車型搭載的1.4L發(fā)動機動力只能說夠用而已,還記得小時候家人開車上山,在蜿蜒的山路上載了四大兩。ǔd),讓人有種老牛拖車的感覺。不過燃油經濟性可以說是無敵,導致家父后來換了福特Sierra之后,瞬間有種加油費用大幅攀升的感覺。
變速箱方面,在滿街都是四速手動擋的年代中,這輛車已經出現(xiàn)了五速手動擋。甚至具備了Hondamatic這樣的半自動變速箱,為何說是半自動呢?因為這臺變速箱具備液力變矩器,但是需要手動換擋。從1980年開始,隨著三廂四門車款的推出,原本二速Hondamatic被替換成三速Hondamatic。
雖然這個年代的日系性能車還沒成氣候,但是本田在還是推出了一款CX高性能車款(85Ps),也在這時候,思域的統(tǒng)規(guī)賽事出現(xiàn)了。雖然CX受到不錯的評價,但是整個第二代車型在日本本土的反應,反而不如第一代車型,因為當時流行銳利的車體風格,二代思域反而走向較為圓潤的設計方式。不過在我國臺灣市場,二代思域卻因為比較好的質感、隔音和配置、更高的價格,成為當時購車人心中較為高級的車款。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