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安全行車] 2015年3月早上8點,沈陽市大東區(qū):“你別走,你別我了,還想開走嗎?你們都下車!”一名男子在大東區(qū)東陶路的早市上持刀攔住了一輛要去救人的120急救車近半個小時,并阻止急救人員下車。警察到達現(xiàn)場后,這名男子則快速逃離。此時,樓上等待急救的患者已經(jīng)停止了呼吸……
2012年12月,北京市海淀區(qū):一名年過五旬的騎車人被軋成重傷。急救車第一時間趕到現(xiàn)場并對傷者進行了搶救,在將傷者送往醫(yī)院的途中卻被車流堵得水泄不通,即使拉響警報也無濟于事。傷者最終因錯過最佳急救時機而去世……
在現(xiàn)實生活中,像上述所說,急救車輛因為社會車輛不讓路、不避讓而延誤最佳救援時機的情況并不少見,而這其中可能是多方面的因素導致,比如立法層面的強制性,在今年,歷時8年的《北京市院前醫(yī)療急救條例》終于開始在市法制辦網(wǎng)站征求意見,這當然是一個大進步,不過相對于國內當前的現(xiàn)狀來講,好像類似的事情還是會經(jīng)常上演。而這,也是我今天要和大家聊的事兒。
● 關于避讓急救車輛的草案條例
本次征集意見的草案內容包括:阻礙執(zhí)行緊急任務的消防車、救護車、工程搶險車、警車等車輛通行的,處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罰款;情節(jié)嚴重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500元以下罰款。
草案同時明確:接診醫(yī)療機構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絕和推諉患者。如果醫(yī)院存在拒絕搶救院前醫(yī)療急救服務機構(文中指救護車)送至的患者等違規(guī)行為,將由市衛(wèi)生計生行政部門給予警告,并處3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以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
以上草案條例內容將于今年7月份由市政府提請人大常委會審議。經(jīng)過人大常委會三次審議后,計劃于年底舉行的常委會會議上表決。
● 為何避讓“應急車輛”這么難?
好了,關于阻礙急救車將被罰的內容我們已經(jīng)看完了,內容短平快,我們也非常期待這樣的條例法案出臺后可以改善目前急救車輛所遇到的窘境,但是這樣的條例在頒布后真的可以解決當前的難題么?我覺得未必,為什么?一起來分析一下你就明白了。
● 國內現(xiàn)狀
說到當前國內的現(xiàn)狀,先不說遠處的,就說編輯所在的北京地區(qū),經(jīng)常駕車在城市中行走的朋友肯定看到過救護車被堵在車流里的困境,真可謂是“想過過不去,想退退不回”,好不容易沖到了紅燈前,無奈前面還有一輛社會車輛擋著,任你是“漫天鳴笛”人家也依舊是“泰山不動”。
難道避讓救護車真的這么難么?其實也不是,但為什么那么多的急救車輛都被堵在路上延誤救援呢?其實是有很多客觀原因的,而這些原因則是多方面的,并不是一個處罰條例就可以解決的。
◆ 隨意占用應急車道
這應該算是最“歷史悠久”又最讓人深惡痛疾的行為了,總有那么一部分不自覺的駕駛者,非得走應急車道“刷出自己的存在感”,也不知道是真有急事,還是因為忍不了在人家屁股后面開車。而這其中更讓人無奈的其實并不是他們,而是那些因為看見他們占用應急車道行駛,還跟上去一起在應急車道行駛的人們,僥幸心理和盲從心態(tài)真是遍布任何角落啊。
當然,應急車道本身就是給應急車輛準備的,當有人非法占用之后,一旦遇到救護車通行或者其它應急車輛駛過,那么被堵在路上就是難免的了,看其本質,除了駕駛者自身的僥幸心理和盲從之外,違法成本過低也是一個關鍵因素,“大不了就摘牌子跑唄,反正你拍不著”。
◆ 水泄不通,怎么避讓?
如果說上述原因是因為違法行為造成的,那么這種條件就是車主的無奈了,很多在大城市自駕的朋友幾乎每天都有這樣的經(jīng)歷,上下班高峰時環(huán)路、主路上被堵得水泄不通,別說應急車道了,連個縫兒都不剩了,真來個急救車輛,你說怎么讓?總不能讓車主把車開橋下邊去或者將車開上路邊人行道上吧?
◆ 司機表示:我該怎么讓?
這段時間,編輯我還真就此事問了不下10個車主,對于避讓急救車輛這件事,他們多數(shù)人都表示:“我該怎么讓?我看著也著急啊,可是我也不知道該怎么辦”,對于這樣的結果,我想單單責怪車主肯定是不對的。
老外臨時當交警
不知道您在看了這則視頻后,是佩服老外的隨機應變和智慧,還是無奈于當時的交通秩序呢?在國內,對于大部分車主而言,他們并不具備如何避讓應急車輛的相應方法和技巧,這也是一個非常普遍的事實。畢竟我們在駕校學車時,只學了如何將自己的車開好,卻沒有人教給我們如何避讓、幫助周邊的應急車輛,這也反應出了國內“駕駛教育”的缺失和相應引導工作的不足,這個責任,我覺得不該由車主來擔。
而在國外,可能當這種情況出現(xiàn)時,我可能通過一個通用手勢或者一個眼神,就能將信息傳遞給旁邊的社會車輛,大家就都能意會我的意思了,也許馬上就能讓我并進去他的車道,或者給予相應的避讓措施,從而給救護車讓出可通行的道路。但是,這在國內目前是很難實現(xiàn)的。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