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先鋒對話] 在筆者對話過的新造車企業(yè)創(chuàng)始人中,零跑汽車董事長朱江明是一個比較特別的存在:從履歷來看,創(chuàng)業(yè)已20多年的他早已財富自由,歷經風浪后的成功讓他顯得睿智成熟;但另一方面,烙印般的理工科思維又讓他不善言辭,面對鏡頭稍顯內斂和局促。這種混合氣質在汽車圈很少見,也是吸引我們想來了解他造車邏輯的原因。就在幾天前,汽車之家編輯來到零跑汽車杭州總部見到了朱江明,剛走進通向他辦公室的長廊,就遠遠看到朱江明已站在自己辦公室的門口,微笑著等待我們的到來,他的辦公室兩面都是寬敞的落地窗,陽光明媚,就像他相信零跑汽車的未來也會十分光明那樣。
讓我們先把時間退回到今年的1月3日,那一天,這家總部位于杭州、成立3年多的新造車企業(yè)——零跑汽車向市場交出了第一份答卷:零跑S01(參數(shù)|詢價)正式上市。上臺演講前,零跑汽車董事長朱江明的心情非常緊張,因為除了零跑S01的上市,他還有一個更重磅的砝碼要向業(yè)內展示,它就是“凌芯 01”——零跑與大華聯(lián)手打造的智能駕駛芯片。據(jù)零跑方面介紹,這一芯片專為汽車自動駕駛研發(fā),具備AI深度學習能力,最大運算能力達到5萬億次每秒,是Mobileye EyeQ4芯片的兩倍。此外,該芯片支持深度學習CNN加速和安全啟動,會在應用中變得“越來越聰明”,而且可以在控制成本的同時保障性能。朱江明“帶著芯片開發(fā)布會”,體現(xiàn)了零跑汽車“IT人造車”的定位和基因,也是整場發(fā)布會的亮點之一。
★“我拿出‘凌芯 01’時如果手抖怎么辦?”
朱江明上臺前緊張的心情,讓零跑汽車副總裁趙剛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趙剛了解朱江明的緊張:一方面,理工科出身的朱江明擅做不擅說,而此次零跑S01上市發(fā)布會是朱江明加入造車行業(yè)以來面對的最大型發(fā)布會,算得上是品牌和產品首秀;另一方面,凌芯 01的亮相意義重大,它不僅是朱江明的造車底氣,也是零跑汽車與其他“新勢力”不同所在。
加入零跑汽車前,趙剛曾在華為工作了18年并擔任榮耀品牌海外業(yè)務負責人,他跟汽車之家的編輯回憶:“我們原來在海外的發(fā)布會都經常用純英語演講,但這次我們零跑發(fā)布會卻搞的我特別緊張。當時在后臺有個很搞笑的事情,朱總把芯片拿出來,突然問‘我出來手抖怎么辦’?他擔心在線的時候用戶在幾倍焦距的鏡頭里會看的非常明顯”。這一問讓趙剛哭笑不得,他知道朱江明對自己的產品很有信心,卻沒想到他在糾結的卻是手抖的問題,這也是技術男讓人覺得天真的地方:沒想到創(chuàng)業(yè)20余年、把大華做到安防與智慧交通行業(yè)全球領先的朱江明會有這種擔憂。
結果證明,朱江明的表現(xiàn)和零跑S01的上市發(fā)布會一切順利,零跑S01補貼前售價為18.99-22.99萬元,享受2018年國家補貼政策后,指導價為10.99-14.99萬元(2019年補貼政策出臺后,零跑稱在5.31日前交預付款的用戶,將享受原有價格,但6.1號之后零跑汽車會根據(jù)具體情況再考慮補貼后的價格政策)。新車主打科技運動風,續(xù)航里程有300km和380km兩個版本可選。朱江明告訴汽車之家編輯,上市三個月以來,目前零跑已有三千多的訂單,2019年的銷量目標是一萬臺。而在交付問題上,零跑計劃6月份開始交付(內部交付就是5月份開始)。
