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賽事]4月中旬,F(xiàn)1大獎賽如約來到中國,這已經(jīng)是上海賽車場第7次承辦F1賽事。邁凱輪車隊在這里實現(xiàn)的“雙贏”,車王舒馬赫的表現(xiàn)依舊低迷。5月開始,F(xiàn)1正式回到歐洲,紅牛車隊的韋伯在西班牙和摩納哥,接連獲得分站冠軍,其光芒完全壓過了隊友維特爾。而在5月末進行的土耳其大獎賽上,紅牛車隊發(fā)生了“內(nèi)訌”事件,在形式一片大好的情況下,將冠亞軍拱手讓給了邁凱輪。
中國大獎賽:七年產(chǎn)生七個冠軍
時間:2010年4月16日-18日
地點:上海國際賽道
正賽圈數(shù):56圈
桿位:維特爾(紅牛)
冠軍:巴頓(邁凱輪);亞軍:漢密爾頓(邁凱輪);季軍:羅斯伯格(梅賽德斯GP)
最快圈速:漢密爾頓(邁凱輪)
比賽綜述:在上海,極速紅牛依舊壟斷著桿位,維特爾與韋伯一起占據(jù)了頭排發(fā)車的位置,阿隆索居第三位。五盞紅燈熄滅的瞬間,阿隆索搶跑成功,迅速殺入1號彎,紅牛車隊的優(yōu)勢消失殆盡。比賽進行到第6圈時,天空飄起陣雨,部分車手選擇進入維修站更換車胎。
隨后天氣變得更加惡劣,比賽進入下半程后,陣雨已經(jīng)變成了大雨。賽道上排名也發(fā)生了變化,巴頓、羅斯伯格、庫比卡居前三位。而漢密爾頓則開始發(fā)動進攻,在第29圈時成功超越庫比卡。正當邁凱輪逐漸顯示出強大的冠軍競爭力時,小黑通過無線電匯報說自己的前胎狀況不妙,但工程師認為能夠堅持至比賽結(jié)束。最終,邁凱輪如愿稱霸上賽道,巴頓以60分領跑車手總積分榜。
技術小結(jié):
紅牛RB6在上海大獎賽前更換了前翼,與舊款比較起來,新的變化在于前鼻翼與前一之間多出了兩處連接點。這種設計始于去年的豐田車隊,在本賽季中,法拉利的F10也采用了類似的新型前翼。
在周五的練習賽上,阿隆索駕駛的法拉利F10加裝了失速尾翼。不過,法拉利的設計與邁凱輪車隊的可控制失速尾翼大致相同,最大的不同之處,則在于F10將駕駛艙的空氣引向尾翼后,經(jīng)由中間的插槽,形成氣流,進入擴散器。
梅賽德斯GP在本站比賽中也更新了尾翼,但并沒采用失速尾翼,只是在中間部分開了兩個小切口,以便形成向下壓的氣流。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