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備廂一汽奧迪-奧迪A4L
● 后備廂空間對比
三位選手的后備廂均可以將20/24/28英寸三個行李箱放入,并且兩側還有一定的余量,經過測量后,我們得出了一些結論:第一,后備廂開口最大的是奧迪A4L,其次是奔馳C級,最小的是寶馬3系。第二,奧迪A4L的后備廂高度和奔馳C級的后備廂高度都不算太好,20/24英寸行李箱疊放時內部高度已經用盡,但是奧迪A4L是這三臺車唯一一臺后排座椅支持4/6分比例放倒的車型,對于縱向空間的拓展能力有著絕對的優(yōu)勢。第三,三臺車的后備廂內部兩側均配備了儲物槽或者是網兜,可以用于放置雜物,但后備廂蓋板下方唯一配備儲物槽的是奔馳C級,并且容積不小,寶馬3系后備廂蓋板無法打開,表現最差。
儲物空間方面,由于中期改款后A4L取消了MMI的旋鈕,所以在擋把前方騰出了一塊容積不錯的儲物格。3系的門把手為封死式設計,可以放置手機和錢包之類的物品。門板內放水的區(qū)域尺寸很大,放個1L裝的礦泉水不在話下。
CT5的車內儲物空間非常多,不管是錢包、手機或是隨身攜帶的物品都能找到地方擱,算得上是隨心所欲。A4L把之前MMI的旋鈕改為了一個儲物格,相比老款的儲物能力有所提升,但是依舊達不到出色的水平。
車內儲物空間就是多了一個儲物格和幾個卡槽,這是取消MMI旋鈕帶來的“福利”。值得一提的是我沒在新款奧迪A4L的手套箱內看到CD機,其實這種古董配置也該退役了,但那個空間仍然被占據著,釋放出來用來儲物多好呢。
儲物空間方面,320Li和A4L內部的儲物格都比C 200 L要更加豐富,C 200 L略少,但不會影響正常使用。在后備廂空間上,在不放倒后排座椅的時候,A4L同樣比另外兩車有優(yōu)勢,多出了43升的空間,表現不錯,而新款C 200 L后排座椅靠背無法放倒了,擴展性和另外倆車沒法比。
后備廂內部的空間很規(guī)整,尺寸方面表現中規(guī)中矩,整體使用感受還是不錯的。而且在細節(jié)方面有所提升,比如相比現款A4L,它的支撐桿罩通過螺絲固定,不用擔心用久了會掉下來。另外我們的這款車沒有電動尾門,對這項配置有需求的朋友可能需要額外花錢選裝了。
根據官方提供的數據,奧迪A4L后備廂的容積為480升與寶馬320Li和奔馳C級的數據相同,但這樣的數據表現卻要比更大一級的奧迪A6L還要多出20升,而且除最大縱深稍小之外,其后備廂無論是縱深、寬度還是高度上都有不錯的表現。后排座椅還能按照4/6的比例放倒,從而進一步提升后備廂的容積。
5款合資品牌長軸距中型車后備廂尺寸對比 | |||||
車型 | 奧迪A4L | 寶馬320Li | 奔馳C 200 L | 凱迪拉克ATS-L | 沃爾沃S60L |
縱深(mm) | 1065 | 1005 | 1000 | 910 | 930 |
最大縱深(mm) | 1920 | 1950 | 1950 | 1810 | 1790 |
最小寬度(mm) | 1000 | 965 | 950 | 740 | 910 |
高度(mm) | 500 | 490 | 450 | 500 | 500 |
官方容積(L) | 480 | 480 | 480 | 未提供 | 380 |
后備廂空間對比 | |||
尺寸/車型 | 2013款 奧迪A4L 40TFSI quattro 運動型 |
2013款寶馬Li328 豪華型 |
2011款奔馳C260 CGI 時尚型 |
長度(mm) | 1065 | 980 | 1040 |
寬度(mm) | 1000 | 970 | 970 |
高度(mm) | 500 | 470 | 470 |
后備廂空間方面,新款奧迪A4L依舊在同級別競爭對手中占盡先機,特別是其平整的后備廂設計在中型車這個級別中也是相當少見的。
后備廂的儲物空間很講究,我們在后備廂頂部見到了久違的掛鉤,而且是一對,掛鉤收起時還有阻尼感,這肯定能讓邁騰和速騰的車主們羨慕不已,因為他們車上的掛鉤已經在國產的時候被減配掉了。
打開后備箱蓋板,電瓶和隨車工具都隱藏在小號備胎下面,取放的話要把備胎先拿出來,很不方便,不過這個檔次的車型一般也不建議車主除了更換備胎以外自己動手修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