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留設計精髓/簡潔是永恒的
“它首先要是一輛捷豹,其次才是SUV”,從細節(jié)上來看,F-PACE的格柵的靈感來自于最初的捷豹XJ車型,這款誕生于1968年的豪華轎車是他的最愛,同時也對他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所以我們也可以發(fā)現現在捷豹車型的格柵大多采用這種風格。車燈部分同樣如此,兇狠的造型突出了F-PACE的性格,而雙大燈設計則是遵循傳統(tǒng)。最終車輛車的前臉在設計上使用了非常多的捷豹元素,雖然這是該品牌第一款SUV,但依然希望人們能夠很快的認出它是一輛捷豹,所以在設計時并沒有做太過夸張的舉動。
捷豹F-PACE設計上第一個關鍵詞是運動,那么第二個關鍵詞則是簡潔。嚴凱倫先生不喜歡復雜的線條,他認為那是年輕設計師熱衷的東西,復雜的東西很容易被時代所淘汰,而簡潔的則不會。
在車身側面只有兩條明顯的線條,一條是從翼子板上的塑料裝飾件出發(fā)的硬折線。另一條位于車身底部,并且在頂部還設計成平坦的風格,低調的貫穿車身,視覺上將整個車身包圍起來。
對于外觀來說,設計師希望自己的產品能夠讓你覺得它很漂亮,但你不需要知道為什么這輛車這么好看,只要覺得它很漂亮就夠了。而因為什么而變得好看,這是設計師需要考慮的問題。
內飾設計同樣秉承著簡潔和動感這兩個要素,方向盤來自于F-TYPE,這能夠突出運動,整個內飾設計很干凈,沒有多余的裝飾,這突出了簡潔。
最簡潔的部分應該是來自于中控臺大尺寸觸摸屏,而關于觸摸操作,應該是每次與設計師交流都避不開的一個話題。而嚴凱倫先生是如何認為的呢?從自身來看,他是十分喜歡車內有實體按鍵的,因為當速度足夠快時,有觸感的按鈕能夠更快捷更直觀的完成操作,所以在F-PACE上面,你依然會看到一些實體按鈕。但不得不承認,觸摸操作在不斷的提升,速度越來越快,操作更敏捷,所以在未來,觸摸操作一定會替代實體按鍵而存在,這是一種趨勢。
除了以上兩個要素之外,內飾設計上還增加了一項實用性。對于一輛家用SUV來說,足夠的儲物空間和乘坐空間。例如在中控臺下方設計了兩個小儲物格,以及在常規(guī)位置提供儲物空間來保證日常使用等。而在乘坐空間方面,在設計之初就已經對需求有一個標準,所以在實際體驗中能夠有不錯的空間表現。
☆ 名字的由來
每一個名字都有它背后的故事,而F-PACE是因何而來?嚴凱倫先生跟我們分享了一個故事,這起源于捷豹在60年代的一則廣告宣傳,當時用grace、space和pace來分別代表三款車和三種定位。其中偏向運動的E-TYPE則被定位為pace,所以在最終為首款SUV命名時,選擇了偏向運動的PACE,F-PACE就此誕生。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