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臺:不僅長得像,平臺都是7系的
是的,不僅長得要像7系,連平臺都是7系的!全新寶馬5系采用了寶馬CLAR平臺(也就是之前在坊間所流傳的寶馬“35up”平臺),這一平臺是將來寶馬所有的前置后驅車型的基礎。雖然說在這個平臺化大潮的環(huán)境下,跨級別車型共用一個平臺的事情并不稀奇,但你需要知道的是,CLAR平臺在材質上屬于“鋁碳混合材質”,也就是說可以兼容碳纖維復合材質結構件,而這也是該平臺標榜的一大特點:輕量化。
那么這一平臺CLAR平臺究竟與其它品牌車型的平臺有何異同點呢?首先,這一平臺同大眾MLB Evo平臺一樣,都是模塊化戰(zhàn)略產(chǎn)物,并融合了寶馬各級別前置后驅車型的結構優(yōu)勢,適應范圍很廣。而不一樣的是,CLAR平臺在結構材質上有所借鑒寶馬i8的碳纖維復合材質技術,首次搭載該平臺的車輛正是現(xiàn)款寶馬7系,整個平臺的標定基礎也是寶馬7系這樣的大型車,故在平臺的標定基礎上還是很高的。
雖沒有具體數(shù)據(jù)支撐,但從官方說法上看,全新寶馬5系的整車強度與剛性會有較大提升,這不僅保證了全新寶馬5系將具備更高的理論操控極限,在被動安全性方面也有著很大進步。
雖沒有官方放出的全新寶馬5系車身框架示意圖,但從官方發(fā)布的焊裝車間工廠圖來看,全新寶馬5系在頂部橫梁和ABC柱加強件上并未采用碳纖維復合材質。
所以說,雖然缺少碳纖維復合材質的加持,全新寶馬5系從平臺上來說約等于是一臺“小7系”了,從里到外都能看得出來是在向寶馬7系靠攏,不知未來的全新寶馬3系是否還能如此“任性”。
說到這里,你可能會惋惜全新寶馬5系并不是德國原產(chǎn)出品,那你可就大錯特錯了。事實上,位于奧地利格拉茨的麥格納代工廠擁有著非常不俗的實力:從2001年開始與寶馬建立戰(zhàn)略合作,2003年代工寶馬X3,2010年代工MINI COUNTRYMAN,2012年代工MINI PACEMAN。除了為寶馬代工,著名的奔馳G級越野車同樣出自這一工廠,奔馳寶馬出自同一工廠,這可就有意思了。
至于在國產(chǎn)化方面,華晨寶馬想要國產(chǎn)這款車的話,就勢必要引進一整條鋼鋁混合車身生產(chǎn)線,投資成本可想而知。這條生產(chǎn)線究竟會是什么樣子?等到全新華晨寶馬5系量產(chǎn)之后,我們會去一探究竟,敬請期待。
● 底盤與懸架:聰明的“電子懸架”
結構上有了較好的基礎,而在主動操控性反饋方面,全新寶馬5系也是煥然一新。首先是主動后輪轉向技術的進一步優(yōu)化,讓整車操控性有了一定提升,對操控性并且整個懸架系統(tǒng)不僅可以通過路面?zhèn)鱽淼姆答佭M行主動調節(jié),還能結合導航信息進行調整。
上圖所示的是一般工況和駕駛模式下,后輪主動轉向系統(tǒng)的工作邏輯。據(jù)悉,除了這一種常規(guī)駕駛模式,為在追求運動的情況下達到更靈敏的操控性能,在某些極端的駕駛模式下,后輪主動轉向系統(tǒng)也是會支持車輛進行“轉向過度”這樣的操作,從而提升駕駛樂趣。所以,你大可放心這套系統(tǒng)不會永遠讓你平穩(wěn)駕駛,想要一些激進的駕駛感覺?要知道這畢竟還是一臺很正統(tǒng)的寶馬,不會扼殺掉你對操控樂趣方面的需求。
綜上所述,全新寶馬5系在平臺與底盤上也有著一些突破。借助于7系的CLAR平臺,實現(xiàn)了多項主動操控科技,可謂是與時俱進。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