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汽的戰(zhàn)略規(guī)劃里,榮威的定位偏向舒適性為主的家用轎車,而MG名爵定位具有英倫風范的運動型轎車。上汽入主后,MG名爵直到2008年6月23日才正式推出首款車型MG 3SW,這是一款當時在國內(nèi)算是比較新鮮的兩廂跨界車。
《奮斗》是2007年上映的一部電視劇,如果您看過《奮斗》,就真的暴露年齡了。在MG 3SW上市發(fā)布會上,《奮斗》的導演趙寶剛作為特約嘉賓受邀出席。這是MG名爵想到的“名人效應”策略,除了吸引眼球,還能迅速增強消費者的認可度,尤其是當年尚屬年輕人范疇的80后。
與MG名爵的低迷不同的是,榮威的市場表現(xiàn)非常強勢,它僅憑550單一車型單月的銷量就超過了名爵上半年所有車型的銷量。而在MG 3SW上市后,由于過于個性化,太過小眾,所以也沒有給品牌銷量帶來明顯的提升。
時間來到2009年上海車展,大家期待已久的MG6終于登場亮相。MG6是面向全球市場銷售的一款緊湊型車,廠家對MG6的市場定位是“新時代的年輕人的活力座駕”。與此同時,廠家對MG6寄予了厚望,希望它能夠在國內(nèi)最火熱的緊湊型車市場占有一席之地。
嚴格意義上,MG6是上汽收購南氣后推出的第一款全新車型,所以格外受到關(guān)注。2009年12月22日,MG6正式上市,價格區(qū)間覆蓋12萬元-19萬元。雖然說MG6在外觀設計確實有別于當時市面上大部分同級別車型,彰顯了英倫獨特的美學,可它的售價卻讓不少人望而卻步。加上品牌影響力不如相近價位的中國以及合資其它品牌,所以它未能取得理想的成績。
外觀還可以,但是價格高,配置低,性價比太差是客戶對MG6的看法。在汽車之家的MG6論壇里,大部分的網(wǎng)友同樣表達了相近的看法,同配置的情況下,市面許多中國品牌的車型基本比MG6便宜了5千至6千元,而且大部分是傳統(tǒng)的三廂車,更加符合大眾的審美,有些中年人接受不了MG6的掀背設計。當然,MG6表現(xiàn)不佳是多方面造成的,例如宣傳投入少、經(jīng)銷商網(wǎng)點少?偠灾,名爵才剛起步,要走的路還很長。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