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港賽道這里的卡丁車有很多不同馬力的,我們同事還跟這里養(yǎng)了一臺30馬力的賽級卡丁車,先不說我上手能不能開習慣,單就90°直角彎內60多公里時速足以玩死MX-5,這太不公平了,后來選擇了13馬力的常規(guī)場內的卡丁車,別小看這車哦,也是電子啟動、水冷發(fā)動機呢!
卡丁車的起步那叫一個慢,在我印象里U速那個7馬力的卡丁車也比這個13馬力快啊,估計新港這個是四沖程的,扭矩需要高轉速吧,由于速度不快,T1彎角平順通過,T2彎角收油門按照完美的外內外切線走過,心里暗自猜測這一圈應該比MX-5快不少。心里剛想著要趕超MX-5時候,T3彎角輕帶剎車和油門(為什么卡丁車剎車需要同時帶些油門呢?因為卡丁車剎車盤在后軸的一側,制動力分配并不平均,如果不帶油門平衡下的話,將會出現180度調頭)在T3彎角內這個13馬力的卡丁車出現較為嚴重的轉向過度,努力反打方向且全油門平衡車身的狀態(tài),小心翼翼的通過了本該進入“小腸彎”的T4彎角。
糟糕的轉向過度依然繼續(xù)著,T5-T7彎角胳膊不斷和沉重的方向盤較勁,努力用油門克服著轉向過度的趨勢,從遠處看我?guī)е^盔的腦袋就像一個“晃頭磁娃”一樣的可愛,腦袋始終被卡丁車顛的晃來晃去的,好久沒跟露天卡丁車跑過了,真懷念多連桿懸掛的MX-5啊......
T8-T9彎角是個很詭異的彎角,在這里如果你過早的切入彎心將會發(fā)現這是個雙曲率的彎道,幸好我在MX-5跑圈速的時候已經有體驗,卡丁車這次出彎就比MX-5利索很多,眼瞅著T9和T10之間那個封閉重新劃線的道路,卡丁車比較不爽的搖搖頭,自己嘟囔著:“算是盡地主之誼吧”。
T10彎道的出彎速度,卡丁車起碼比MX-5快了5公里,不過沖刺到T11不見得比MX-5快,T11到T12之間的直道需要提前收油,否則原地180°就沒成績啦!
T13卡丁車和MX-5一樣都是小漂著沖線,同去的女孩再次說了:“沖線都這么帥氣啊”。
最終,卡丁車新港靜態(tài)起跑單圈最終成績:1分16秒00
對比測試的總結
我知道新港13馬力卡丁跑的1分16成績不是太能拿的出手,但是作為第一次接觸新港這批13馬力卡丁和第一次駕駛MX-5,其實還是一次挺有說服力的樂趣小PK。MX-5的表現讓我比較意外,精巧的車身讓MX-5幾乎成為唯一可以在這個賽道和卡丁較勁的真實跑車,對于大部分時間類似前驅的操控風格設置我們認為是比較人性化的話調校,畢竟不是每個人都了解轉向過度的處理,當你需要更多樂趣時候,你可以放心的深踩油門,MX-5不會立刻車尾靈活的一塌糊涂,相對比較溫和的轉向過度還是可以讓我接受的,小小的反打方向盤修正規(guī)矩,甚是樂趣!以至于兩車對比完畢之后,我又高高興興的拿MX-5跑了幾圈。
MX-5贏卡丁車完全在直道加速上,這里面160馬力和13馬力的差距還是挺明顯的,不過彎道內雖然卡丁車轉向過度很嚴重,不過這并不妨礙它的彎道性能,畢竟卡丁車底盤才那么低,只不過石子一直抽腿的感覺并不好,看來下次專業(yè)點還得把自己那身防火服穿上。
這么小的卡丁車場地,作為跑車系列,估計也有小巧靈活的MX-5能和卡丁車PK了,這種樂趣感正是MX-5最大的精髓,對此我很滿意。
最后想說一點,卡丁車還是需要鍛煉的,雖然這次惜敗MX-5,不過我認為多加練習幾天之后,地利+人和肯定還是卡丁車優(yōu)勢大。對了,差點忘了,MX-5讓我很癡迷的一點是,敞篷在賽道跑,那種赤裸裸原始賽車感是其他車型不具備的,30萬以內的小跑車也就它能提供這種快感,至于敞篷標致207cc?還是給鐘情法蘭西的FANS去享用吧。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