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薩博與三家中國品牌的“風流史”
那邊奇瑞與斯巴魯、以色列集團打的火熱,這邊薩博又強烈計劃與中國品牌促成合作。在2010年薩博被世爵汽車收購之后就因為資金不足問題,長期處于停產(chǎn)狀態(tài)。到了2011年5月3日,幾乎沒有征兆的情況下,薩博汽車與華泰宣布結(jié)盟,華泰汽車計劃向薩博母公司世爵汽車注資1.5億歐元,其中1.2億歐元用來購買世爵汽車29.9%的股份,另外3000萬歐元則用來支付給薩博進行貸款的相關(guān)事宜,計劃在中國開始生產(chǎn)薩博9-3車型。
不過就在短短的幾日之后,薩博與華泰又突然宣布了解除協(xié)議,其中原因眾說紛紜,可能的最大原因就是“資金沒到位”。隨后薩博迅速拋棄華泰,5月16日薩博開始與龐大集團結(jié)盟,龐大集團將支付4500萬歐元用于購買薩博汽車,同時還將支付6500萬歐元按照每股4.19歐元購買世爵汽車24%的股權(quán),龐大集團在此次交易中將總共支付1.1億歐元。
到了6月13日,龐大集團又發(fā)布公告稱,公司已與薩博、世爵和青年蓮花汽車就合作事項簽訂《諒解備忘錄》,幾方將在取得相關(guān)部門批準的前提下設(shè)立合資銷售公司、合資制造公司,并在境外投資。公司和薩博、青年汽車將分別持有合資銷售公司34%和33%、33%的股權(quán)。合資銷售公司的注冊資本擬為人民幣5000萬元,投資總額擬為人民幣1.25億元,各方均擬以自籌資金出資。
到了10月下旬,世爵汽車又同意以1億歐元的價格將薩博汽車100%股權(quán)售予中國龐大汽貿(mào)和青年蓮花汽車,并為此簽署了諒解備忘錄。不過當時看似逐步成型的并購卻在12月19日全部瓦解,當時由于通用汽車方面的阻力(通用將停止對薩博零部件供應(yīng)),薩博被迫向當?shù)胤ㄔ禾峤黄飘a(chǎn)申請,并獲得批準。這個擁有60多年歷史的瑞典著名汽車品牌成為一段記憶。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雖然薩博破產(chǎn)看似可惜,但是它卻給龐大和青年集團帶來了相當大的損失,龐大集團前期投入了4500萬歐元資金,雖然龐大集團擬定了追回計劃,但是該筆資金不可能完全收回,龐大集團也做了好了壞賬的準備。而青年汽車方面,同樣先后投入了4600萬歐元,1700萬歐元基本泡湯,而其他費用,換回了鳳凰平臺,鳳凰平臺當時是薩博的技術(shù)核心,但沒有通用的支持,青年集團想玩轉(zhuǎn)并不容易。直到如今,青年集團也沒有在鳳凰平臺上生產(chǎn)出全新車型。
薩博汽車與中國車企的多次牽手,說白了就是就是通用、薩博、世爵汽車公司玩的一把“圈錢游戲”,從起初的技術(shù)封鎖,到需要大筆資金才能救活。從薩博和世爵的角度來講,對于技術(shù)轉(zhuǎn)讓、合作存在的潛在阻礙問題,世爵方面應(yīng)該早就知道,而賣方還在不斷的向多個中方企業(yè)兜售,并要求打款,我們能感到這是一種“圈錢”行為,能向中方要一點是一點,到了再也要不到的時候,直接宣布破產(chǎn)。在最終真相大白之后,雖然很多人看了龐大集團和青年蓮花的笑話,不過這次并購也給中國車企敲了一次警鐘,中國車企發(fā)展,并不能過度依賴海外收購,我們需要的還是苦練內(nèi)功,研究技術(shù),來提升自己的硬實力。
◆ “合資自主品牌”開始結(jié)果
看完了中國品牌的失敗并購,再來看看“合資自主品牌”的成果,在2011年4月17日,中國“合資自主品牌”終于有了實際產(chǎn)品,理念S1正式上市,當時上市的S1共計有三款車型,售價為6.98-9.98萬元,有1.3L和1.5L發(fā)動機,手動和自動變速箱可選。
理念S1的打造方式是基于停產(chǎn)的廣汽本田思迪打造,僅僅在思迪的基礎(chǔ)上做了一些改動,雖然技術(shù)上,理念S1都來自于本田,產(chǎn)品也相當成熟,但是廣汽本田的這種打造自主新車的方式受到了眾多的質(zhì)疑,即便這樣廣汽本田這種“換標”的造車方式在“合資自主品牌”中也并不少見,后期推出的啟辰D50、思銘等均是如此。
從2011年開始,“合資自主品牌”也逐步分成了幾個“派別”,第一種就是像理念一樣完全沿用合資車型技術(shù)“換標”打造新車的品牌;另一種就是原創(chuàng)型較高的品牌,比如在2011年8月9日上市的寶駿630汽車。當時寶駿630上市了3款1.5L手動版車型,售價6.28-7.38萬元,雖然采用了凱越的平臺打造,但是外觀設(shè)計寶駿630原創(chuàng)性極高,是由泛亞設(shè)計中心打造,它的外觀在當時來說完全能跟上主流,動力上,寶駿630搭載的1.5L自然吸氣發(fā)動機,最大功率為110馬力,最大扭矩146!っ住:笃,寶駿630還推出了搭載6AT變速箱的版本。
當然,以上這兩種品牌都還是不錯的,有實際產(chǎn)品推出,還有一類“合資自主品牌”,從品牌宣布之后,基本就沒有了消息。比如在2011年11月廣州車展上北京現(xiàn)代發(fā)布的“首望”,“首望”是一款純電動車。按照規(guī)劃“首望”先期以新能源為方向,陸續(xù)推出電動車和混合動力車型,后續(xù)還將推出傳統(tǒng)車型,但是自這個品牌發(fā)布之后就失去了更多的消息,不得不讓人懷疑它的推出僅為了獲得政府對新能源車的補貼。并且這樣的品牌還挺多,像一汽豐田的“朗世”、一汽-大眾的“開利”、上海大眾的“天越”、長安福特的“佳躍”......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