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座椅及車內空間設計分析:
考慮到國內駕駛者在握擋把的方式上各有不同,在球頭的造型設計上都會考慮幾種不同的握法進行參考。Tony說由于在擋把的造型設計上并沒有一個特別的標準,所以他會詢問設計團隊所有職員在日常駕駛時的握法是怎樣的,最終發(fā)現使用上握式,即從頂端向下握住擋把的消費者要更多一些。擋把后方布置的諸多按鈕離駕駛者最近,布置的也是自動啟停、電子駐車等較為重要的功能。
座椅設計最基本的要點有兩個。一:坐著要舒服;二:看著要好看,當然前者更加重要。在座椅的設計上,設計團隊使用的是較為厚實的填充物材料,這帶來的首要問題就是坐感會比較硬。對此,Tony表示這樣的做法是為長途駕車考慮的。較硬的座椅填充材料對腰背部的支撐性較好,可以延緩駕駛員的疲勞感。相反,如果采用柔軟的填充材料,剛坐進去的時候確實會給人舒服、包裹性好的感覺,但是這樣帶來的問題就是疲勞感會很快襲來。
造型上的設計主要是在座椅上增加運動的元素,比如說靠背和坐墊兩側的突出部分,在其內部增加了金屬骨架的設計,不僅造型運動,包裹性也能夠得到保證。椅面中部的多條縫線設計給人的感覺是緊實、上檔次,對消費者的吸引力也會更大。
● 為什么仍然配備傳統的電動天窗?
即將上市的MG GS將配備的是普通的電動天窗,據在場的工程師透露廠商現在已經將全景天窗納入計劃中,未來會有配備全景天窗的車型出現。而在儲物空間方面,為了能夠與后排靠背放倒后的高度齊平,后備廂地板和門檻下沿的高度都做了相應的規(guī)劃,拿取重物會方便很多。
● 后備廂設計夠人性化嗎?
由于后備廂地板與備胎之間還存在很大的空隙,這部分空間自然要利用起來。于是設計師在這里增加了一個塑料儲物盒,并且采用了多個隔斷設計。當后備廂遮物簾需要取下時,儲物格內的特殊設計能夠將該部件穩(wěn)妥地放置其中,確實相當巧妙。
● 文章總結:
作為MG旗下首款自主研發(fā)的SUV,甚至可以說是MG自成立以來的第一款SUV車型,MG GS的誕生除了讓旗下產品更具有品牌特征的屬性外,同時也是為了提升品牌形象,并抓住年輕消費者的口味。由于產品覆蓋率和研發(fā)周期的關系,先前的MG3和MG6車型對于快速發(fā)展的中國市場已略顯老態(tài),而MG GT所沖擊的10-15萬元緊湊型車競爭壓力又非常大,邁向全新領域的MG GS可以說是集團的一項全新嘗試。在整個對話和設計講解的過程中,Tony表現出來的自信和健談都能表明他對這件作品充滿的信心,至于他的精心設計是否能像他預想的那樣猶如“蘿卜坑”一樣讓挑花了眼的消費者感到滿意并喜歡上它,等這款車正式上市后,謎底便能揭開。(文/圖 汽車之家 朱力神 攝/對話協助:盛元珺)
● 相關文章回顧: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