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第一se情网站,se色综合视频,国产欧美在线视频免费,深夜福利免费视频,美女视频高清在线观看网站,杨幂被强吻视频,电影美女视频

當前位置:首頁 技術設計 技術體驗 正文

專治駕駛難題 大眾駕駛及安全技術體驗

收藏 閱讀全文 (0條) 舉報/糾錯
文章導航
分頁瀏覽模式
1

駕駛輔助系統(tǒng)

  [汽車之家 技術]  汽車保有量的增加對于汽車廠商而言是一件值得開心的事情,與此同時,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數正在逐漸增加----這對于汽車廠商就不是什么好事了。不管怎么說,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為了減少事故,很多廠商都開始加大在駕駛輔助技術和主被動安全技術方面的投入。相比我們之前所熟知的奔馳、沃爾沃,其實大眾也是活躍于這方面的廠商之一,他們想要把駕駛中遇到的難題和危險都一并解決。那么,他們搞定了嗎?

汽車之家

● 拯救菜鳥--歡迎進入半自動駕駛的世界

  大眾開發(fā)了眾多駕駛輔助技術,其目的無非是降低駕駛難度,讓很多需要技巧并且有風險的控制操作變得更加容易。

◆ 第三代泊車輔助技術“Park Assist 3.0”

攻克難題:正向垂直泊車

  上世紀末開發(fā)的大眾第一代的泊車輔助系統(tǒng)Park Assist僅能夠實現側方停車位(平行駕駛方向)的泊車輔助操作,通過車身側面的超聲波探頭確定車位后,便立即顯示在多功能顯示屏上,駕駛員僅需按照指示控制擋位和踏板,對轉向的控制則完全交給車輛自身來調整。這套系統(tǒng)隨著途安、途觀以及斯柯達昊銳等車型進入國內后,才為人們所熟知。

汽車之家

  2010年,具備垂直車位泊車功能的第二代泊車輔助系統(tǒng)Park Assist 2.0問世。該系統(tǒng)有兩大進步,第一點是支持垂直于駕駛方向的泊車,車輛時速不超過20km/h時,泊車系統(tǒng)可以探測到垂直車位以供選擇。第二點是在停車過程中,如果泊車輔助系統(tǒng)感應到車位上有障礙物,該系統(tǒng)能夠自行制動,提高安全性并減少損失。

  此外,第二代系統(tǒng)對側方車位(平行駕駛方向)的條件更加寬容--車位僅需比車身長0.8米即可將車輛駛入。同時還增加了側方車位駛出的功能以及一些復雜情況下的泊車功能,如在路肩上(半上或全上路肩)、樹木間或轉彎處停車。

汽車之家

大眾大眾(進口)高爾夫(進口)2013款 第七代

大眾大眾(進口)高爾夫(進口)2013款 第七代

大眾大眾(進口)高爾夫(進口)2013款 第七代

  如今我們所體驗的第三代泊車輔助系統(tǒng)“Park Assist 3.0”可以支持車頭正向駛入垂直車位(之前是倒車進入車位),在泊車過程中,無論是前方還是后方有障礙物出現,泊車輔助系統(tǒng)都能夠根據超聲波傳感器對距離的監(jiān)測及時自動剎車避免損失。這一代系統(tǒng)更強大的功能是,它支持對多個車位的選擇,當你在擁擠的停車場尋找車位,發(fā)現剛才路過的車位(一條直線上)比現在這個更寬敞時,只需要連按兩下“Park Assist”的按鍵,便能夠回到上一個掃描過的車位泊車。

◆ “Remote Control Parking”遙控泊車輔助系統(tǒng)

攻克難題:狹窄車位泊車

汽車之家

  在一些狹窄的空間內泊車時,駕乘者可能面臨著車門無法打開的問題,這種時候,再先進的泊車輔助系統(tǒng)都排不上用場。針對這種情況,大眾開發(fā)了“Remote Control Parking”遙控泊車輔助系統(tǒng)。它能在駕駛員不在車內的情況下將車輛泊入或駛出停車位。

