瘸腿的昂科威有些坑
由于昂科威的備胎比較有特色,所以我們先來聊聊它。我們選用的是同事的1.5T前驅昂科威。這里需要特別提示各位車友,本次測試開始之前,我將昂科威的備胎拿出發(fā)現(xiàn)只有2.0bar的壓力,與標準壓力相差甚遠。而據(jù)車主說,他剛剛保養(yǎng)完2000余公里。所以各位車友,再去4S店保養(yǎng)一定要叮囑且查看備胎是否已經(jīng)充氣,以備不時之需。
在測試加速、剎車數(shù)據(jù)時,我們將分別取原配胎、備胎裝驅動輪、備胎裝非驅動輪三組數(shù)據(jù)進行對比,為了方便大家觀看我將先放出結果,之后再慢慢介紹有關昂科威備胎的內容及駕駛感受。
昂科威備胎測試 | |||
原配胎 | 備胎安裝驅動輪 | 備胎安裝非驅動輪 | |
0-100km/h加速(s) | 10.3 | 10.4 | 10.5 |
100-0km/h剎車(m) | 41.7 | 43.7 | 44 |
從數(shù)據(jù)不難看出換裝備胎后,加速時間沒有太明顯的變化,而剎車距離與原車胎相比增加了2米左右,且不論備胎安裝在哪個輪,剎車距離差值基本相同。從此不難看出,由于備胎較之原廠胎窄,導致接地面積減少,摩擦力相應減弱,剎車距離有所增加。
對于瘸腿備胎來說,單就緊急剎車這一項,備胎安裝在后輪的收益要大于前輪,這也是為何江湖上總會流傳著備胎要裝在前驅車后輪的說法。當然,我相信很多人在驅動輪損壞需要更換備胎時,不會先從非驅動輪卸一條輪胎裝到驅動輪上,再為非驅動輪安裝備胎。如果你懶得進行上述繁瑣的操作,一定要學會把車速降低。因為就昂科威而言,安裝前輪時對車輛行駛軌跡的影響是隨著速度的增加而增加,也就說當你保持在一個合理范圍內的車速時,雖然軌跡仍會有偏移,但影響相對較小。
繞樁測試的感受各位僅當作參考就好,畢竟正常駕駛員不會在更換一條非全尺寸備胎后還會如此激烈的駕駛。相比“瘸腿備胎”對加速、剎車帶來的影響,其在相對范圍內對繞樁的影響并不大。當然行駛軌跡得以保證的前提下是擁有一套可靠的電子穩(wěn)定程序。然而,當車速突破“相對范圍”后,電子穩(wěn)定程序也無能為力了,所以安上備胎后踏踏實實駕駛,千萬別豁,你要時時刻刻記得車上安得是備胎,別摸上大腿就忘乎所以了。
由于換了備胎,繞樁時的極限速度會稍有下降。當然這是在ESC幫助下得出的結論。一旦突破繞樁的速度極限,無論是否安裝備胎,車輛都會被甩到一邊。所以還是那句話,相比到底裝哪個輪,放慢車速更利于行車安全。而從繞樁感受來看,個人認為駕駛前驅車安裝后輪對行車安全更有利。
除了常規(guī)的繞樁,我們還在測試場內盡可能還原日常駕駛時遇到的情況——緊急避讓、大角度變線、多車道緊急變線等。而在做出這些模擬用車情景后,我們得出一個結論——非全尺寸備胎所標注的低于80km/h行駛是有所依據(jù)的……
相比繞樁,多車道緊急變線更能明顯的看出更換備胎的劣勢,除了前文提到的安裝至前輪的跑偏現(xiàn)象。當備胎處于外側大角度轉向時,轉向的遲滯現(xiàn)象非常明顯,而這種現(xiàn)象隨著車速的提升而加劇。同樣,當備胎安裝后輪且處于外側轉向時,循跡性也會隨著車速的增加越來越弱。當然如果拿日常用車來舉例,這類大角度變線基本用不上,除非你行車突遇前方事故需要躲避,所以為了把控風險,還是要降低車速。
瘸腿備胎解析
雖然備胎只有很少的機會才能獲得短暫的上崗機會,但這絲毫不妨礙我們了解它的“生辰八字”,就算轉不了正,有些必要信息還是需要車主知道的。此外,使用備胎后,車輛的性能會隨速度的提升而下降,這也與備胎的規(guī)格參數(shù)有著緊密的關系。
對于采用前驅驅動方式的昂科威來說,如果不是因為輪胎直徑差的原因,你在日常用車時幾乎察覺不到二者間的差別。但正是由于直徑差的原因,使得安裝備胎后的車輛側傾明顯,導致一系列的問題接踵而至。此外,由于我們本次場地的限制,并未進行專業(yè)的濕地性能測試,所以對于安裝備胎后,車輛的濕地剎車與濕地操控能力目前不好判斷。不過從非全尺寸備胎的胎面花紋可以看出,其排水性能很弱,無論安裝前輪還是后輪,打滑會更加頻繁。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