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三電
從官方數(shù)據(jù)上看,Turbo S及Turbo車型所搭載的永磁同步電機有著相同的輸出功率,兩者的區(qū)別在于超增壓模式下的動力輸出水平。簡單來說,兩款車有著相同的電機本體,但控制器不同,所以在超增壓模式下的最大輸出功率有高低之分。但我并不想用前菜和主菜的關系來形容Turbo和Turbo S,因為單把Turbo車型拿出來,也沒幾個對手。
關于Taycan Turbo S和Turbo車型的三電系統(tǒng),我就不多廢話了,因為日常辦公就坐我旁邊的舒寧,那位狂熱額的波子粉已經寫了一篇相當詳細的相關技術文章,鏈接在下方,自取吧。此刻我要做的是趕緊鉆進Taycan Turbo S的駕駛座,老司機要開車了!
●非典型駕駛
Ok,駕車駛出PEC的“維修區(qū)”,坐在副駕的駕駛教練就開始“嘮叨”:要循序漸進的踩電門,千萬不要猛踩。嗯,這個我懂,畢竟現(xiàn)在我的右腳下,蘊藏著我從未擁有過、感受過一分一秒的1050N·m扭矩。在今天之前,坐在一臺扭矩過千的車里,手握方向盤,這樣的場景在與周公聊天時都未曾出現(xiàn)過。
Range(長續(xù)航)、Normal(普通)、Sport(運動)和Sport Plus(運動增強)四種駕駛模式,無論哪一種模式下猛踩電門都不是鬧著玩兒的,尤其是運動和運動增強模式,猛踩電門后的推背感可以用“被人飛踹”來形容。另外Taycan Turbo S的起步控制系統(tǒng)在運動和運動增強模式下都可以被激活,方法和其他保時捷車型無異。說來有些慚愧,Taycan Turbo S是我入行這么多年來,第一臺可能帶我跑進3s的那臺車,只可惜這次受場地限制,我們沒能進行0-100km/h的加速測試。
其實在Taycan(參數(shù)|詢價)正式發(fā)布之前,曾經做過彈射起步的測試,連續(xù)26次彈射起步性能不衰減,我也很想彈射26次,但是身旁的駕駛教練,緊湊的試駕時間還有我的同事都不會讓我這么干。不過僅僅一次的強大g值,就足以讓我回想起曾經坐在一臺開放式座艙的賽車里,頭頸很難移動的感覺。當然Taycan Turbo S不會達到這種程度,畢竟是一臺足夠舒適的四門轎車。但在200萬元以下的市場里,也沒幾款車能讓我回憶起幾年前的那個感覺了。也許你會說特斯拉Model S吧。
動能回收系統(tǒng)的最大回收功率能夠達到265kW,一些輕微的制動根本不需要剎車系統(tǒng)的參與,PCCB表示“既生瑜何生亮”,沒辦法,誰讓車尾貼著Turbo S呢。而且動能回收與剎車系統(tǒng)之間的配合相當默契,那線性的剎車腳感讓你根本不知道兩者到底是誰在工作。
如果說在長續(xù)航模式下,松開電門后車輛像是在空擋滑行,那在運動或運動增強模式下,就是帶擋滑行。近乎燃油車的駕駛風格,是Taycan Turbo S給自己打上的標簽,而在運動增強模式下那種帶擋滑行的感覺,就像發(fā)動機的制動效果。對,在一臺純電動車上,保時捷甚至把燃油車的特性都給你做出來了,啊……你們斯圖加特的套路太深了,我要回慕尼黑(手動狗頭保命)。
自適應空氣懸架的另一個好處就是可以調節(jié)底盤高度,在出入地庫等車速不超過30km/h的情況下, 可將底盤升高20mm以防拖底;當車速達到或超過90km/h,車身高度自動降低10mm, 當車速達到180km/h時,車身自動降低22mm;在長續(xù)航模式和運動增強模式中,底盤始終位于降低22mm的最低位置,以優(yōu)化空氣動力學性能。
最后還有一點,聲音。根據(jù)現(xiàn)行法規(guī),電動車在低速行駛時是需要發(fā)出聲音來提示周遭行人的,當Taycan Turbo S從身邊駛過,給路人的感覺有些像只開了10%音量的911。其實坐在Taycan Turbo S車里才是最享受的,因為標配了電子跑車音效功能,當駕駛模式切換至運動增強時該功能自動打開,亦可在其他模式下手動開啟。開啟后車內的聲音猶如在駕駛宇宙飛船,路邊社消息稱,Taycan Turbo S和星球大戰(zhàn)使用的是同款音效。
●非典型充電
保時捷Taycan的充電也有科技加持,那就是800V電壓充電技術。不過現(xiàn)階段保時捷的800V充電樁還都處在調試或安裝階段,而且在使用國標插頭后,最大充電電流被限制在250A,所以雖然相比國內普遍的400V電壓充電系統(tǒng)要來的高效,但想真正感受保時捷800V電壓充電技術的便利,應該還需等待升高電流上限的時日。
如果以交流電、22kW的充電功率為Taycan Turbo/Turbo S充電的話,充滿電的最大時長約4-5個小時。目前保時捷已經開展了與第三方充電網(wǎng)絡的合作與整合(包括國家電網(wǎng)、特來電、星星充電),未來幾個月內,國內現(xiàn)有的絕大多數(shù)充電樁都能夠為Taycan充電,用車便利性會得以提高。而在本次試駕中未被提及的續(xù)航里程,待我們拿到試駕車之后為大家實測。
●非典型漂移
放一個小彩蛋吧,Taycan Turbo S不僅跑得非?,還能在低摩擦路面上定圓漂移。想看Taycan Turbo S試駕視頻的朋友,還請繼續(xù)關注汽車之家。
編輯點評:
其實一開始我想的文章標題是“頭頂光環(huán)”,畢竟Taycan是保時捷“九年磨一劍”的作品,頂著品牌的光環(huán),還有Turbo的大名。但寫著寫著,我又發(fā)現(xiàn)它打破了此前市場上,那么多純電動車所形成的定式。外觀未必要有新能源標識,內飾不用過度簡潔,燃油車般的駕駛風格,悅耳的模擬聲,最后,充電一定要快。以上,就是非典型的保時捷Taycan Turbo S,雖然即便不選裝的售價也不便宜,但如果您有購買實力的話,真的不會失望。
最后再稍微擴展一下之前歪樓的內容,電動方程式Formula E中的“E”,簡單來看是代表著“Electric”,但更深層的含義其實是“Evolution”,也就是進化,所以我也猜想保時捷推出Mission E概念車,不僅僅是“Electric”這么簡單。(圖/文/攝 汽車之家 周尤)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