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系統(tǒng)一汽奧迪-奧迪A4L
● 日常行駛表現(xiàn)
三款車的動力賬面水平都很出色,尤其是奔馳C級,雖然配備的是一臺1.5T渦輪增壓發(fā)動機,但擁有ISG電機的它馬力數(shù)值是最大的;緊隨其后的是奧迪A4L,全場扭矩最大,馬力排名第二;最后是寶馬3系,雖說它的賬面水平不如前面兩位選手,但是寶馬一貫標稱的都是輪上功率,實力不可小覷。好,那在緊張刺激的功率測試以及加速測試之前我們先來看看它們的日常行駛感受。
動力系統(tǒng)及駕駛感受
前面提到的2.0T中功率可能令一些朋友疑惑,這主要因為A4L的入門動力也是一臺2.0T,不過只有最大150馬力。“中功率”版實質上還是我們傳統(tǒng)印象中主流的2.0T低動力版本,最大190馬力。
動力部分對比 | ||
車型 | 3系330Li | A4L 45TFSI |
發(fā)動機型號 | B48B20D | DKW |
排量(L) | 2.0L | 2.0L |
進氣形式 | 渦輪增壓 | 渦輪增壓 |
最大馬力(Ps) | 258 | 252 |
最大功率(kW) | 190 | 185 |
最大功率轉速(rpm) | 5000-6000 | - |
最大扭矩(!っ祝 | 400 | 370 |
最大扭矩轉速(rpm) | 1550-4400 | - |
變速箱類型 | 手自一體變速箱(AT) | 雙離合變速箱(DCT) |
擋位個數(shù) | 8 | 7 |
● 動力系統(tǒng)
中期改款的奧迪A4L在動力系統(tǒng)方面做出了細微改變,改為全系2.0T發(fā)動機搭配7擋雙離合變速箱,不過動力有三種調校方案。今天測試的是高功率版本,也是市面上相對少見的車型。既然還是熟悉的“配方”,那是否就預示著實際的駕駛感受也能猜出個八九不離十呢?
第三代EA888發(fā)動機正成為奧迪車型當中的絕對主力了,技術上自然是緊跟潮流的,很難讓人吐槽點什么。還死纏爛打的話那就只能要你好看了,因為這臺高功率版本發(fā)動機最大功率有252馬力,最大扭矩370牛·米。這樣的動力水平甚至可以輕松震住Q7這樣的“大個”,費點專注力就能讓它以7秒出頭的成績“破百”。單從輸出數(shù)據來看的話,A4L似乎可以不需要上3.0L V6發(fā)動機車型了,不過,實力歸實力,我還是有點自私地希望能有更大排量的車型加入的,看我同事黃榮嘉前兩周在冰天雪地的芬蘭里開奧迪S4(傳送門)有多爽就知道了。和這款發(fā)動機搭配的同樣是主力的7速雙離合變速箱。
● 動力總成——2.0T發(fā)動機間的較量
動力方面,三輛車采用的都是2.0T渦輪增壓發(fā)動機,并且三臺發(fā)動機都是各自系列里的低功率版,從參數(shù)上看A4L最強,320Li最弱。在變速箱的選擇上,三款車型各有不同,320Li與C 200 L使用的分別是8擋與7擋手自一體變速箱, A4L這一次拋棄了CVT無級變速箱,全系換用了7擋雙離合變速箱。
● 第三代EA888+7速濕式雙離合
動力方面,全新A4L將會搭載第三代的EA888發(fā)動機,目前已知的動力有2.0T高低功兩個版本,據了解這應該是先期上市的車型,至于未來能否推出1.8T或者1.4T的暫時還不太清楚。
此次推薦的奧迪A4L車型搭載的是一臺代號為EA888的2.0T低功率版渦輪增壓發(fā)動機,最大功率和峰值扭矩分別為180馬力和320牛·米,數(shù)據表現(xiàn)在五款車型中偏弱。與發(fā)動機搭配的是一臺CVT無級變速箱,換擋撥片為選裝配置,選裝價格為2000元。底盤懸架方面,采用前置前驅的奧迪A4L前后懸架分別為五連桿式獨立懸架和梯形連桿式獨立懸架。