汽車之家

汽車之家

  系統(tǒng)可通過無線遙控或相應的手機APP來啟動。激活“倒車”功能后,泊車輔助系統(tǒng)會自動解鎖轉向柱、設定電子駐車制動系統(tǒng)(EPB)、啟動發(fā)動機、解除變速箱停車鎖、掛上倒擋,然后將車輛從車位中緩緩開出來。當遇到泊車途徑中有障礙物、駕駛員松開無線遙控按鈕或者已經達到泊車輔助系統(tǒng)所允許的最大距離(一個車身左右的長度)時,車輛便會停止,避免了意外的發(fā)生。

  不過我們當天體驗的是工程驗證車輛,車輛只能掛到空擋才能進行遙控操作,工程師表示在這輛驗證車上,變速箱P擋仍然是拉索控制,是機械連接,所以無法在P擋下通過遙控實現擋位切換,未來將使用類似電子排擋桿,就能夠解決這一問題。

比亞迪比亞迪速銳2012款 1.5TID 自動豪華型 比亞迪比亞迪速銳2012款 1.5TID 自動豪華型

『國內的比亞迪速銳已經具備了遙控駕駛功能,并且能夠遙控轉向!

  相信很多車友都知道,這項功能在國內已經有自主廠商率先實現并已經應用到量產車型上了,裝備這一技術的產品就是比亞迪速銳。而且比亞迪的遙控駕駛不僅能實現前后移動,還能對轉向進行控制。當我們問到大眾的工程師為什么不加入對轉向的遙控功能時,得到的答案是:他們可以很輕松的實現對轉向的遙控功能,但他們認為那會讓事情變得復雜,他們評估認為目前這種只負責前進后退的方式更容易操作。>>>點擊這里了解速銳的遙控技術<<<

  我們關心的問題:什么時候應用到量產車上?

  工程師的回答:這項技術其實已經比較成熟,很容易實現量產,但目前最棘手的是法規(guī)問題。由于目前法規(guī)中沒有對這種遙控車輛的規(guī)定,一旦發(fā)生事故,責任歸咎于廠商還是遙控者本人,以及遙控者是否需要有汽車駕駛執(zhí)照等等細節(jié)都有待法律去規(guī)范,在相關法規(guī)出臺前,大眾不會在量產車上搭載這一技術。

◆ “Trailer Assist”拖車輔助系統(tǒng)

攻克難題:拖車倒車操作難度高

  在歐洲,轎車牽引拖車是非常普遍的事情,看起來這項技術和國內的消費者無太多相關性,因為乘用車拖掛拖車之前在國內是不被允許的,不過,從GB7258-2004開始,國內法規(guī)已經在交通管理方面不再限制乘用車牽引掛車。因此,對于國人來說,開著私家車拖上房車出游的夢想已經走進現實。不過法規(guī)明確要求乘用車標明牽引能力,產品標牌上無“最大設計牽引質量”一項的車輛,仍然是不允許牽引掛車上路的。

  如果未來乘用車掛車能夠在國內流行起來,那么這一技術將是非常實用的,因為拖引拖車倒車對于駕駛者來說是非常復雜的事情,要控制拖車倒車的方向需要很熟練的駕駛技巧!癟railer Assist”拖車輔助系統(tǒng)就是用來在倒車時搞定拖車轉向問題的。

汽車之家

汽車之家

汽車之家

汽車之家

汽車之家

汽車之家

汽車之家汽車之家

  駕駛員停車,掛上倒擋,按下泊車輔助按鈕,就能啟動這一功能,駕駛員通過外后視鏡的調節(jié)開關(目前該功能與外后視鏡開關集成在一起)調節(jié)所需要的掛車角度,車輛就會自動轉向,使掛車達到預設的角度,在操控時不需要進行任何轉向操作。

2

駕駛輔助和視野擴展技術

◆ “Lane Assist”車道保持輔助系統(tǒng)

