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動力表現
動力方面,M4 CS搭載的依舊是我們熟悉的“S55”直列6缸雙渦輪增壓發(fā)動機,最大可爆發(fā)出460馬力,相比普通M4(不帶ZCP競速套件)提升了近30匹馬力,比我那輛帶ZCP競速套件的M4多了10馬力,600!っ椎膹姶笈ぞ....相信我,當你坐上這臺車,正常公路通勤時候,抓地力就是你“最親近的人”,讓它時刻陪伴你左右才是最長情的告白。
DSC、ABS、自適應M懸架系統、主動M差速器、變速箱和M Servotronic轉向系統的設置,均針對M4 CS進行了微調,用以滿足更加嚴苛、極限下的駕駛需求。
油門響應、減振器、轉向力度均支持舒適/運動/運動+三擋調節(jié),變速箱換擋邏輯D/S模式各支持三擋調節(jié),DSC支持MDM(動態(tài)模式)/完全關閉兩擋調節(jié),這些加起來我們就能得到多達.......數學好的算一下吧,總之很多種組合方式,這些都讓M4 CS的駕駛性格像變色龍一樣多變。
如果你覺得實在太繁瑣,你大可通過中控大屏預設兩個常用的M1/M2按鈕,快速轉換車輛駕駛性格。在我的車上,M1為“瘋狗模式”按鍵,油門響應:運動+/懸架:運動/轉向:運動/換擋邏輯/三擋(但其實極少能用到);M2則是“家長模式”,以防我父母偶爾會坐我的車,完全是最舒適模式。
M4 CS和ZCP競速套件版M4在同樣的模式下表現非常相似,這里我就合并著說吧。我認為兩車不同的地方是在賽道表現,這點我的同事張子儀之前已經針對M4 CS在賽道的表現給出了非常專業(yè)的結論,如果感興趣,點擊這里看文章。
日常城區(qū)通勤或是擁堵路段蠕動,舒適模式是你最好的選擇,此時油門踏板反應不會那么“賊”,發(fā)動機轉速會盡量的待在1000-1500rpm這個區(qū)間。此時關閉的排氣閥門也讓這臺“猛獸”安靜了不少,舒適模式更像是某種封印,讓它盡量老實、溫順一些。如果你剛入手M4且之前沒有大馬力后驅車的駕駛經驗,舒適模式是個不錯的“入門模式”,它讓這臺M4 CS表現的更像一臺普通的家用轎車。
路況好的時候,你大可以把油門響應調至運動模式,此時油門響應的性格大變,它會捕捉你腳部每一次細微的動作并把信息傳遞給發(fā)動機做出反應。踩下油門,車輛迅速得到加速指令并作出反應,轉速推到3000....3500...4000rpm才會換擋,隨著換擋的一聲聲悶響是坐在車內的你能得到的最好的催情劑。但你時刻要對手里握的這個家伙保持一顆敬畏心,如果你稍稍放肆一些,油門踩的再深一些,輪胎會很快到達臨界點(尤其是北方10℃以下或者雨雪天氣,輪胎溫度很難達到工作溫度),這時隨著車尾忽然的抖動和儀表盤上亮起的DSC指示燈都會讓你收斂一些。
最后,運動+模式我認為是在賽道上用的,日常使用,這個擋位絕對是神經質級別的,你能感覺車輛隨時都是繃緊的等待起跑狀態(tài),只要你給油,車輛就會快速給你反饋。并且這個反饋總是以一種超出你預期的方式表現出來。進入運動+模式,M4 CS就進入了競技狀態(tài),它虎視著路上每一輛車、每一個直線和彎道。此時就像一位殺紅了眼的武士,在最亢奮的狀態(tài),同時也是最“危險”的狀態(tài)。公共道路上我不建議使用這個模式,首先是不安全,車輛容易失控,你需要花費更大的精力讓車保持穩(wěn)定,最后累的是自己。
