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玩具還是交通工具?
在回家的路上,下了高速公路短短10分鐘不到的路程中,我在家附近看到三輛Gogoro,看來降價之后,它吸引了許多消費者上門。其實Gogoro在開賣之初,“看衰”(意指不看好)它的人還不少,理由之一是因為它的定價有些“高貴”。一般版車型為新臺幣12.8萬(以1人民幣換5.1臺幣來計算,售價大約為人民幣2.5萬),配置更好的PLUS車型定價為新臺幣13.8萬元(大約為2.7萬)。在年輕人之間受到歡迎的山葉(YAMAHA TAIWAN)勁戰(zhàn) 125,第四代車型官方指導價是新臺幣7.8萬(大約為1.5萬),排量更大的Smax 155售價是新臺幣9.18萬(大約為1.8萬),你就知道開賣之初,Gogoro的售價為什么會被那么多人抨擊了。
不過,面對市場壓力,Gogoro還是降價了,而且還推出了更低價的Gogoro Lite車型。現(xiàn)在Gogoro的全車系售價為Gogoro Plus:新臺幣10.8萬,Gogoro一般版:新臺幣9.8萬,Gogoro Lite:8.8萬,再加上各地政府補助,Gogoro的購車成本已經和普通踏板車相差無幾。根據報道,2015年12月Gogoro的臺北地區(qū)市占率為10.8%,上牌數為 1528 輛,比第二名上牌數多出將近900輛,這也讓同級別對手分外眼紅。以下就是Gogoro的補助金額(以臺北市為例)。
Gogoro補助金額(以臺北市為例) | |||
購買新車 | 以二沖程摩托車換購 | ||
總減免價格 | 新臺幣1.4萬元 (約2736元) | 總減免價格 | 新臺幣1.7萬元 (約3323元) |
“經濟部工業(yè)局”補助新臺幣1萬元(約1954元) | |||
“行政院環(huán)保署”補助新臺幣4000元 (約782元) | “行政院環(huán)保署”補助新臺幣7000元 (約1368元) |
如果你花了好幾萬買了一輛電動車,是不是開始計算一個月能省多少油錢?且慢,Gogoro的“奇特”之處,在于你只買到車輛的所有權,你必須得付月費才能夠使用電池。我們用勁戰(zhàn)做個對比,勁戰(zhàn)的百公里油耗大約為2.9L,現(xiàn)在1L 92號汽油的售價是臺幣19元(大約為3.7元)。如果一個月騎1000km,每個月需要29L汽油,共花費108元。參考了下面的月租費方案,你會發(fā)現(xiàn)Gogoro的能源成本比傳統(tǒng)的汽油車更高,只不過保養(yǎng)成本較低(只需要換電動機齒輪油、剎車液和皮帶,而且費用已包含在免優(yōu)套裝中),以及更好的服務。根據廠商估算,兩年之后的使用成本,Gogoro和汽油踏板車差不了多少。
Gogoro“換電馳資費方案” | |||
免憂套裝:不限次數電池交換、豁免電池遺失或損壞賠償、定期回廠保養(yǎng)服務 | |||
資費方案 | 精省方案 | 基礎方案 | 菁英方案 |
月費 | 新臺幣299元 (約58元) 含100km騎乘里程數 | 新臺幣499元 (約97元) 含200km騎乘里程數 | 新臺幣799元 (約156元) 含600km騎乘里程數 |
超出里程計費方式(每km) | 新臺幣2.5元 (約0.49元) | 新臺幣2.0元 (約0.39元) | 新臺幣1.5元(約0.29元) |
性能提升方案 | 新臺幣249元(約48元) | ||
簡易套裝:不限次數電池交換、豁免電池遺失或損壞賠償 | |||
月費 | 新臺幣399元(約78元) | ||
超出里程計費方式(每km) | 新臺幣1元(約0.2元) | ||
性能提升方案 | 新臺幣249元(約48元) |
講到這里問題來了,你買了一輛Gogoro要的是什么?酷?炫?電動機強大的加速特性?還是愛護地球、節(jié)能減碳?就我看來,Gogoro是一輛玩樂性質很高的交通工具,除了出行之外,它的附加價值就是與眾不同,車主買到的的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一種風格。至于有人說“Gogoro不是主打環(huán)保嗎?怎么使用成本那么高?”,只能說環(huán)保是要付出代價的。
Gogoro的商業(yè)獲利模式
Gogoro盈利的途徑,并不只是靠買車,背后的“換電服務”才是真正大有可為的部分。所以Gogoro暫不打算讓用戶買斷電池、在家里自己充電。雖然2016年CES展中,Gogoro推出了GoCharger充電裝置,但這一個安裝在開放空間小型充電站,你可以上網申請加入這個計劃,將GoCharger擺在你的咖啡廳、餐廳等等公共空間中讓大家使用。未來或許會開放在家充電的計劃,但是GoCharger需要和Gogoro公司聯(lián)網,你還是要付給Gogoro一筆月租費。
執(zhí)行長陸學森曾經公開說“我很歡迎同業(yè)來使用我們的技術”,背后的含義就是希望“大家一起把市場做大,都來用我的交換電池服務”。這個夢想的確非常具有前瞻性,而且十分大膽,因為連特斯拉都還沒實現(xiàn)電池交換的夢想,但不可諱言,偉大的夢想通常伴隨著更高的風險,而消費者也成為了分擔風險的一份子,雖然我認為他們不會那么容易倒閉。
這個概念有點像是電信公司的獲利模式,網路服務是利潤來源,賣手機只是一個附加的業(yè)務。同樣的,車只是引導你進入服務網絡的一個工具,“換電服務”才是真正的利潤來源。
另外,臺灣的踏板車市場基本上已經完全定型了,由三大廠占據市場,前三名的廠商分別是光陽40%、臺灣山葉(YAMAHA MOTOR TAIWAN)28%、三陽20%,新加入的廠商很難跟三大廠競爭。事實上,臺灣的摩托車產業(yè)并不是一個很好淘金的市場,光陽每年營收300億臺幣,但是獲利只有20億,顯見賣車的生意越來越難做,如果從“販賣能源”的角度出發(fā),未來或許是大有可為。
總結
接下來,Gogoro可能會進軍阿姆斯特丹,那是一個自行車、電動車興盛的都市,除此之外,許多歐洲的城市都對Gogoro產生興趣。在2015年6月的米蘭車展上,Gogoro曾經吸引眾多目光,很多人都不相信這是一輛來自臺灣的踏板車,甚至吸引了其他廠商的注意。
Gogoro的商業(yè)模式對于臺灣的踏板車廠是一個全新的經營模式,雖然不能買斷電池的設計是許多人抨擊的一點,但是我個人認為在人口密度高的中小型城市中,這樣的商業(yè)模式或許更加正確,因為目前沒有辦法有效解決電動車的續(xù)航和充電問題,再加上摩托車在臺灣是一種主要的出行工具,利用充電樁充電并不實際,換電站的設立保證了車主騎到哪里都能夠拿到充滿電的電池,快速又方便。
另外,我想提出一個觀點,經常有人拿Gogoro和小牛電動車互相比較,我個人認為這并不合適,因為從車輛設計的出發(fā)點、獲利模式,兩者都有著巨大的差異。Gogoro是以取代汽油踏板車為目標,小牛則是因為法規(guī)和成本的原因,性能上受到一些限制。Gogoro賣的是服務,小牛買的是車。兩者都是為了因應原產地的使用習慣而衍生出的產物,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只能說兩者都是非常優(yōu)秀的產品,很難去比較彼此的優(yōu)劣。(文/圖 汽車之家 張立祥)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