攻克難題:車型裝備門檻高

  車道保持系統(tǒng)并不是新鮮技術,不過之前基本都配備在中高級車型上,而大眾的貢獻在于他們把這一技術下放到了緊湊級別的轎車市場上----他們的第七代高爾夫,就配備了車道保持系統(tǒng)。所以,我才說大眾在這方面攻克的難題是車型裝備門檻高。

大眾大眾(進口)高爾夫(進口)2013款 第七代

大眾大眾(進口)高爾夫(進口)2013款 第七代

  大眾的“Lane Assist”車道保持輔助系統(tǒng)能夠通過電動助力轉向系統(tǒng)對車輛的行駛方向進行主動修正,車輛在較緩的彎路中可以自行調整方向。系統(tǒng)啟動后,一旦車速超過65km/h,“Line Assist”車道保持輔助系統(tǒng)就會開始工作,車速低于60km/h,系統(tǒng)就會關停。任何時候,駕駛員只要輕動一下方向盤就能隨時取消“車道保持”系統(tǒng)的自動操作,并以手動進行控制。這套系統(tǒng)具有自適應功能,能夠記憶駕駛者在車道中的行駛的偏好,比如很多人習慣貼著車道的一側行駛而不是在車道正中行駛,系統(tǒng)會記憶下這種習慣,并自動調整車輛在車道中的位置。

  為了防止自動修正方向導致駕駛者注意力下降的情況,車道保持輔助系統(tǒng)能探測到駕駛員雙手離開方向盤的情況,一旦探測到駕駛者停止操作方向盤,系統(tǒng)就會發(fā)出“駕駛員控制”的警告。在第七代高爾夫中,如果駕駛員不做反應,系統(tǒng)就會自動關停。

汽車之家

  當然,既然我們說“新技術”,那么以目前的技術是沒有辦法交上一份優(yōu)秀答卷的。其實大眾正在開發(fā)新一代的車道保持輔助系統(tǒng),他們使用了3D攝像頭來采集信息(兩個攝像頭),能夠對標線以及攝像頭采集范圍內的物體距離進行測算,3D攝像頭對于車道標線的識別也更加準確。

汽車之家

汽車之家

  新技術最大的特點是提高了主動安全性能,當車輛在行駛中因為偏離車道而可能與其他車輛發(fā)生碰撞時,車輛會在距離過近的情況下介入大幅修正行駛方向,并保證車輛繼續(xù)在原車道內行駛,避免發(fā)生碰撞。

● 幫你眼觀六路—視野擴展、預警和交互技術

◆ “Blind Spot Monitor”盲區(qū)監(jiān)測及“Rear Traffic Alert”后方交通預警系統(tǒng)

攻克難題:行駛中視覺盲區(qū)帶來的潛在危險

  就像車道保持系統(tǒng)一樣,盲區(qū)檢測和后方交通預警并不是新鮮技術,大眾將他們搭載到了緊湊級別的新一代高爾夫車型上。

大眾大眾(進口)高爾夫(進口)2013款 第七代

  高爾夫裝備了“Blind Spot Monitor”盲區(qū)監(jiān)測和“Rear Traffic Alert”后方交通預警系統(tǒng)兩大盲區(qū)輔助技術,通過布置于車位的兩個雷達探頭(短波雷達,非泊車超聲波傳感器)監(jiān)測車位尾后方和側面的區(qū)域,監(jiān)測范圍為20米。不過據工程師介紹,這兩個雷達的有效探測距離是60米,它們還有其他的用途。

大眾大眾(進口)高爾夫(進口)2013款 第七代

大眾大眾(進口)高爾夫(進口)2013款 第七代

  “Blind Spot Monitor”盲區(qū)監(jiān)測對車輛兩側的其他車輛進行速度和位置的采集,當判斷與某一側的車輛存在碰撞風險時,會亮起外后視鏡的提示燈提示駕駛者,尤其當駕駛者開啟這一方向的轉向燈時,外后視鏡的指示燈會提示駕駛者注意側方安全。  

大眾大眾(進口)高爾夫(進口)2013款 第七代

大眾大眾(進口)高爾夫(進口)2013款 第七代

  在停車場和狹窄的空間倒車時,由于周圍物體對視野的阻擋,常常無法觀察到車后左右兩側的情況,這時候很容易和側面的來車發(fā)生碰撞。這套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會分為三個級別對駕駛者發(fā)出警示,分別是視覺警示、聲音報警以及介入制動----當系統(tǒng)運算認為發(fā)生碰撞概率較大時,會通過ESC對車輛進行制動,以避免事故發(fā)生。

  我們關心的問題:后方交通預警對行人和非機動車有效嗎?