這臺變速箱換擋非常迅速,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換擋邏輯之后,變速箱也能很好的執(zhí)行命令,始終把發(fā)動機轉速保持在對應的區(qū)間提供動力,是個非常運動向調校的變速箱。但是低速行駛時,這臺變速箱的表現實在不能算是舒適,低速一擋跳二擋頓挫稀松平常。另外就是當你堵車低速三擋該跳二擋時候,有時候會慢半拍,導致的后果就是低速高擋位的挫車感,影響體驗。
其實日常通勤,尤其是在北京這種比較擁堵的城市開車,油門響應/懸架/轉向均為舒適模式是這輛車最不躁動的狀態(tài),我習慣把油門響應調成運動模式純是為了把排氣閥門開啟,聽聲音。
說實話,M4真不是那種明騷的車,所以為什么說這個小小的換擋撥片跟“亮騷”有關呢?上面說的實打實提升加速成績我們下面0-100km/h時候用數據再去佐證,先說“亮騷”的事兒。如果你是一臺M4 CS或者帶ZCP套件版M4,當你油門響應在運動模式時候,按下換擋撥片進入手動換擋模式,給油把轉速控制在2000-2500rpm區(qū)間再收油的話,此時尾部排氣傳來的“噼里啪啦”回火聲能讓你整個人亢奮起來,非常好聽,人多的地方也能賺取不少回頭率。
● 0-100km/h加速成績
0-100km/h加速部分我先說結論,僅在我測試那天的條件下(陰天/氣溫10℃/柏油路),車輛的彈射模式很難取得很好的成績,最后實測的成績都是靠油門響應/懸架/轉向三項均為運動+模式配合換擋撥片手動換擋跑出來的。原因很簡單,彈射模式起步時候對輪胎狀態(tài)及路面狀態(tài)要求都太苛刻了,這條米其林PS CUP2半熱熔胎低溫下很難達到最大抓地力的工作溫度,顯得有些“沒睡醒”。即使我們有意的進行了一些暖胎活動,初春的北京也并沒有讓這條半熱熔胎“興奮”起來,相信等到夏天,在真正的賽道上,彈射模式會有更優(yōu)異的表現。
M4 CS的彈射模式流程很簡單,按照上圖的做法,當你看到液晶屏出現了一個賽車格子旗的時候,就表示車輛已經做好彈射準備。新車要等2000km首保完才會解鎖彈射模式,而且每彈一次之后,車輛就會過熱保護,需要等大概10-15分鐘之后才能彈第二回。測試那天彈射了幾次數據都不理想,一擋時候是最大問題,輪胎總是在“冷淡期”,眼看著大把的動力都浪費在了打滑上面,算了!不彈了!人為干預一下,在一擋打滑臨界點換擋,盡快讓車跑起來。
改為手動換擋之后,成績果然提升了很多,其實關鍵就在起步一二擋時候,用人為干預的方式盡量避免因打滑而浪費動力,盡快讓車進入沖刺的狀態(tài)是關鍵,最終測試的成績?yōu)?.09秒。整個過程中,變速箱換擋的速度非?,沒有半點遲疑的感覺,換擋撥片能夠迅速的給變速箱下達指令,保證動力順利輸出。
● 油耗表現
我想開M4的車主(包括我在內)很少有人會真正在意這輛車的油耗,畢竟是臺玩樂車型嘛。但我還是對這臺車燃油經濟性有些好奇,想看看它到底能有多省油。
測試開始前加滿95號(京)汽油,過程中空調全程關閉,行駛時油門響應為舒適模式,自動啟停功能開啟。行駛102.2km,平均時速32km/h。通過計算得到M4 CS的百公里油耗為10.3L,這個表現有點出乎我的意料。不過這樣開真的很累,日常我肯定不會這么開,我自己的M4上下班各10km,有環(huán)路和擁堵路段,油耗一般在12-14L/100km徘徊。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