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副車架
副車架可以看成是前、后車橋的骨架,懸架可通過它與車體(也可以是大梁)相連。前橋副車架常見的種類有元寶梁(也被稱作“H”型副車架)與全框式副車架。元寶梁優(yōu)勢是重量更輕、結構更簡單,成本也更低。全框式副車架結構剛性更強,能夠起到更好的抵御、傳遞、分散碰撞力的作用。下面咱們來看看這四款車都用了哪種前副車架。
宋MAX(參數(shù)|詢價)副車架的橫縱梁之間使用了較為豐富的螺栓固定銜接,橫縱梁具備一定的剛性(區(qū)別于之后的嘉際),副車架與車身之間還配有加強件,用來增加其結構剛性,宋MAX的前副車架為全框式。
從細節(jié)來看,H梁(藍色)與“縱梁”(黃色)并非一體式,銜接部分僅用一個小螺栓相連,“前橫梁”(紅色)剛性較小,用手可以掰動,可以說是“軟”的,因此我推斷黃色“縱梁”與紅色“前橫梁”只是支撐件,用來安裝護板。從視覺來看嘉際是全框式副車架,但從剛性來說我認為嘉際的前副車架更傾向于元寶梁結構。
從功能結構上看,這四款車中宋MAX、上汽大通G50、嘉際、傳祺GM6的前副車架采用了元寶梁結構,宋MAX的前副車架為全框式,并且還配有多個加強件,在結構剛性上宋MAX表現(xiàn)占優(yōu)。
● 發(fā)動機與傳動軸
剛有提到前副車架是車輛骨骼的一部分,除了懸架,發(fā)動機支承總成的后懸支撐也連接在副車架上,這四款車發(fā)動機的后懸支撐同樣有些差異。
四款車型采用的都是橫置發(fā)動機,宋MAX與上汽大通G50為正置式排氣布局,排氣管會繞過發(fā)動機底部遠離駕駛艙,對提升冷啟動熱車效率有幫助,同時排氣噪音對駕駛艙的影響較小,不過不利于發(fā)動機的散熱;嘉際與傳祺GM6為反置式排氣布局,排氣口在后的設計有利于控制發(fā)動機艙內(nèi)部的溫度,發(fā)動機高工況運行時具備更好的排氣效率,但排氣管靠近前圍板,排氣噪音更容易傳遞至車內(nèi),對隔音、抑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宋MAX、嘉際、傳祺GM6采用了鑄鋁一體成型的油底殼,輕量化表現(xiàn)更好,不過該材質不及鋼制材質韌性好,磕碰時易碎,后期維修成本較高;上汽大通G50是非一體式鋼質油底殼,如有損壞后期維修更換相對方便。
此外,四款車型的橫置發(fā)動機還有一個特點,兩側半軸長度不一樣,可能會存在共振與扭矩轉向(全力加速時因兩側半軸角度不同、傳遞扭矩不平衡而引起的方向跑偏)問題,咱們來看看這四款車為此都做了什么功課。
(因懸架布局不同,拍攝角度略有差異,還望見諒)
在抑制扭矩轉向問題上,宋MAX、嘉際、傳祺GM6的右側半軸配有萬向節(jié),使兩側半軸角度保持一致;抑振方面,部分車型在半軸上加裝了橡膠阻尼塊,讓半軸在全轉速范圍內(nèi)都不會發(fā)生共振,誰的功課做得足上圖一目了然。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