  工程師說,目前這套系統(tǒng)還不支持對后方非機動車和行人的識別,在后方通過行人時,系統(tǒng)可能不會做出自動制動的反應,目前的考慮是針對汽車,因為汽車速度較快,駕駛者往往來不及反應,而行人和非機動車通常會比較慢,發(fā)生事故的風險要比后方穿過一輛行駛的汽車低。這套系統(tǒng)從理論上來說是具備對行人、非機動車探測并實施制動的能力的。

3

視野拓展、預警和交互技術

◆ “Area View 2”第二代全景攝像監(jiān)控系統(tǒng)

  全景攝像監(jiān)控系統(tǒng)也是當今汽車的主流輔助系統(tǒng)了,之前的途銳車型就搭載了全景攝像系統(tǒng),像大多數全景系統(tǒng)一樣,大眾的Area View全景攝像系統(tǒng)配備了四個攝像頭,分別安裝在前散熱格柵、外后視鏡和行李廂蓋上。這樣全景系統(tǒng)就能看到車輛周圍環(huán)境的視圖,并在中控面板上顯示,這套系統(tǒng)能夠根據影像合成出俯視角度的“鳥瞰圖”,便于駕駛者了解車輛周圍的情況。

汽車之家

汽車之家

汽車之家

汽車之家

汽車之家

  第二代全景攝像監(jiān)控系統(tǒng)采用了分辨率更高的攝像頭,攝像頭可視角度達190度,并提供了障礙物探測和新的3D鳥瞰視圖。當車輛掛上P擋/啟動電子駐車,或者前進車速超過15km/h時,系統(tǒng)將會自動關停。高分辨率的攝像頭在監(jiān)視畫面上提供了更多細節(jié),并且在弱光環(huán)境下的辨識效果更好。

◆ “Construction Zone Assistant”施工區(qū)域輔助系統(tǒng)

  這項功能是為了提高車輛通過施工區(qū)域時的安全性,應對施工時變窄的車道和道路上的臨時護欄、隔離設施以及各種施工車輛等等。大眾在車道保持輔助系統(tǒng)的基礎上增加了施工區(qū)域輔助功能。通過兩個攝像頭分別識別車輛的環(huán)境和車道標線。車輛能夠自動判斷是否行駛在施工區(qū)域內,并通過超聲波傳感器來測量與周圍車輛的距離,通過對車輛轉向的修正、自動制動等方式來減少在施工區(qū)域中行駛可能面臨的危險。

汽車之家

  針對施工區(qū)域行駛的情況,大眾還開發(fā)了新的照明輔助技術,這項被稱為“Optical Driver Assist”駕駛員光學輔助系統(tǒng)的技術在光線不足或黑暗的狀況下,可以把兩條光帶投射到車前,兩條光帶正好是前輪的寬度,能對車道的寬窄、車輛即將駛往的位置做出標示,駕駛員在施工區(qū)域中能夠更好地掌握自己車輛的行駛條件,對施工區(qū)域行駛和窄路的行駛起到輔助作用。

汽車之家

◆ Car2X車輛智能交互系統(tǒng)

  大眾基于汽車WLAN標準網絡推出了新的Car2X車輛智能交互系統(tǒng)。車輛交互包含兩種情況:車輛與車輛間的信息交換以及車輛與交通基礎設施之間的信息交換。這種通信受到ETSI組織ITS G5標準以及Car2Car車輛間通信聯盟的監(jiān)管,并獨立于原始設備制造商。它能在幾百米的范圍內支持汽車聯網,每秒可發(fā)生多次信息交換。