5款合資品牌中型車動力系統(tǒng) | |||||
車型 | 奧迪A4L | 寶馬320Li | 奔馳C 200 L | 凱迪拉克ATS-L | 沃爾沃S60L |
發(fā)動機型號 | EA888 | N20B20 | 未提供 | 未提供 | 未提供 |
排氣量(mL) | 1984 | 1997 | 1991 | 1998 | 1984 |
進氣形式 | 渦輪增壓 | 渦輪增壓 | 渦輪增壓 | 渦輪增壓 | 渦輪增壓 |
氣缸排列形式和汽缸數(shù) | 直列四缸 | 直列四缸 | 直列四缸 | 直列四缸 | 直列五缸 |
最大功率Ps(kW) | 180(132) | 184(135) | 184(135) | 279(205) | 214(157) |
最大功率轉速rpm | 4000-6000 | 5000 | 5500 | 5500 | 6000 |
峰值扭矩N·m | 320 | 270 | 300 | 400 | 300 |
峰值扭矩轉速rpm | 1500-3800 | 1250-4500 | 1200-4000 | 2900-4600 | 2700-5000 |
搭配變速箱類型 | CVT無級變速箱 | 8速手自一體 | 7速手自一體 | 6速手自一體 | 6速手自一體 |
換擋撥片 | 選裝(2000元) | 有 | 有 | 有 | 選裝 |
動力方面,奧迪A4L個性運動型搭載的是我們非常熟悉的EA888 2.0T渦輪增壓高功率版發(fā)動機,最大功率為211馬力(35TFSI為180馬力),最大扭矩為350牛·米,搭配的是S tronic 7速濕式雙離合器變速箱。quattro四驅系統(tǒng)更是一大賣點,據編輯了解該車不但是奧迪家族中最便宜的四驅轎車,也是包括奔馳、寶馬、凱迪拉克、雷克薩斯等所有豪華品牌中最便宜的四驅轎車。
A4L 50 TFSI上的這臺3.0TFSI V6機械增壓發(fā)動機同樣是老面孔,只是奧迪為A4L配備的是調校最保守的版本,最大功率272馬力(200kW)/4780-6500rpm,最大扭矩400!っ/2500-4780rpm,匹配S-tronic 7速雙離合變速箱,前置四驅,輪胎使用的是米其林的pilot preceda PP2系列,規(guī)格245/40 R18,整備質量1800kg。
首次出現(xiàn)在A4L上的這臺3.0L V6機械增壓發(fā)動機儼然已經成為奧迪發(fā)動機序列中曝光度最高的一線明星了,幾乎在所有前縱置布局的奧迪車型中,我們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從最高端的A8,Q7,到A7,A6L,A5、S5和A4L,這臺發(fā)動機幾乎無處不在。
連續(xù)兩年入選沃德世界十佳發(fā)動機,已經足以證明這臺發(fā)動機的實力,V型6缸采用了90度夾角,體積緊湊的機械增壓器位于夾角之內,鋁硅合金鑄造的曲軸箱則大大減輕了發(fā)動機體重,而身為增壓發(fā)動機,這臺V6T依然可以達到10.5:1的高壓縮(高功率版本),再搭配FSI缸內直噴技術,不僅性能出色,其燃油效率同樣不容小覷。
在大眾家族內,這臺3.0T發(fā)動機有多款不同調校版本,性能最強大的主要使用在S5和S4上,最大功率333馬力(245kW)/5500-6500rpm,最大扭矩440N·m/2900-5300rpm。另一個比較常見版本最大功率290馬力(213kW)/4850-6800rpm,最大扭矩420N·m/2500-4850rpm,在A6L、A8L、A7和Q7上都能見到。而我們測試的這款A4L 50TFSI使用的則是調校最保守的版本,最大功率272馬力(200kW)/4780-6500rpm,最大扭矩400N·m/2500-4780rpm。
