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對比測試] 兩軍交戰(zhàn)時,雙方主力部隊間的戰(zhàn)斗往往會決定整個戰(zhàn)局走向。汽車市場的競爭也是這樣,高配車型固然好,但消費者真正購買的往往是中低配車型。今天我們便找來奔馳全新C級、寶馬3系以及奧迪A4L的三款主力銷售車型(C 200 L、320Li和A4L 35TFSI),看看三款主力車型之間的對決會有怎樣的結果。
● 對比車型
此次對比我們以價格和市場銷售情況為主線,選擇了奔馳C級的入門版本,售價36.9萬元的奔馳C 200 L(下文簡稱C200L),它剛剛上市,目前有著極高的熱度,不少打算入手豪華品牌中型車的消費者都在持幣待購,打算等新奔馳C級上市后進行一番橫向比較。寶馬我們選擇了320Li豪華設計套裝(下文簡稱320Li),這款車基本上算是320Li的頂配車型了,雖然廠商指導價達到了40.2萬元,但是當前有著較大幅度的優(yōu)惠,優(yōu)惠后的價格大約在34萬左右。很遺憾,我們并沒有找到2015款的奧迪A4L,只得選擇2013款 奧迪A4L 35TFSI技術型(下文簡稱A4L),與2015款相比發(fā)動機型號同為EA888,但2013款為缸內直噴,2015款為雙模噴射,即進氣歧管噴射和缸內直噴,其余部分無明顯的差別。
● 外觀/尺寸
三款車都為品牌內的主力產品,不需太深入解析,僅僅憑借外觀就能將它們大致分為兩類。首先是C200L,它的整體造型甚至細節(jié)都與全新奔馳S級相似,給人一副沉穩(wěn)的感覺。320Li和A4L更側重于年輕和運動,比較之下奧迪A4L更中性一些,不像C200L那樣嚴肅,也不像320Li那樣,表情帶有明顯攻擊性。
車身參數(shù)對比(單位:mm) | |||
車型 | 奔馳C200L | 寶馬320Li | 奧迪A4L |
長度 | 4783 | 4734 | 4761 |
寬度 | 1810 | 1811 | 1826 |
高度 | 1442 | 1453 | 1439 |
軸距 | 2920 | 2920 | 2869 |
車身尺寸相差不是很大,沒有誰明顯偏大或偏小。為了適應中國市場,它們國產后都適當加長了軸距,C200L和320Li都加長到了2920mm,如果僅用數(shù)據(jù)來評判的話奧迪A4L稍遜一些。不過實際的乘坐空間及感受還要看后面我們詳細的對比。
這三款車中,奔馳C級就不用說了,前幾天才上市的全新一代車型;320Li于2012年底上市,也為全新一代產品;而同為2012年底上市的A4L則為小改款,主要針對車燈等細節(jié)進行了改進,產品本質沒有什么提升,應該算是這三款車中最老的,不過僅憑外觀來看A4L依舊很時尚,完全沒有任何落后的感覺,不得不說它的設計是相當出色的,這么多年依舊不過時,這也是它得以維持較長生命周期的一個不可或缺的原因。
在大燈方面,C200L的燈組更為鬼魅,采用全LED光源,科技含量相比其他二者稍強一些。320Li和A4L則為遠近光一體的氙氣大燈。這三款車都不標配隨動轉向大燈,不過320Li和A4L可以通過選裝解決這一問題。
三臺測試車輪胎尺寸相同,都為225/50 R17,更有意思的是它們都使用多條輻輪圈,而且樣式的差別并不是很大。在輪胎品牌的選擇上有差異,測試車C200L和320Li同為倍耐力Cinturato P7,該輪胎具備缺氣保用的能力,A4L則選擇了固特異Excellence系列。論價格的話,自然是倍耐力的更貴一些。
換個角度審視,我們一致認為C200L的車身線條最為性感,車尾平滑上翹,甚至有點Coupe車型的意思,很顯檔次,容易將讓路人的注意力吸引。320Li和A4L相對傳統(tǒng)一些,同樣各有特點。在排氣管布局和造型上,相信大多人都會更喜歡C200L的雙邊共雙出,或是奧迪的單邊雙出,320Li的單邊單出排氣管有些保守,顯得單薄。
外觀小結:
對于外觀我們的態(tài)度是:都不錯,各有特點。C200L作為剛剛上市的車型,我們的新鮮感自然是最強的,不過平心而論,C200L很多設計元素都與S級相同,與320Li和A4L放在一起氣場最強,多少有點讓人敬而遠之的意思。320Li無疑是最運動的,雖然氣場不是很強,但咄咄逼人的面孔也足夠具有殺傷力。A4L的設計同樣走年輕運動路線,但它相對要平和一些,沒那么猙獰也沒那么商務,從銷量不難看出,備受消費者青睞。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