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典型法拉利——最新的FF
在越來越多的跑車和性能車采用四驅系統(tǒng)的今天,法拉利終于打破了傳統(tǒng),推出了第一款四驅車型,這就是FF。FF同樣也是賓法的作品,對于這臺“非典型”的法拉利,當賓法拿到法拉利的設計需求時,對“一臺在法拉利歷史上最快、最多功能的四座車型”這樣的要求,顯然對賓法的設計師們是個刺激——他們最喜歡干的就是以前沒做過的事情。
在賓法和法拉利設計中心的合作下,設計師們終于把要求的運動精神、多功能性和預定的車型、參數(shù)燴到了一口大鍋里面,同時在技術和造型藝術上還有所創(chuàng)新,其整體風格展示了法拉利車系的最新發(fā)展趨勢。不過坦率的說,F(xiàn)F由于向著功能和定位的妥協(xié),盡管沒有過多影響空氣動力學特性,但是整體線條依然不夠緊湊,尤其是車頭略顯臃腫,失去了幾分過往的典雅。
面對乘坐空間上更高的需求,賓法設計師們的目標是擴大內(nèi)部空間,尤其是更大的縱向車內(nèi)空間——否則這還是一臺不適合四個成年人乘坐的車型。要知道他們的最終目標是確保身高185厘米的成年人坐在后排還能有著較為舒適的坐姿,這完全顛覆了以往法拉利的取向。為了不在確保空間時把外形尤其是尾部搞的一塌糊涂,能向以往的法拉利GT車型看齊,設計師們盡量讓腰線更為緊繃,弱化行李箱蓋的厚重感,可以不夸張的說,這次賓法的設計師在FF的設計上遇到了不小的挑戰(zhàn)。
為了實現(xiàn)更小的空氣阻力和更緊湊、靈動的視覺效果,賓法的設計師只能在每一個細微的細節(jié)上面盡量努力,比如前翼子板后側的凹陷、更小尺寸的保險杠等等。不過這也會導致很多工程上的問題,比如前杠就很接近發(fā)動機,設計師們又要絞盡腦汁來避免在隨后的行人碰撞安全標準上過多失分,F(xiàn)F也充分體現(xiàn)了汽車設計在功能和造型上的矛盾特點。
2011年2月,這臺長度超過4.9米的法拉利終于出現(xiàn)在了消費者面前,雖然它也許會取得不錯的市場表現(xiàn),但是FF始終是一臺非典型的法拉利,盡管借鑒了458 Italia的一些元素,然而對于法拉利的粉絲來說,F(xiàn)F絕對不是選擇的第一目標。不過對于賓法這個設計者來說,滿足客戶和市場需要才是最重要的,從這個角度看,賓法又成功了。
相關文章閱讀: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