依托大華的技術支持,零跑S01搭載了22個高精度傳感器,數(shù)量與特斯拉Model S一樣。而凌芯 01的亮相也讓業(yè)內知道零跑不僅是“造車”那么簡單,而是有自研創(chuàng)新的思路。朱江明告訴汽車之家編輯,由于零跑自研的部分較多,在成本上有一定的競爭,能為用戶帶來更具性價比的中高端汽車產品。據(jù)悉,“凌芯”已于2018年5月進入集成驗證階段,將在2019年二季度開始搭載實車測試,量產后有望成為國內首款自主研發(fā)的智能駕駛芯片。
★“我半輩子見的媒體都沒有這幾年多”
朱江明雖然是造車新進入者,但在創(chuàng)業(yè)這條路上,他已經走了20多年,并將大華做到安防與智慧交通行業(yè)“獨角獸”的位置。事業(yè)的成功讓朱江明早早實現(xiàn)財富自由,但他卻看到了新能源汽車的機會,毅然決定“跨界造車”,并在2015年創(chuàng)辦零跑汽車,開始All in的造車之路。
為什么會進入造車領域,當汽車之家編輯把這個問題拋給朱江明時,他笑著說:“我總感覺汽車行業(yè)還有很大的機會。目前為止在中國銷售的汽車只有40%左右是中國品牌,約60%是外資品牌,后者則意味著外資主導、中國更多還是制造的角色,但顯然這種情況需要扭轉,就像手機、家電那樣!
對于自己造車“外來人”的身份,朱江明也提到,很多傳統(tǒng)車企的人認為新勢力的進入給他們帶來壓力,但朱江明認為中國的汽車產業(yè)需要有一些外來的力量促使其改變。雖然有些人對朱江明造車有擔憂,但鑒于他過往成功的創(chuàng)業(yè)經驗、已積累的行業(yè)資源等因素,讓很多人相信朱江明不會做沒有把握的事情。
依托于大華股份自身的技術優(yōu)勢,零跑汽車在三電系統(tǒng)、一體化動力總成、智能網(wǎng)聯(lián)系統(tǒng)以及自動駕駛系統(tǒng)的技術上做到了自主研發(fā),在攝像頭以及相應算法、芯片等核心技術也具有優(yōu)勢,這都與大華超過十年的智能交通領域技術積累有關,也是朱江明的自信和底氣所在。而目前在零跑將近600人的研發(fā)隊伍中,有一半以上是電子方面的人員,另一半是跟整車相關的,自主研發(fā)的方式也讓零跑在成本、系統(tǒng)化方面更具優(yōu)勢,不再過分依賴供應商的進度。
『從企查查中可見,零跑汽車前三大股東分別是傅利泉(大華董事長)、大華、朱江明』
不過,還是有一件事讓初入造車領域的朱江明尚未完全適應,那就是他面對媒體、介紹零跑和產品的次數(shù)增多了。他告訴汽車之家編輯:“我這個人不太喜歡說太多,還是認認真真把事情做好。但進入汽車行業(yè)后,我半輩子見的媒體都沒有這幾年多”。
趙剛早就看到了朱江明的這個特點,擅長營銷、市場推廣的他與朱江明性格互補,但也希望朱江明做出改變:“一個企業(yè)就是跟它的創(chuàng)始人息息相關的,我們任何人在外面都無法代表朱總。朱總以前不愿意出去講,都是我逼著他出去,而且就算講他也只講技術。我就跟他說‘你是董事長也是CEO,需要去介紹我們的商業(yè)模式、怎么理解用戶怎么提供服務’,我們的優(yōu)勢是什么。其實朱總過去一年已經改變了很多!
不過從朱江明的興趣和關注點來看,他還是更喜歡跟研發(fā)的同事待在一起,趙剛直言:“朱總是一個非常關注細節(jié)的技術狂人,有時候經常把研發(fā)的人折騰死,我也很同情研發(fā)的伙伴(笑)。但是,我覺得非常好的地方是他對于汽車品質的追求非常嚴謹。此外,他懂技術、懂細節(jié),對于供應鏈的管控、生產制造也非常有經驗,這一切也讓我們的成本競爭力非常強。做就狠心來做,朱總在這些方面真的可以。”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