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尼日利亞也有南北之爭?
仔細看會發(fā)現(xiàn),尼日利亞的汽車工業(yè)大多集中在南部地區(qū)尤其是拉各斯。實際上,尼日利亞曾經的首都是拉各斯,重要的航運功能使得它是實際意義上的經濟中心,地位像中國的上海。但是因為南北矛盾問題,也為了利于全國發(fā)展,最后遷都。
尼日利亞為什么會南北對峙?這要從19世紀說起。當時的尼日利亞可沒有現(xiàn)在這么大版圖,尼日利亞、貝寧和尼日爾一帶都是歸屬于1809年建立的索科托蘇丹國(Sokoto Caliphate)。直到1903年,英國殖民軍徹底擊敗索科托蘇丹國,將大部分領土吞并入英屬北尼日利亞保護國。
英國殖民者獲勝后并沒有在北部占領地區(qū)禁止伊斯蘭教,人口以豪薩人為主,信仰伊斯蘭教。南部地區(qū)則因為長期的英國殖民統(tǒng)治,基本信仰基督教,以伊博人和約魯巴人為主。
因此,南北在經濟、宗教和民族方面都產生了矛盾。
1967年,伊博人為主的東南部宣布獨立成為比亞法拉共和國,但北部豪薩人掌握中央政府和軍隊,內戰(zhàn)由此爆發(fā)。南北雙方在各方支持下,激戰(zhàn)3年,1970年由尼日利亞政府獲勝。期間雙方死傷4.5萬-7.5萬人,500萬人成為難民。
隨著尼日利亞加入歐佩克組織,因為石油出口不斷獲利,廉價工業(yè)品依舊不斷從南部進口。因此為了緩和矛盾,也為了加強對全國的控制,拉各斯依舊是經濟中心,但政治中心變成了位于腹地的阿布賈。
恐怖組織博科圣地
經濟、宗教和民族結構沒有發(fā)生變化,再加上政權不穩(wěn),首都北遷的效果并不好。否則也不會出現(xiàn)“博科圣地”這個恐怖組織,經常看國際新聞的朋友們肯定對其有所耳聞。
博科圣地于2002年在尼日利亞東北部地區(qū)建立,理念是反對西方教育文化,還反對現(xiàn)代科學,但最出名的還是恐怖襲擊、屠殺和綁架女學生。
非洲GDP第一的尼日利亞,居然鎮(zhèn)壓不了這樣一個恐怖組織?博科圣地所在的尼日利亞東北部地區(qū)是山區(qū),處于喀麥隆、乍得、尼日爾中間,屬于沒有“油水”且交通不便的地區(qū)。有傳聞博科圣地與基地組織關系密切,2014年ISIS成為頭號恐怖組織后,博科圣地更是向ISIS宣誓效忠。
工商業(yè)繁榮的南部地區(qū)受影響比較小,拉各斯更是沒有發(fā)生過空襲時間。中國人主要集中在此處,對他們而言,在尼日利亞生活是件非常奇特的事兒。
交通狀況
當地的中國企業(yè)員工普遍表示尼日利亞整體交通狀況非常惡劣。國內道路基本上是上世紀80年代修建的,用當時賣石油的收益修建的,但是常年失修。
用當地中國人的話說,這里實際上的交通規(guī)則就只有靠右行駛這一條。因此,城市里堵車非常嚴重,20公里路往返三四個小時很正常。拉各斯曾有個笑話:有個人乘坐出租車遭遇堵車,于是下車吃個飯打個盹,回到絲毫不動的車上,幾個小時后才到達目的地。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