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駕駛感覺——動力表現平淡 懸掛反應出色
凱尊搭載了一臺2.4升直列四缸發(fā)動機,型號為θII。這是近兩年現代和起亞使用的主力機型之一。采用了全鋁材質并配置雙可變氣門正時技術,同時使用鏈條傳動。現代ix35搭載了同款發(fā)動機,但凱尊的調教更高,比現代ix35上的那臺提升了6馬力和4N·m。
不過雖然參數有提升,但對實際駕駛感受并沒有太大幫助。當我第一次深踩油門時就基本了解到凱尊的秉性了。6速自動變速箱雖然會用kick-down來回應大腳油門這個動作,但加速度卻沒有明顯的變化,試過幾次后我覺得還是正常駕駛比較適合凱尊的個性。
如果說動力是遺憾,那懸掛的表現絕對是驚喜。通過減速坎或是顛簸路段時,凱尊的車身反應非常利索,感覺就像在開一輛德國車,這樣的表現是很難在5年前的韓國車身上找到的。此外如此韌性的調教不但沒有損失舒適性,反而可以減少不必要的車身起伏帶給乘客的不適感。
盡管凱尊的方向盤較沉,但也難免有因為駕駛者分神而跑偏的情況發(fā)現。不過可以放心的是凱尊裝備了LDWS偏航警示系統(tǒng)。當駕駛者沒有打轉向燈,而車輪將要跨過車道線時,警示系統(tǒng)就會以黃線閃爍的圖示和聲音提示兩種方式警告駕駛者小心。
這個功能也是我們偶然發(fā)現的。在高速公路上前進時也可以通過車位的攝像頭觀察后面的情況。雖然我們對這項配置的必要性還不太肯定,但的確其它車型很少有這樣的功能,也算是有點新鮮。
當然車尾攝像頭還是要在倒車時發(fā)揮作用的。不過如果單看屏幕會覺得有些不上檔次,因為屏幕上沒有任何輔助線,更不要說指引車尾倒車方向的指引線了。但實際上凱尊只是換了一種表達方式,在儀表盤上的那個強大的小屏幕再次發(fā)揮作用,通過圖示可以清楚地了解到車尾與后方障礙物的距離,我感覺這比直接在屏幕上畫線要直觀實用的多。
全文總結:
停好車后我們的試駕到此結束,雖然接觸的時間還不夠長,但我們對凱尊的特性已經有了基本的掌握。這款車最大的優(yōu)勢恐怕還是用高配置和低售價組合出來的高性價比。而空間方面只要別以加長寶馬5系那樣的標準來衡量的話就可以被肯定。最后在駕駛方面凱尊沒有給我們太多驚喜,不過其懸掛表現還是得到參與試駕的體驗者的一致好評。(文/圖/攝 汽車之家 鄭宇)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