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設計解碼] 公元2003年末至2004年初,在日產歷史上寫下濃墨重彩一筆的風度(Cefiro)落下帷幕。除香港等幾個較大的市場依然將后來生產的Maxima命名為風度外,其余地區(qū)都一律采用Maxima命名。13年后的2016年,這款由日產北美設計團隊專為山姆大叔們量身定制,中文被命名為西瑪的車型即將登陸神州大地。它到底和日產傳奇車型CIMA有何聯(lián)系?與天籟又是怎樣的關系?主攻中型車市場的它為何后排頭部空間不甚理想?這些問題還是交由它的“生父”解答吧。
● 此西瑪非彼西瑪
生于上世紀80、90年代的獨生子女們,現(xiàn)在大多成為了社會的中堅力量。他們小的時候,正是日系進口車的黃金年代。公爵、風度、風雅以及日后國產的天籟這些今日可以被評為信達雅翻譯風格的名字構成了那個時代人們對日產汽車的回憶。也正是因為這些先入為主的名字,讓我們對于這個頭頂“西瑪”之名回歸的家伙身份產生了不解。那么,一切還是從名字聊起吧。
簡言之:
CIMA:以前我們腦中的西瑪,日產曾經的高端車型,開發(fā)對標奔馳S級、寶馬7系、雷克薩斯LS,現(xiàn)在日本本土的CIMA其實是更換為日產品牌的英菲尼迪Q70L,也可以算是Fuga的長軸距版本。
Fuga:英菲尼迪Q70的日產版本。
Altima:美國現(xiàn)款Altima即國產現(xiàn)款天籟。
Maxima:與Altima共享平臺,國產后被稱為西瑪。
注:考慮到不同市場車型定位、底盤的區(qū)別,下文中Maxima、Altima等英文車名一律泛指日產在美國銷售的車型,西瑪、天籟等中文車名泛指國產車型。
曾經的Maxima與bluebird有著一定的“血緣關系”,歷經多代變革,如今的它已經由曾經的前置后驅變?yōu)榱?a class="ShuKeyWordLink" target="_blank">前置前驅。不過,不曾改變的是其更加偏向運動的定位。此外,也可以看到,雖然中文名稱同為西瑪,但以前的西瑪是CIMA,剛剛國產的西瑪則是Maxima。
此番重新回歸的西瑪是日產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專為北美市場打造的產品,因此,在開發(fā)伊始,其調查對象或者說服務人群、目標市場便是滿足用車理念成熟的美利堅合眾國。
相比于目標定位在制造每個人都買得起的平民車的豐田以及以自身技術挑戰(zhàn)一切不可能的本田而言,日產的道路有些特殊。從1970年開始,兼顧豪華與運動這樣的開發(fā)目標便植根于日產車型的開發(fā)過程。從單純的注重運動性能,轉換至兼具豪華與運動的方向,西瑪便是這些“故事”中的一個。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