汽車之家

  需要注意的是,Car2X車輛智能交互系統(tǒng)和我們之前總提到的車載互聯技術(Telematics)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后者是基于電訊通信網絡的技術。而Car2X車輛智能交互系統(tǒng)更類似于我們在公司、家中以及公共場所使用的Wi-Fi技術。你可以把汽車以及基礎設施當做使用Wi-Fi的智能手機、iPad或是我們的筆記本電腦,他們彼此之間能夠互相傳輸數據。

汽車之家

  Car2X車輛智能交互系統(tǒng)重要的應用包括本地險情警報(如有關事故、車輛故障或應急車輛的警報信息),以及堵車路段警示和使用主動安全系統(tǒng)的警示。大眾特別介紹了基于Car2X通信的高速公路臨時施工區(qū)的警示功能,可以減少駕駛者和修路工人的風險。車輛檢測到的所有險情都會以信息的形式發(fā)送給其他可能受到影響的道路交通參與者,附近的其他車輛可以接受到這些信息并警示駕駛員。

汽車之家

汽車之家

  在實際體驗中,車輛在距離模擬施工區(qū)400米外就接收到了提示信息,儀表盤會持續(xù)提示距離施工區(qū)的距離,并在距離約150米左右發(fā)出聲音報警,工程人員正在研究最恰當的報警距離,過早報警會影響駕駛者的注意力,而過晚報警有可能造成駕駛者的慌亂。這套系統(tǒng)仍然在開發(fā)階段當中,不過由于它需要基礎設施也配備發(fā)射設備(德國的公路維修點都帶有這類裝置),對于中國而言,在公路維修點放置發(fā)射裝置的可能性很少,明顯派不上多少用場。

4

主動安全技術

● 主動安全技術—保護自己和他人生命

  這些技術的目的在于,盡可能去避免事故的發(fā)生,當事故已無法避免時,則盡可能在事故中發(fā)揮作用,減輕事故造成的傷害和損失。

◆ 城市緊急制動系統(tǒng)

安全理念:避免或減輕與行人碰撞發(fā)生的傷害

  在ACC技術的基礎上,大眾推出了城市緊急制動系統(tǒng),城市緊急制動系統(tǒng)不僅可以用來防止車與車之間的碰撞事故,還具備“PedestrianMonitoring”行人監(jiān)測功能。同時,這套系統(tǒng)擁有“FastBrake”快速制動技術,在制動反應速度和制動效果上比之前更加優(yōu)越。

大眾大眾(進口)高爾夫(進口)2013款 第七代

  該系統(tǒng)利用集成環(huán)境傳感器(單色攝像頭與雷達相結合,雷達探測范圍是前方200米)探測道路狀況并識別行人。具有行人監(jiān)測功能的城市緊急制動系統(tǒng)能根據行人的位置、行走速度和移動方向,評估潛在碰撞風險。

汽車之家

  在監(jiān)測到行人時,通過反射光束向駕駛員發(fā)出即將發(fā)生碰撞的視覺警示,如果危險進一步加劇,系統(tǒng)還會發(fā)出制動震動警示。如果駕駛員沒有對這些警示信號作出反應,也沒有踩下制動踏板,那么該系統(tǒng)就會自動施加緊急制動。

汽車之家

  之前,大多數自動制動系統(tǒng)都是依賴ESC系統(tǒng)的液壓泵建立的壓力來實施制動。為了進一步縮短制動距離,液壓制動系統(tǒng)必須在短時間內提供更高的壓力,大眾汽車開發(fā)的名為“Fast Brake”快速制動的技術能夠解決這一問題,這項技術的核心是一個叫做“eBKV”的模塊,工程師們在制動主缸的活塞桿上安裝了一套齒輪齒條機構,由電動機驅動,在需要緊急制動時,該模塊迅速推動活塞桿,實現類似人腳猛踩剎車的效果,比ESC的液壓泵反應速度更快且強度也更高,與采用傳統(tǒng)制動系統(tǒng)相比,當車輛以30km/h的車速開始緊急制動時,“Fast Brake”快速制動功能可以將制動距離縮短1.3米左右。

