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腦洞大猜想,蘋果汽車會是什么樣?
從蘋果汽車的進展來看,項目啟動三年的蘋果汽車還在早期的籌備階段,雖然官方也沒有透露過蘋果汽車任何的信息,不過根據網絡上曝光的消息分析,基本可以確定幾點信息是:
1、蘋果汽車將會是一輛可實現無人駕駛的汽車;
2、它將使用新能源動力系統(tǒng),最有可能是純電驅動;
3、介于蘋果在IT硬件和軟件平臺開發(fā)上的優(yōu)勢,蘋果汽車未來的車載智能系統(tǒng)也將是它的核心。
猜想一:設計特點鮮明的外形,內飾被觸摸屏占據過半
『外媒所稱的蘋果自動駕駛工程測試車』
我相信,果粉此時肯定已經迫不及待想看到蘋果汽車的樣子,但很抱歉,蘋果至今沒有透露過任何的圖片和信息,前不久在網絡上曝光的蘋果工程測試車也是外媒猜測的,但到底是不是,外媒也不敢下決定。在我看來,蘋果汽車的外形將會采用金屬質感的拉絲裝飾,外觀線條設計飽滿,且具有一定弧形元素,造型設計前衛(wèi)時尚。
『配圖為假想圖,僅供參考』
至于內飾,大屏已經成為目前汽車配置的主流,那么擁有這方面硬件優(yōu)勢的蘋果自然也會當仁不讓,內飾大面積的觸摸屏替代傳統(tǒng)的物理按鍵是最有可能的蘋果汽車內飾風格。另外,作為一款無人駕駛汽車,方向盤、擋桿這些設計可能不會出現在蘋果汽車內裝中。
『配圖為假想圖』
之前海外媒體也曾繪制過不少關于蘋果汽車的假想圖,通過這些圖片我們也能猜想到蘋果汽車在未來可能的造型設計。但這些單純都是設想,蘋果最終會把汽車設計成什么樣子,還是未知數。
猜想二:為節(jié)約成本和研發(fā)時間,整車平臺或采取合作模式,動力系統(tǒng)以純電為主
在汽車核心技術方面,由于蘋果汽車之前沒有技術儲備,因此選擇繼續(xù)尋找合作伙伴可能性最大,并在成熟的電動車平臺基礎上去開發(fā)蘋果汽車。
至于動力系統(tǒng),目前媒體猜測最多的就是采用新能源動力,這樣能夠滿足大部分國家的政策方向。那么新能源動力中,純電動驅動開發(fā)成本相比于插電式混合動力、增程式混合動力以及氫燃料電池車的難度要低很多,而蘋果在電池配套商方面也有一定的資源,因此純電驅動將可能是蘋果的主要動力源。
猜想三:在無人駕駛基礎上,通過蘋果硬件和軟件與車載的功能相結合
關于功能配置,蘋果的優(yōu)勢還是比較明顯的,比如智能穿戴設備、智能手機以及平板電腦與車載裝備相結合,在無人駕駛功能的基礎上實現叫車、智能語音、移動支付、視頻會議等等。那么為了更清楚的呈現我們編輯部腦洞的結果,我邀請了編輯高帥鵬與包津鋮錄制了一期視頻,視頻中主要展示了在我們看來蘋果汽車應該有的功能有哪些?感興趣的朋友不妨看一看。
在這段視頻中,蘋果汽車不僅能夠實現無人駕駛,還能夠結合目前的Siri智能語音、Apple Pay支付、iPad便捷性及功能服務、Apple Watch穿戴設備的衍生服務來拓展蘋果汽車的配置。此外,未來蘋果汽車的車載系統(tǒng)可能會基于iOS平臺開發(fā),而不是采用目前為了兼容各廠家車載系統(tǒng)而開發(fā)的CarPlay,當iOS植入到車載系統(tǒng)之后,不僅可實現軟件在線升級以及更多強大功能,同時iOS平臺還能開放給第三方開發(fā)者,幫助蘋果汽車開發(fā)更多的軟件,以實現更多的功能配置。
● 最后潑個冷水:蘋果汽車優(yōu)勢明顯,短板更明顯
對于蘋果汽車,編輯部包括我在內的同事對此均十分期待,不是因為我們是果粉,而是蘋果之前所推出的每款新產品總能夠給我們帶來驚喜。
但是,我們從目前蘋果汽車的進展來看,它的發(fā)展中所遇到的阻礙在于沒有汽車研發(fā)和制造領域的經驗,同時在尋求與車企合作過程中也并不順利,雖然高薪聘請了一支很強的技術團隊,但生產、制造等產業(yè)環(huán)節(jié)卻沒有成果?偟膩碚f是擁有實力雄厚的研發(fā)團隊,以及軟件開發(fā)實力,但缺少汽車領域最基礎的設施建設和技術儲備。
另外,就算蘋果汽車與寶馬或者奔馳建立了合作關系,如果雙方不開放核心技術,其實對于蘋果未來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也是一種考驗,例如代工生產雖然解決了蘋果汽車生產問題,但最核心的流程、檢驗環(huán)節(jié)蘋果仍然需要依靠合作伙伴。所以說,蘋果汽車未來的路還很長,造汽車不像造手機那樣簡單,我認為蘋果的高層也認識到了這個問題,因此大量的投資注入,發(fā)布時間的延后都是他們面對問題的舉動。
● 全文總結:
總結來說,蘋果提前看到了未來汽車市場的新機遇,如果能夠推出可實現無人駕駛功能的新能源車將會是未來汽車市場的突破口,但毫無經驗的IT大佬蘋果也在“Titan”項目起步階段被殘酷的市場環(huán)境潑了不少冷水,是繼續(xù)尋找合作伙伴,還是重新開發(fā)基礎平臺和生產線,這些都是蘋果急需考慮的問題。
不過欣慰的是,從目前進展看,蘋果并沒有因為重重阻礙而放棄,仍然在堅持走這條路,但或許需要大家給它更長的時間,那么五年后它能否在新的汽車市場中站穩(wěn)腳跟?未來能否達成目標?在不久的將來能否繼續(xù)給我們帶來驚喜?讓我們拭目以待。(文/汽車之家 興珉)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