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靜態(tài)體驗] 開寶馬 坐奔馳是人們心中對這兩個品牌車型長期以來的理性評價。如今,寶馬5系、7系推出的長軸距車型漸漸再往乘坐上靠攏;而奔馳的CL、CLS級也在把自己往運動方向推;奧迪A6L在駕駛和乘坐兩方面取得了不錯的平衡,但未免有些中庸缺乏個性。如果你需要一部既注重駕駛性能,同時又要兼有不錯舒適乘坐感受的中大型豪華轎車,那更具個性的英菲尼迪M系應(yīng)該很符合你的胃口。
本次體驗的車型為M25奢華型而并非M37,因為V6 2.5L升排量更符合當今的節(jié)能減排的理念,而且車型共有三款可選,入門門檻更低。M25售價從49.8至58.8萬元,此款頂配奢華型售價:58.8萬元,先進的行駛輔助系統(tǒng)以及后排的豪華配置是其高價所在。我們這就一起來感受它的魅力。
● 視覺感受
車身尺寸 | 英菲尼迪M25 | 奔馳E300L | 寶馬528Li | 奧迪A6L |
長度(mm): | 4945 | 5012 | 5039 | 5035 |
寬度(mm): | 1845 | 1855 | 1860 | 1855 |
高度(mm): | 1500 | 1464 | 1471 | 1485 |
軸距(mm): | 2900 | 3014 | 3108 | 2945 |
英菲尼迪M25的直接競爭對手為德國的三駕馬車,在車身尺寸方面M25更加緊湊。頗有肌肉感的流線車身與其他品牌同級別車型風(fēng)格迥異。車頭的家族式弧形鍍鉻進氣格柵讓人一眼便能辨認出其身份。時下流行的后視鏡轉(zhuǎn)向燈沒有在M25上出現(xiàn),究其原因是歐洲人對此情有獨鐘;而北美卻不太感冒,所以主銷北美的英菲尼迪并不會熱衷于此。
說到科技裝備,四探頭前雷達算一個,不論行車還是駐車它都在工作;雙氙氣自動照明大燈以及透鏡周圍的蓮花光環(huán)處理得比較低調(diào),既沒有A6L那么強烈的現(xiàn)代感又沒有寶馬那般有神。轉(zhuǎn)向隨動功能在廠商配置表中并未直接提及,經(jīng)實際體驗這項功能的確有,而且全系標配。車距紅外傳感器用來為自適應(yīng)巡航系統(tǒng)提供數(shù)據(jù)參數(shù),兩款低配車型需要選裝。
低矮修長的車身看上去很符合空氣動力學(xué),實際上0.27的風(fēng)阻系數(shù)優(yōu)于寶馬5系,但造型硬朗的奔馳E級卻能做到0.26,看來M25的曲線并沒有發(fā)揮出多大實際作用,尾部的小擾流板視覺效果成分更大。身披神秘面紗的劃痕自修復(fù)車漆從試駕車上深深的一道劃痕上可以看出它并沒有自己愈合,看來只能對付指甲劃過的細微劃痕,沒有想象中神奇。前側(cè)門把手內(nèi)有個亮度很高的白色LED照明燈,夜間上下車可將拉手照亮,有一定實際意義。
雙弧線LED尾燈視覺效果不錯;倒車影像全系標配;應(yīng)急鑰匙空考慮周到。有必要說的一點是后備廂牌照架周圍的面板使用了塑料材質(zhì),這個位置上這種設(shè)計保護行人的可能性極小,很大一部分還是為了發(fā)生碰撞時盡可能降低維修成本。
十輻18英寸鋁合金輪轂造型不張揚但很有張力,外擴式設(shè)計雖然美觀但遭刮蹭的風(fēng)險更高。鄧祿普SP Sport MAXX TT高性能輪胎與其身份相符,胎紋設(shè)計更注重排水性能和濕地抓地能力?催^了外觀我們來拉開車門體驗一下其內(nèi)在感受。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