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etta——挽救處在危機中的BMW公司
當競爭對手紛紛向市場推出外形時尚的汽車時,戰(zhàn)后的BMW公司卻沒有一款熱銷的車型,這也導致公司的財政每況愈下,為了挽救瀕臨破產的BMW公司,管理層也意識到要進行大膽的創(chuàng)新和變革,于是便開始從意大利和美國引進設計,并且要生產更貼近普通民眾的產品。
當時BMW甚至不惜舍棄曾經的經典設計元素以及引以為傲的直列6缸發(fā)動機等技術,通過與一個前身為制造電冰箱的意大利摩托車公司合作,誕生了BMW歷史上堪稱奇葩的作品――Isetta。該車裝備了一臺排量為247mL的摩托車發(fā)動機,最高時速為88km/h。
雖然它很像國內的殘疾人助力車,但在當時它的確取得了熱銷,暫時挽救了掙扎的BMW公司。但從設計上來說,它并沒有對BMW的產品起到一個傳承和發(fā)展。有意思的是,今天我們再來回顧這款車型,它卻如此受人喜歡,而且被看作一代經典作品。作為曾經BMW的主設計師——班戈,也計劃著復刻這個經典車型,而隨著他的卸任,經典的重生也便杳無音信。
● “霍夫邁斯特”彎角——一個鮮為人知卻延續(xù)半個世紀之久的設計
戰(zhàn)后,BMW推出的車型都相對極端,不是最高檔就是最低端。隨著德國經濟的迅速發(fā)展,中產階級的數量也在逐漸壯大,那么推出一款可以滿足他們的中檔車型則勢在必行。1961年的法蘭克福車展上,BMW 1500問世,而它也是BMW的一個全新突破。
BMW 1500在設計上既不保守,也沒有受到美式風格的影響,而是頗具意大利風情,代表了歐洲最新的簡潔實用的設計哲學。腰線從車頭貫穿至車尾,車頭則采用類似鯊魚的傾斜式設計,大燈也開始成為車身設計的重要元素。與20世紀50年代的汽車不同,1500有一股前沖的姿態(tài),顯得比較有攻擊性,這種設計風格至今還在被許多設計師模仿。
最為重要的一點,1500引入了BMW又一延續(xù)至今的設計元素,那就是C柱靠近后窗的位置有一個小小的彎角,這個彎角設計可以讓車輛看起來更具運動性,當然時至今日,也有對這種設計很多不同的解讀。但在1500推出后的幾年,這種設計也被稱為“Hofmeister-Knick”(霍夫邁斯特彎角),以紀念那位讓這種造型發(fā)揚光大的車身設計師。
同時1500也是BMW首次提出“New class”級別或者車系的概念,而這一概念最早由奔馳提出。在1976年第一代5系(E12)面世之前,BMW的中型車命名都以數字“0”作為結尾,1500也被認為是后來5系的鼻祖。1500的成功幫助BMW度過了那段彷徨的歲月,也讓它找回了自我,并且有能力與來自斯圖加特的勁敵好好較量一番。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