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車尾造型設計
◆ 采用顏色統一的尾燈且平面化處理
2015款300C的尾燈利用LED光帶的物理特性獲得更均勻的環(huán)狀光效,與現售車款強調立體的設計有所不同,盡管尾燈燈罩是立體造型,但光效是平面化釋放的。
其實,尾部光源的統籌理念與車頭是相同的,都希望用更為均勻且顏色一致的方式強調設計的一致性和美式的細膩感,無奈,未來進口到中國的車輛需要滿足中國的相關法規(guī),將同色的制動燈改為黃色。不過沒關系,其他部位的設計同樣能夠體會到這種美國設計的變化。
◆ 細節(jié)的精細處理
在車頭設計風格的整體基調下,后保險杠的線條也采取了較為柔和的處理,上沿裝配的鉑金質感飾條也做得更秀氣了,保險杠微微上翹的趨勢結合黑色飾板給人留下輕盈的印象。
另一個細節(jié),我相信如果我不說,你們永遠也不會知道。融會貫通的車身腰線在接近尾燈的一段區(qū)域內出現了內凹,借助光線形成光影效果,講究的是一種層次感。
更講究的是貼在車位的300C徽標,你仔細觀察才會發(fā)現,其實它也呈內凹狀,而這正是要與后翼子板的型面設計相呼應。
● 內飾設計采用傳統與科技結合的方式,配色具有典型的美式情懷
文章開頭介紹過克萊斯勒的設計體系,四個品牌由一個內飾設計部門負責,這也就意味著無論是Jeep、道奇還是克萊斯勒,它們的內飾都很“克萊斯勒”,而由于股本之間的關系,與菲亞特的相互滲透也在所難免,總之,未來,內飾的資源整合會更直接。當然,也會有一些車型例外,像Jeep的牧馬人等應該能夠繼續(xù)保持自己的風格。
傳統的觀念,豪華感是內飾不斷追求的目標,而現在又多了一個方向——科技感。2015款克萊斯勒300C內飾的整體造型與Jeep自由光基本一致,對于車載娛樂系統、空調、座椅加熱/通風等功能全部集中在8.4寸的觸控屏上進行控制。這還不夠,連帶有力量感象征的換擋桿都改為旋鈕式。Chris認為,300C現在并不是一款過于注重速度感的肌肉車,在沉穩(wěn)、舒適之余,強調的是駕駛樂趣,而換擋桿的形式只是觀念的問題,并不會對操作感受有很大的影響,方向盤后方的撥片更能提供駕馭的快感。
有人認為內飾豪華感一定源自上等的材料,這個理解不能說是錯,但有些絕對且不全面,首先材料一定不能廉價,更重要的是設計師花費的心思和情懷。
Chris從小生長在邁阿密,但相比邁阿密的海,他更喜歡加州的海,在他看來,加州的海更藍,而他從小看的盡是因海水過淺而呈現淺藍色的海,長大后他才知道,原來深海的顏色是那么迷人。2015款克萊斯勒300C的內飾配色正是源于Chris對海的情節(jié),而與深藍色搭配的則是來自沙灘的淺黃色。
編輯總結:
曾經以為美國人的情感表達是直接的、是張揚的,但如果你有過長時間與深受西方教育熏陶下的年輕人共處的經歷就會對此有不一樣的感受,是的,他們的表達方式確實直接,在他們的思路里似乎只有一條筆直的單行道,但觀念時常較為保守,認定的東西就很難給后來者留有存在的空間。
這也是我在克萊斯勒總部與Brandon和Chris就2015款克萊斯勒300C設計話題溝通后感受到的一點,盡管要全球化,但300C仍舊是輛純粹的美國車,無論是現在還是未來,我們不用擔心克萊斯勒在與其他汽車公司發(fā)生股本關系后,產品會不會被同質化的問題,這點Brandon可以保證,300C的造型依然保留本應傳承的元素,而時代背景的寫照則是設計思路的源泉,進而得到沉淀,即便時代變遷,在后續(xù)車型上還是可以看到當年的影子,就像即將在中國上市的新300C一樣,車側的線條還留著尾鰭被切割后的“疤痕”。在情懷的驅使下,美國本土特色的設計元素被不斷精細化,表面處理工藝、顏色搭配都蘊含了設計師的心思,現在,如果要提到擅長詮釋細節(jié)的設計流派,現階段的美國車或許可以算一號了。(圖/文 汽車之家 李博旭)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