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雷眼中的英菲尼迪和自己
2013年1月,在寶馬以銷量30.32萬輛,同比增長39.7%的中國市場戰(zhàn)績?yōu)?012年收官時,時任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營銷高級副總裁的戴雷正式提交了辭呈,并于同年4月,正式出任英菲尼迪中國事業(yè)總部總經(jīng)理。而面對2012年在華銷量同比下滑16%,僅為1.6萬輛的英菲尼迪,戴雷當時做出的選擇,令很多人費解甚至并不看好。當談及“跳槽”的緣由時,戴雷并未過多的講述與寶馬之間的瓜葛,而更多的向我們吐露了為何選擇英菲尼迪的內(nèi)心想法和他當時面臨的最大挑戰(zhàn)。
四大因素吸引戴雷加盟英菲尼迪,最大的挑戰(zhàn)是快速發(fā)展團隊
“當時之所以選擇英菲尼迪,主要有四個因素吸引我:首先是品牌的感性和激情;其次是產(chǎn)品方面,直接與ABB(奧迪、寶馬、奔馳)相比,英菲尼迪的產(chǎn)品是完全有競爭力的,問題在于品牌知名度不夠高、定位不夠清晰;第三個因素在于,當時我看到雷諾日產(chǎn)把英菲尼迪全球總部放在香港,這意味著中國將成為英菲尼迪未來最重要的發(fā)展市場,對我來講,我的事業(yè)發(fā)展就是在中國市場,我覺得特別有意思;而第四點吸引我的是,英菲尼迪全球擁有一個非常多元化的團隊,十幾個高管都來自不同國家,有著不同背景,有點像創(chuàng)業(yè)的感覺,不像規(guī)模特別大又復雜的跨國公司。我覺得這點很好,我們可以把工作當成自己的事業(yè),有點像企業(yè)家。”
“來到英菲尼迪后,我認為當時最大的挑戰(zhàn)就是快速發(fā)展團隊,我原來團隊里有幾位優(yōu)秀員工對這個品牌很有激情,同時我們也吸引了不少來自各個行業(yè)的新同事,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建立屬于我們自己的團隊文化。我們很堅定英菲尼迪要走一條獨特的路線,這是非常重要的!
在對“跳槽”這件事的結論上,戴雷是半陷在回憶里微笑著說的:“我非常高興自己做了這樣一個決定,在英菲尼迪這一年半的工作時光是很快樂的。雖然前期有挑戰(zhàn),剛到的時候很多朋友也認為這是一個很艱難的挑戰(zhàn),但截至目前,大部分人覺得當初的選擇是正確的!
顯然,在接掌英菲尼迪之初,對于英菲尼迪“品牌知名度不夠高、定位不夠清晰”的突出問題,戴雷頭腦里有著清醒的認知。而這也成為此后一年半的時間內(nèi),他帶領英菲尼迪團隊主攻的方向。
2013年7月,英菲尼迪正式對外公布品牌全新定位“做最感性的豪華汽車品牌”,2014年1月,“敢·愛”品牌概念正式發(fā)布。這些英菲尼迪的重要時刻,對于我們而言,看到的僅僅是最終結果發(fā)布、煙花綻放的那一刻,但是在這片絢爛的背后,又蘊藏著英菲尼迪人哪些難以忘懷的時刻,戴雷心中留下的印記是這樣的:
“敢·愛”提出花了三四個月的時間,其實原來沒有“點”
“當時我們花了三四個月的時間,先是對消費者進行調(diào)研和分析,發(fā)現(xiàn)我們的目標消費人群日益趨向年輕化,于是深入調(diào)查了解年輕人的消費習慣和心態(tài),我們也從中看到了激情澎湃、敢想敢為、卓越性能、精準細膩等英菲尼迪的全球品牌價值。于是,我們便考慮如何在中國表達這樣的精神,在融合了英菲尼迪的全球品牌價值和本土消費者的價值觀之后,我們團隊提出了“敢·愛”品牌傳播概念。其實,最初的‘敢·愛’并沒有中間的那一‘點’,我們跟很多媒體朋友、企業(yè)家及各個不同領域的精英進行了溝通后,聽取了大家的建議,加上了這一‘點’, 詮釋出英菲尼迪的兩大特質元素,‘敢’代表了英菲尼迪品牌剛性的一面;‘愛’代表情感,與英菲尼迪立志成為‘最感性豪華汽車品牌’這一定位相契合,而這個名字使用后也得到了大家的認可。”
“敢·愛”不只是一個好聽的宣傳口號
“‘敢·愛’這個概念與奔馳、寶馬、奧迪相比有很大的不同,當時覺得差異化非常大,但最終我們還是決定使用它,向‘最感性的豪華汽車品牌’方向前進,這本身也是‘敢于挑戰(zhàn)’的表現(xiàn)。開始時會有一些顧慮,但通過一年的工作,包括我們未來計劃要做的工作,我們發(fā)現(xiàn)‘敢·愛’不只是一個好聽的宣傳口號,它真正進入到我們的活動,我們的產(chǎn)品、經(jīng)銷商、服務以及我們跟消費者的每個接觸點,這也是我們最終要達到的目標!
