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米繞樁測試
此次繞樁測試由ams車評網(wǎng)的王威為大家?guī)恚莂ms的御用車手,他被前保時捷試車員、時任德國ams測試總監(jiān)的霍夫馬亞先生收為弟子。中國ams團隊超過十五年間測試的幾百輛車都由他掌握方向盤,現(xiàn)在依舊如是。
11個樁桶一字排開,樁距為18米,形成一個180米長的計時賽段。我們將在第一個和最后一個樁桶分別放置計時器,記錄車輛通過這180米所需的時間,然后計算出每車在樁間的平均速度。相比最終的賽道測試,這個項目對車輛的馬力要求相對較低,而更多的考驗車輛的動力響應、車身剛性、懸架調校等表現(xiàn)。
高爾夫 GTI
作為唯一的國產(chǎn)車型,GTI的表現(xiàn)沒有讓人失望。車身的剛性、懸架的支撐性都不錯,使得它在過彎中顯示出了比較高的極限。在前置前驅的基礎上,用最低的價格獲得更多的駕駛樂趣,高爾夫GTI所表現(xiàn)出來的協(xié)調性是最溫和、積極的。
福克斯 ST
和主要對手高爾夫GTI相比,?怂筍T在繞樁環(huán)節(jié)稍遜一籌。?怂筍T需要駕駛者的參與度非常高,車身和車頭都很輕盈,樁中扭力的釋放也很出色。但懸架缺乏有效的支撐讓車尾變得不夠安分,影響了通過速度。
梅甘娜R.S.是一輛把前置前驅的驅動形式武裝到牙齒的性能車,不僅如此,梅甘娜RS在車內所提供的任何東西都和駕駛有關,它用成績證明了,前置前驅在性能車行列中存在的價值,最終成績也顯示了它的強大。
MINI COOPER S
為駕駛樂趣而生的MINI如今變大、變沉了一些,懸架的支撐性也不像之前那么強,而是向舒適性稍作了妥協(xié),性格變得更加溫和,即使這樣它依舊保留了應有的功底。只是如果想得到最純粹的MINI的駕駛樂趣,還是需要JCW才行。
懸架的支撐性有所欠缺,動力的輸出也不夠線性,這是野馬成績不好的兩個主要原因。其實它擁有一個不錯的后驅平臺,不僅輕盈、適應能力也很出色,但野馬始終是野馬,它追求的并不是四輪穩(wěn)穩(wěn)抓住地面,而是需要車尾善于滑動,這也是它繞樁成績不夠好的原因吧。
寶馬 M135i
較重的車頭會讓車身在樁中略顯笨重,懸架的調校也不那么極致,支撐性不是那么完美。但強大的動力讓駕駛者對于操控更加有信心,判斷好車身左右搖擺轉換的最佳時機是創(chuàng)造好成績的的關鍵點,可通過轉向和油門精細控制的滑動則是樂趣的源泉。
A 45 AMG
強大的動力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幫不上太大忙,四驅系統(tǒng)也不像TT和quattro匹配的那么順暢。在測試過程中我一直在解決轉向不足的問題,這也是很多四驅車所面對的,強大的動力輸出讓緊湊的車身變得過于靈活,需要花不少心思控制。
奧迪 TT
奧迪TT是唯一一輛可以和后驅車比拼靈巧性的四驅車,更低的重心、更溫和的扭力,讓輪胎的抓地和車身的節(jié)奏進入最佳的狀態(tài),從而達到一種近乎完美的平衡。駕駛TT繞樁的參與感稍有不足,因為車輛的四驅和電子系統(tǒng)會為你解決大部分問題。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