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長期測試] 從Vision-R概念車到RX5,再到榮威i6,這已經是上汽設計總監(jiān)邵景峰“律動設計”理念下的第二款作品了,也是上汽互聯(lián)網汽車計劃的首款轎車。在上市之初的宣傳中,這臺榮威i6有著太多的宣傳點,寬適家轎、斑馬智行系統(tǒng)、0.25Cd風阻系數等等等等,讓人看的眼花繚亂。于是在送走了榮威RX5長測之后,我們毫不猶豫的繼續(xù)購買了一臺榮威i6作為長測車。在接下來的半年時間里,有關這臺車的設計是不是人性化、斑馬系統(tǒng)有沒有進化、坐著怎么樣開著什么樣、油耗高不高,甚至各位一直拿來開涮的發(fā)動機掉不掉,這些問題我們都會重點關注。
老樣子,先說車型的選擇。這一次我們長測榮威i6所選擇的車型是20T 自動互聯(lián)網智尊版,指導價13.68萬元,市場終端價大概在13.18萬元左右。這款車并不是車系中的頂配車型,而是次頂配,13萬元出頭的價格大部分消費者都可以接受,而且配置相比便宜1萬的智享版高了不少。實際上我們原本還是想選擇頂配車型的,畢竟很想試試頂配車型上的ACC自適應巡航功能,但是這款車目前4S店都沒有現(xiàn)車,預定的時間也遙遙無期,所以退而求其次的我們選擇了智尊版車型。
作為開篇,我們還是先來介紹一下這臺長測車i6,我們提車的時候新車行駛里程僅有4公里,顏色為赤焰紅,實車效果非常好看,但我卻因為工作的關系不太喜歡這個配色,因為紅色的車實在太難拍了,而且后期處理完上傳之后圖片后被壓縮,色彩很容易過飽和。
回到正題,i6的命名規(guī)則代表著上汽乘用車的最新產品形式,這個“i”代表互聯(lián)網、智能和創(chuàng)新三部分。車身尺寸長寬高分別為4671mm*1835mm*1460mm,軸距2715mm,從數據上來看這款車在緊湊型車里是偏大的,而且車身非常寬,比“奢寬”凌渡還要寬將近1公分。所以第一眼看到i6的時候就覺得這款車視覺重心低,而且寬扁,這種感覺的確是有數據支持的。
全LED大燈的燈腔設計和之前RX5高配車型上的非常相似,質感相當好,大面積的進氣格柵和燈腔內的線條融為一體,接縫處處理的精度很高,同時大燈與格柵的接縫又是發(fā)動機蓋棱線的延長線,設計上確實很見功底。
尾部的造型我個人覺得是i6整車上最出彩的地方,線條層次感非常棒,而且大燈的造型將車身效果拼命的向兩側拉,貫通兩側大燈的鍍鉻飾條則為這種拉伸起到了視覺上的支撐效果。Vision-R概念車上的燕尾設計在i6上被轉化成了一個小幅微翹的鴨尾,數據上據說經過了優(yōu)化,為降低風阻系數做了不少前期測試。
智尊版和低一檔的智享版有一個明顯的區(qū)別就是輪圈尺寸,智尊版車型采用的是17英寸的雙色雙五輻鋁合金輪圈,在均衡了自重和散熱的前提下降低開孔率、提升形面平整度,用以降低風阻系數,這是國際汽車大廠的常見做法,也是一些技術實力較弱的中小汽車企業(yè)尚無法理解和涉及的領域。輪胎方面,這臺車配備的是規(guī)格為215/50 R17的米其林博悅,非常厚道。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