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行業(yè)] 當下中國汽車市場存在著兩種潛在需求,即“豪華品牌入門化”和“中國品牌向上化”,兩種趨勢的共同作用使得競爭原本相對獨立的各品牌檔次市場(豪華品牌、合資品牌和中國品牌市場)相互間競爭日趨激烈。近兩年來,處在上下夾擊的合資品牌在市場份額上不僅沒有被蠶食,而且通過產品結構優(yōu)化和市場策略調整份額還略有上浮。今天我們聊一聊合資品牌是如何打贏市場份額保衛(wèi)戰(zhàn),以及其中日系、德系品牌如何實現逆勢上揚的。
●《車圈大數據》是什么?
《車圈大數據》是汽車之家面向行業(yè)端用戶打造的節(jié)目,通過汽車之家大數據和傳統統計數據相結合的方式解析汽車行業(yè)的宏觀環(huán)境、市場趨勢和熱點事件,做有深度的汽車行業(yè)現象剖析。
30秒快速閱讀:
1,斗轉星移,面對豪華品牌下探壓力,合資品牌選擇向下收割中國品牌市場份額;
2,合資品牌冰火兩重天,日德風光無限,美法份額快速下滑;
3,盯用戶、增產品、調結構,日系全力增份額。
數據說明
品牌檔次:分豪華品牌、普通合資品牌(簡稱合資品牌,如大眾、豐田等)和中國品牌。
車型級別標準:文中提及的車型級別按照汽車之家產品庫的標準進行劃分。
銷量數據說明:本文分析中所涉及到的終端銷量數據來源于保監(jiān)會交強險的上險量數據,由汽車之家進行整理得出。
2019年前三季度中國乘用車市場終端上險量1514.2萬,同比下降2.9%。其中合資品牌終端上險量808.3萬輛,占總體53.4%,同比下降1.8%,近年來首次跑贏大盤。
對比近三年的乘用車分品牌檔次市場份額可以發(fā)現:合資品牌市場依然是中國乘用車市場最大份額板塊(2019年1-9月占比53.8%,較2017年增長0.2%);豪華品牌市場份額增長4.3%;中國品牌市場份額下降4.4%?梢姡鎸廊A品牌下探壓力,合資品牌選擇將這種壓力轉移給中國品牌。
從具體的車型級別市場觀察,豪華品牌一方面在其傳統優(yōu)勢市場(大型轎車、大型SUV、中大型轎車、中大型SUV和跑車市場)進一步強化主導地位,擴大份額優(yōu)勢;另一方面,在中型轎車和中型SUV細分市場采取進攻策略,直接沖擊合資品牌;而且這種趨勢有可能會進一步蔓延到緊湊級市場。面對這種壓力,合資品牌不僅在傳統主導市場(中型及以下轎車市場和中型SUV市場)奮力抵抗;而且在SUV市場全力出擊,向上直接挑戰(zhàn)豪華品牌在中大型SUV市場的主導地位、向下爭奪中國品牌在緊湊型SUV和小型SUV市場的主導權。
那么我們不禁要問,合資品牌是通過什么手段來取得這樣的成績的呢?
◆ 合資品牌斗轉星移,壓力傳遞
一、增加車系投放,豐富產品數量
2017年中國乘用車市場銷量達到歷史頂峰后,近兩年來經歷了連續(xù)下滑。在此背景下,合資品牌卻對市場前景信心依然十足,逆勢增加新產品投放數量和提升現有產品更新速度,加快實現產品力的提升。根據汽車之家大數據監(jiān)測,2019年前三季度合資品牌新上市車系達到169個,超過了前兩年全年的產品投放量。從車款數量上看增長更加明顯,2019年前三季度新上市車款達到1277款,較2018年全年增長26.1%,極大的豐富了產品數量。
二、調整產品結構,適應消費升級趨勢
從近三年的乘用車市場車型級別結構變化發(fā)現:緊湊級市場份額雖略有下降,但依然是乘用車市場份額最大板塊(占53.4%);前幾年風光無限的小型SUV市場在今年已經從份額第二位滑落到第四位;中型級市場快速崛起(占21.8%),且市場份額呈持續(xù)擴大趨勢,可見中國乘用車市場消費升級趨勢明顯。
合資品牌新上市車型級別前五名為緊湊型轎車、緊湊型SUV、中型轎車、中型SUV和小型SUV,產品結構與乘用車整體銷量結構極為相似。這種投放策略一方面保證合資品牌原有優(yōu)勢市場(緊湊型轎車、中型SUV、中型轎車市場等)的產品競爭力持續(xù)提升,有效抵擋外部壓力;另一方面,對緊湊型SUV和小型SUV市場加大投入,搶奪中國品牌主導市場的市場份額。
三、增加終端優(yōu)惠幅度,抵消豪華品牌的下沉壓力
據汽車之家大數據監(jiān)測最新發(fā)現:豪華品牌采取價格下探策略,在中型轎車和中型SUV市場有效提升市場份額,對合資品牌形成擠壓。合資品牌則“照方抓藥”,不僅在中型SUV和緊湊型轎車市場積極應對,大幅提升終端優(yōu)惠幅度進行頑強抵抗;更在緊湊型SUV市場引領讓利幅度,向下擠壓中國品牌市場份額彌補自己損失?傊,高檔次品牌向低檔次品牌的逐級下壓現象已成常態(tài)。
合資品牌通過增加產品投放、調整產品結構和加大終端優(yōu)惠幅度等手段,在2019年前三季度乘用車整體銷量下滑的態(tài)勢下,不僅艱難地保住了自己原有過半的市場份額,而且通過產品結構優(yōu)化為未來更激烈的市場競爭爭取到有利地位。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