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代皇冠(1971-1974年)
特點:外形設(shè)計略顯怪異
1971年第四代皇冠正式上市,當時皇冠共計有四門轎車、四門旅行版和兩門硬頂三個版本車型,這一代車型共計有S60和S70兩個內(nèi)部代號。此外,此前用了三代的TOYOPET名稱被替換,使用了我們非常熟悉的TOYOTA豐田。
這一代皇冠在外觀造型上略顯另類,尤其是車頭的造型,整個下保險杠的楔形設(shè)計略像船頭,正是由于這一設(shè)計加上長長的車頭使得這一代皇冠在日本擁有“藍鯨”的別名。在大燈的設(shè)計上,為了與出口車型區(qū)分,在日本本土銷售的是兩個方形大燈的車型,而出口的車型則為四個圓形大燈。
在車尾設(shè)計上,這一代車型相比上一代變化更大,不僅尾燈由此前的整體式燈組改成了分體式,此前大面積的銀色裝飾也被取消。此外,還換上了一個全新的“皇冠”LOGO。
在內(nèi)飾設(shè)計方面,第四代皇冠車型中控布局比較規(guī)整,儀表、空調(diào)出風口等整齊排列。在內(nèi)飾配置上,這一代車型配備了真皮座椅、收音機、電動車窗、8聲道立體聲音響、磁帶式錄音機等。
動力上,第四代皇冠配備了兩個排量3款發(fā)動機,包括了2.0L直列四缸發(fā)動機,最大功率106馬力,最大扭矩169牛米;2.0L直列六缸發(fā)動機,最大功率115馬力,最大扭矩157牛米;2.6L直列六缸發(fā)動機,最大功率122馬力,最大扭矩181牛米。其中2.0L發(fā)動機主要搭載在普通轎車與旅行車上,而2.6L發(fā)動機搭載在兩門硬頂車型上,與這些發(fā)動機匹配的有3速手動、4速手動、5速手動及3速自動變速箱。底盤方面,第四代皇冠依然采用的是前雙橫臂、后整體橋懸架。
值得一提的是,從1973年開始豐田還專門推出了一款皇冠Royal Saloon車型(直譯為皇家版),該款車型是當時皇冠車系中的頂級車型,只在特定的市場銷售,動力上這款車型搭載的是2.6L發(fā)動機。如今,皇冠車系中依然有Royal Saloon版,只是今天它只作為每個排量的中高配車型出現(xiàn)。
1971年,第四代皇冠在美國市場上市以后由于略顯另類的外形,使得整體銷量較為一般,因此豐田也最終決定不再將皇冠汽車出口到美國市場,改銷定位稍低的Corona車型,這一代皇冠是豐田在美國銷售的最后一代皇冠。
雖然,皇冠退出美國市場,不過在新西蘭、澳大利亞等國家,還是比較受歡迎的。值得一提的是,雖然皇冠銷量不佳,不過整個豐田汽車在1971年的時候,其年產(chǎn)量達到了200萬臺,成為世界上產(chǎn)量排名的第三的汽車制造商。
◆ 第四代皇冠在中國(1973年)
專為廣交會引進
第四代皇冠是1973年正式進口到國內(nèi)的,當時周總理親自與日本談判,引進了200臺第四代皇冠轎車專門用于每年廣交會的接待工作。廣交會全名“廣州交易會”,是中國歷史最長、層次最高、規(guī)模最大、商品種類最全、到會客商最多、成交效果最好的綜合性國際貿(mào)易盛會。當年由于接待外商用車緊張,才引進皇冠車型。
當年的第四代皇冠被分配給了廣州第一家出租車公司-廣州市汽車公司(現(xiàn)名為“廣駿出租車”),當時開皇冠的有很多女司機,靚車加美女成為廣州城內(nèi)的一道風景。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