活動的選擇要看是否真實、能打動人,消費者能否參與體驗
而伴隨“敢·愛”的推出,英菲尼迪圍繞這一概念的品牌活動也全線鋪開,《爸爸去哪兒》第二季、《極速前進》中國版、《舌尖上的中國II》、“敢愛星球”公益項目、蔡國強藝術展、APEC峰會等等,2014年的英菲尼迪在公眾面前獲得了極大的曝光度。對此,很多人好奇的是,英菲尼迪如何選擇品牌營銷活動。
戴雷向我們公布了英菲尼迪團隊的標準:“在選擇品牌營銷方案和活動時,首先我們要看節(jié)目本身是否真實,能打動人;其次,我們希望消費者能參與體驗。例如,今年針對《爸爸去哪兒》第二季英菲尼迪推出了敢愛爸爸夏令營和重走爸爸路兩大主打活動,以及《極速前進》的前期招募,經(jīng)銷商據(jù)此搭建體驗平臺邀請消費者參與其中。我們要走的路還很遠,未來兩到三年我們要在品牌上持續(xù)投入,“敢·愛”品牌核心精神不會變,以上原則也會堅持,但可能會稍微調(diào)整下方法。”
至于方法會做哪些調(diào)整,雖然當天戴雷沒有向我們具體透露,不過從其國產(chǎn)化推進的腳步來看,將“敢·愛”理念深化到車型產(chǎn)品上,將會是其下一步深耕之處。
品牌知名度提升了25%
而伴隨英菲尼迪全年不斷檔的品牌活動,我們能看到的收獲是,1至11月,英菲尼迪在華累計銷量達26,717臺,同比增長78.91%,看不到的收獲,戴雷則為我們做了補充。
“目前英菲尼迪‘敢·愛’的品牌精神算是比較成功的。我們有兩個最重要的目標:一是我們希望跟消費者建立情感共鳴,讓消費者真正喜歡英菲尼迪品牌。二是提升品牌知名度,通過一系列的‘敢·愛’活動,在過去的15個月中,我們無提示品牌知名度提升了25%!
讓更多的人成為英菲尼迪的粉絲
而在“認識—認可—喜歡”這三個階段中,25%品牌知名度的提升幫助英菲尼迪走到了哪一步,我們向戴雷繼續(xù)追問,有意思的是,他先肯定的“否定”了我們。
“喜歡之后應該還有一個階段,是非常滿意,即熱愛品牌。有一些人不一定買這些品牌或者說還沒有能力買,但是他們很熱愛這個品牌,是品牌的粉絲。我們現(xiàn)在也有一部分粉絲,他們很有個性,也很熱愛英菲尼迪品牌。
這些粉絲是我們的力量,也是我們努力的結果。雖然過去英菲尼迪的保有量不算特別大,但最好的是擁有這些用戶。他們非常喜歡英菲尼迪這個品牌,也很自豪成為英菲尼迪的用戶,他們影響力是最重要的。中國市場最大的特點是什么?消費者大都是通過與朋友交流或是經(jīng)朋友推薦,到某品牌的4S店看車,所以說這一部分人群的影響是很大的,包括口碑方面。2015我們要豐富“敢·愛”體驗平臺,提供給消費者更多體驗機會的同時,讓更多的人成為英菲尼迪的粉絲!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