變速箱方面,性能表現(xiàn)是7速S tronic雙離合變速箱的強項,它能提供足夠快的換擋速度和不錯的駕駛樂趣,而濕式雙離合結構在可靠性上也可以得到保障,較高的傳動效率也有助于降低油耗,但是舒適性上它始終還無法和傳統(tǒng)AT相媲美。
◆ 動力系統(tǒng)及懸掛:S tronic7速雙離合+quattro四驅為最大亮點。
動力系統(tǒng)參數(shù)對比 | |||
發(fā)動機參數(shù)/車型 | 2013款 奧迪A4L 40TFSI quattro 運動型 |
2013款 寶馬Li328 豪華型 |
2011款 奔馳C260 CGI 時尚型 |
發(fā)動機概況 | L4 2.0T渦輪增壓 直噴發(fā)動機 |
L4 2.0T渦輪增壓 直噴發(fā)動機 |
L4 1.8T渦輪增壓 直噴發(fā)動機 |
最大功率 | 211馬力(155kW) | 245馬力(180kW) | 204馬力(150kW) |
最大扭矩 | 350N·m | 350N·m | 310N·m |
變速箱規(guī)格 | S tronic 7速雙離合 | ZF 8速手自一體變速箱 | 7G-TRONIC PLUS 7速手自一體變速箱 |
驅動模式 | 前置四驅 | 前置后驅 | 前置后驅 |
動力方面,2013款奧迪A4L 40 TFSI quattro運動型仍舊配備的是高功率版本的奧迪2.0T渦輪增壓直噴發(fā)動機,最大功率211馬力,最大扭矩350N·m,盡管在扭矩上與寶馬的高功率版2.0T發(fā)動機相同,但在馬力上卻相差了34馬力。看來寶馬憑借其強大的發(fā)動機研發(fā)和調校實力在轉型渦輪增壓發(fā)動機后,仍舊有著不俗的表現(xiàn)。
發(fā)動機我們再熟悉不過了,大眾集團下的EA888系列發(fā)動機,搭配缸內直噴和渦輪增壓技術,鋁合金缸蓋鑄鐵缸體,A4L 40TFSI上使用的是高功率版本2.0T發(fā)動機,最大功率155kW,最大扭矩350N·m(普通版車型是184馬力的低功率版本)參數(shù)和老款2.0T運動版完全一致,相比GTI還多了11馬力。
發(fā)動機當然并不是我們關注的重點,久違的S tronic七速雙離合變速箱和quattro四驅系統(tǒng)才是站在聚光燈下的主角。在新一代A4L上市近四年之后,這套奧迪的黃金性能組合才出現(xiàn)A4L的2.0T車型上。盡管有點姍姍來遲,但它們的加入也讓A4L終于有底氣和新3系在性能及操控性上一較高低。
這里需要再次普及一下,奧迪的這臺7速S tronic雙離合變速箱和大眾的7速DSG干式雙離合變速箱的關系,這就跟quattro和4MOTION的關系一樣,S tronic是奧迪對于雙離合變速箱的稱呼,而大眾則稱為DSG,其具體型號則只和車型有關。比如A3由于使用的是大眾PQ35橫置平臺,因此在它們上的S tronic變速箱的本質其實就是高爾夫上的7速DSG,而Q3的quattro則和途觀的4MOTION如出一轍。當然,同樣的情況還出現(xiàn)在奧迪TT和高爾夫R上。不過A4L上的這套7速S tronic雙離合變速箱采用的是縱置布局濕式雙離合器,以及正宗的托森差速器quattro四驅系統(tǒng),和大眾的橫置平臺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