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設計解碼] “投其所好”在漢語里雖然是個貶義詞,但在商業(yè)里卻是黃金原則。我們今天幾乎所有在市面上看到的商品,都是企業(yè)基于“投其所好”的原則開發(fā)出來的。這里的這個“其”,是指市場,或者顧客。企業(yè)做產品,要把“投其所好”運用得好,太難了。本期我們對話到了本田皓影開發(fā)負責人津嶋広通,來聊聊本田是如何“投其所好”的。
本田原經營企劃部部長小林三郎在其所著的《本田創(chuàng)新的精髓》中提到:基于顧客的價值觀、從獨特的角度捕捉到的事物的本質。那么既然是要基于顧客的價值觀,那么本田為什么要在已經有CR-V的情況下,又推出了一款定位極其相近的皓影呢?
開發(fā)總負責人是做什么的?
津嶋(dǎo)広(guǎng)通是皓影車型開發(fā)總負責人,說他是皓影的“父親”也不為過,那這位“父親”到底承擔怎樣的工作?
和大部分企業(yè)一樣,本田在開發(fā)方面采用的是項目制。開發(fā)團隊并不是固定的,每當有新項目時,就會從各部門調派專家人員,組成開發(fā)團隊。皓影開發(fā)團隊就由曾經參與過CR-V、CR-V中期改款、思域、雅閣等開發(fā)項目的成員組成。
1+1=1.5也能接受
皓影其實很早就在中國區(qū)投放車型規(guī)劃中了。也就是說,本田的雙車戰(zhàn)略“蓄謀已久”且在“下一盤很大的棋”了。其實我們看慣了日系品牌雙車戰(zhàn)略和德系品牌細密產品線的布局,本田在緊湊型SUV這個級別,再推出一款定位與CR-V非常相近的車型很自然。
如果從東風本田的角度來講,可能確實會顧慮自己打自己。對于廣本來說并非如此,本田在華的SUV從小到大有XR-V/繽智、CR-V、UR-V/冠道,但廣本的繽智和冠道中間是空缺的,當顧客有需求時,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東本開張。切身利益的爭奪,兄弟之間哪還有情誼可言?
看似相近實則有些對立 拉攏那些不滿CR-V的人
皓影的誕生源于CR-V部分用戶的不滿。前幾年的中國市場對于SUV的需求上升很迅猛,本田再審視了既有的產品線后發(fā)現在華的緊湊型SUV市場只有CR-V一款車,而在對CR-V車主群體調研后發(fā)現,有相當一部分CR-V車主對CR-V有所不滿,認為無法滿足他們的需求,而用腳投票買了別的車的就更不用說了。
小企業(yè)才做選擇,大企業(yè)說我全都要。針對這樣的市場調研結果,本田覺得,需要開發(fā)出一款和CR-V不同的緊湊SUV,贏得那些對CR-V不滿的顧客的錢包。
內斂的帥氣 投中國年輕顧客所好
那么皓影討好的是哪些人呢?以往我們提到CR-V,很多人習慣性與中年、家庭等標簽聯系起來,甚至會說是“爸爸的車”?傊,與年輕、運動和科技是很難不沾邊的。
這樣的車主形象,毫無疑問是把年輕人以及成長起來的年青一代往外推。連全新雅閣這樣的中級車,造型都走向跑車化,緊湊型SUV要是再固守陣地,市場就被人搶走了。在商業(yè)社會的激烈競爭就像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本田通過調研發(fā)現,中國年輕人想法變化很快,以前中國汽車市場的主流審美有一種趨勢,是追求閃閃發(fā)光、高大上、大氣的特點,但這幾年,這種潮流已經開始過去,大家追求內斂的帥氣。負責造型開發(fā)的設計師在了解到中國的這種趨勢后,就將這種風格的設計應用在皓影身上。
如何理解內斂的帥氣?我們可以參考時尚界,近兩年大家最愛提的一個詞的是性冷淡風,其實也就是極簡主義,通常選擇淺色、中性色和看似簡單的線條,代表克制與現代,簡潔明了,但高級感很強。
這一風格以日系和北歐派為代表,在家居用品和服裝方面最為常見。正是這樣的審美潮流,讓本田需要去重新考慮年輕人的喜好。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