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用三年時間去綻放
在彼得·希瑞爾加盟現(xiàn)代起亞之初,很多人認為德國設計師加入韓國汽車公司做設計是非常令人驚訝的事情,如果作為獨立的設計公司承接韓國車廠的項目一定不會有太多人有非議。但彼得·希瑞爾卻是由一個“神壇”走向一個未知,不少同行都抱有擔心。但是他并不介意,他認為融入到新的品牌去是件有趣并很有挑戰(zhàn)性的工作。
“在起亞工作跟在奧迪、大眾工作的感覺不一樣,在奧迪、大眾我們追求好上加好。因為它們本身已經(jīng)是成熟的品牌,所以沒有白手起家從頭開始的感覺。而加入起亞之后,在設計之初就要考慮到它的形象,形成起亞自己固定和具有傳承性的設計語言!痹诒娙苏J為彼得·希瑞爾又將蟄伏的時候,醞釀三年之久的Forte(福瑞迪)項目接近完成。
2009年上海車展來了,F(xiàn)orte起了個中國化的名字,叫做“福瑞迪”,它受到全場觀眾和不少老外的強烈關注。據(jù)起亞展臺當時廠方車展負責人回憶,這些老外不少都是其他品牌設計師,曾經(jīng)都是彼得·希瑞爾的學生或者前同事。來這里就是為了福瑞迪,看看這個人究竟做了些什么。
福瑞迪:變臉由這款起亞的全球戰(zhàn)略車型開始
在賽拉圖·歐風兩廂推出市場之前,彼得·希瑞爾已經(jīng)在著手準備起亞最新的全球戰(zhàn)略車型——福瑞迪。他率領起亞在全球的設計精英,耗資2億美元,歷時29個月研發(fā)而成。慶幸的是,這一次并沒有像霸銳那樣折戟市場。福瑞迪上市之初,給人一種眼前一亮的感覺,很多人都為了這漂亮的外形而埋單。
在準備福瑞迪之前,起亞正在經(jīng)歷一場大革新。在過去的韓系車設計中,可能比較圓潤,典型的沒有突出特點就是最大優(yōu)點的“豐田”思想。彼得·希瑞爾重整福瑞迪整體的設計語言,包括整個品牌的設計語言!
從福瑞迪來看,彼得·希瑞爾加入了日后起亞家族新理念的動感設計。就車型本身而言,福瑞迪擁有修長的頭燈和日后被稱為“虎嘯式”的進氣隔柵,使前臉充滿科技感。其中,全新設計的進氣隔柵將成為起亞未來的家族臉譜。另外,你不知道的是,在整個現(xiàn)代起亞全系車型中,福瑞迪是第一個搭載了伽馬發(fā)動機的產(chǎn)品,足以表現(xiàn)出集團的重視。
福瑞迪汲取不少Koup概念車的設計元素,通過大量的直線和折邊,一改以往韓系車圓潤柔和的設計路線,尤其是微微上揚的腰線,給人一種蓄勢待發(fā)的沖勁。福瑞迪也充分展現(xiàn)了彼得·希瑞爾所倡導的科技時尚的設計理念。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