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最令我意外的是寶馬X7(參數(shù)|詢價)的轉向手感。以往我們都認為這個級別的豪華SUV對于轉向手感與精準度上,都會適度的放水,總之目的就是降低駕駛參與度。
但這臺車的轉向手感卻非常緊致,包括在ECO PRO模式下,方向盤的手感都有些偏沉重,甚至有時轉向你還需要認真的擰一下方向盤,來完成操作動作?磥韺汃R就算是打造一臺以絕對舒適為前提的車型時,也沒有完全忽視它們一直傳承的運動元素。
離開了巴吞魯日市區(qū),也就意味著我們進入了高速公路,這臺車也有了更多可以施展拳腳的環(huán)境。首先第一點,那就是絕對的超車動力,6.1秒“破百”的官方成績似乎已經告訴你這臺車絕不笨重,只要深踩油門踏板,動力迸發(fā)的非常及時,絕不拖泥帶水,甚至還伴隨著屬于直列六缸發(fā)動機專屬的高亢排氣聲浪,這時候你不斤會質問,寶馬這么淘氣么?當我看到旁邊xDrive50i M套件版本車型,用著比我們更迅猛的V8動力輸出,并釋放著比我們再高一階的排氣聲浪揚長而去時,我似乎知道了這個問題的答案。
換一種駕駛方法,我給自己接下來的階段目標,制定的是如何學會更詳細的品味這臺車。我將車輛時速控制在合法限速范圍內,保持一種近乎巡航的行駛狀態(tài),此時你會發(fā)現(xiàn)寶馬再度掩蓋了它淘氣的那一面,發(fā)動機絕對平靜的穩(wěn)定運轉著,就算面對較為糟糕的路面時,底盤與輪胎的行駛噪音也被盡力的抑制掉了,這種氛圍還算值得享受。不過也有不足,那就是車窗位置的風噪,我認為還可以再抑制一些,將車輛的厚重感可以體現(xiàn)的更淋漓盡致就好了。
幾百公里的行駛顯得有些乏味,因為隨著駕駛溝通的深入,你會發(fā)現(xiàn)駕駛這臺寶馬X7并不會賦予你很強的駕駛參與度,但我認為這是好事,畢竟這才更貼近寶馬X7的定位,就像人一樣,也要學會有舍有得。
打開駕駛輔助系統(tǒng),此時車輛的行駛就變得更為簡單智能了。寶馬為這臺車配備了最新的專業(yè)型駕駛輔助系統(tǒng),包括車道保持、主動側面碰撞防護、道路識別等,車輛可以通過處理攝像機影像以及由雷達傳感器收集的數(shù)據(jù),為駕駛者提供幫助,同時儀表盤頂部的攝像頭也會針對駕駛員的狀態(tài)進行監(jiān)控。一旦行駛路線有任何的偏離,車輛會施加一個較大的力來修正駕駛員的方向,盡力保證安全。
其實這套駕駛輔助系統(tǒng)在高速行駛時能夠給予駕駛員的幫助還是相對有限,當我們即將到達行程最終目的地——休斯頓之前,面對城市晚高峰的行駛狀態(tài)以及一天駕駛的疲勞時,你會感覺到這套經過升級的駕駛輔助系統(tǒng)會有多么友好。行駛至最終目的地,雖然我還是會感覺到精力上有那么一絲疲憊,但整個過程我卻很享受,這臺寶馬X7能夠賦予我們的舒適性表現(xiàn),顯然合格了。
寫在最后,此次試駕主要為鋪裝道路體驗,但其實我們也不能忽視寶馬X7在越野能力上的儲備。不過很可惜我們沒有時間能夠進行感受,所以實地表現(xiàn)如何,還是等待未來這臺車正式入華后,我們再去揭曉吧。
全文總結:
看到這里,我似乎明白了寶馬是如何詮釋它所理解的旗艦與豪華。從靜態(tài)來講,保留部分旗艦獨有的個性元素,可以讓任何人輕易能夠識別出來,那就足夠了。內飾設計則是遵循著原有的設計風格,再加以包括用料材質、細節(jié)設計的點綴,來釋放一些簡單的新鮮感來滿足客戶。至于行駛品質,就像前面我所講,舒適性三個字成為了重中之重,甚至為了它,寶馬也學會了舍去一些本應屬于寶馬特質的駕駛感受,但這樣的抉擇我認為沒有問題,貼合產品本身定制車輛是完全正確的。
最后聊一些小信息,寶馬X7預計將于2019年第二季度在國內上市,目前階段來講,我們了解到的信息是這臺車的基礎配置將相比國外市場更高,而售價方面應該會緊貼奔馳GLS的售價區(qū)間,甚至相比其更低。另外這臺車的市場供應情況預計依舊是北美市場第一位,中國市場緊隨其后,面對南卡羅萊納工廠的產能情況,其上市后產能應該會相對比較緊張,所以如果您對于這臺車有著很強的購買欲望,不妨提前與經銷商溝通,我就說到這里了。
如果您對于這臺車還有任何的疑問,不妨來我的編輯博客:周宇軒,亦或是新浪微博:周宇軒_汽車之家留言,我會盡可能的解答您的疑問。(文/圖/攝 汽車之家 周宇軒 部分圖片來源于寶馬官方攝影)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