  該系統(tǒng)可以在兩車速度差不超過40km/h的范圍內避免發(fā)生碰撞,超過這一范圍時,也能有效降低撞擊速度。行人監(jiān)測功能會在車速65km/h以內的情況下保持運行。 

  我們關心的問題:這套系統(tǒng)能檢測到非機動車并作出反應嗎?(自行車、摩托車等)

  根據工程師的描述,這一系統(tǒng)對于非機動車也同樣適用,在城市中的狹窄道路和混合道路上行駛時能夠提升主動安全性。

◆ 能實現車輛半自動駕駛的“Emergency Assist”緊急輔助系統(tǒng)

  在現在的車道保持系統(tǒng)中,如果駕駛員不對車輛施加控制,車道保持系統(tǒng)會自動關停。而實際上,除了駕駛員疲勞或走神以外,車輛偏離車道還有可能出于駕駛員突發(fā)疾病等原因--這對于該車和道路上行駛的其他車輛都是極大的危險。

 汽車之家

  因此,工程師們開發(fā)了“Emergency Assist”緊急輔助系統(tǒng),在這個方案中,如果駕駛員不重新施加控制,車道保持系統(tǒng)就不會立即自動關停,在車道保持系統(tǒng)能夠識別車道的情況下首先在儀表盤發(fā)出視覺警報。如果駕駛員不做反應,系統(tǒng)會進一步發(fā)出視覺和聲音警告,并通過震動制動踏板來發(fā)出觸覺警報。之后,系統(tǒng)會通過勒緊安全帶、點剎車輛等方法來警示駕駛者,在此期間,ACC自適應巡航控制系統(tǒng)也會啟動,保持與前車的距離。如果駕駛者仍未做出反應操縱車輛,車輛會打開報警閃光燈并制動車輛直到完全停住。一直到駕駛者通過方向盤或者油門、剎車踏板操縱車輛時,“Emergency Assist”緊急輔助系統(tǒng)才會自動解除。

◆ “PreCrash”預碰撞安全系統(tǒng)及“PreCrash Rear”后方預碰撞安全系統(tǒng)

  “預碰撞”安全技術是在預測到碰撞即將發(fā)生時,提前采取保護措施將傷害盡量減輕的技術,在中高端的汽車產品上已經是非常主流的安全技術了。

大眾大眾(進口)高爾夫(進口)2013款 第七代

  “PreCrash”預碰撞安全系統(tǒng)與車輛的自適應巡航、車道保持等其它輔助系統(tǒng)配套使用,發(fā)生過于激烈的操作或者未對車輛的警告作出反應時(如猛踩制動踏板、車輛出現嚴重轉向不足或轉向過度、距離前車過近車輛報警等),預碰撞安全系統(tǒng)都會探測到存在發(fā)生事故的風險,這時,它會收緊前排安全帶來固定乘員,以此減少在可能發(fā)生的碰撞中成員所受的傷害。在車輛可能打滑失控之類的情況下,系統(tǒng)會進一步關閉天窗和側窗,只留一個縫隙,使車窗對氣簾/氣囊能夠起到足夠的支撐,以便發(fā)揮最佳的保護效果,同時也可以避免異物飛入車內對乘員造成傷害。

 汽車之家

  “PreCrash”預碰撞安全是對車輛前方的碰撞風險做出響應的技術,大眾工程師們還考慮到了車輛被追尾的情況,開發(fā)了“PreCrash Rear”后方預碰撞安全系統(tǒng)。這套系統(tǒng)通過盲區(qū)輔助系統(tǒng)里兩個向后的雷達偵測車輛后方50米范圍及車后盲區(qū)內的物體,當后車跟車距離過近或速度差過大時,系統(tǒng)判斷將有追尾危險,便會通過關閉車窗、收緊安全帶、調整座椅(靠背、頭枕)等方式來應對可能發(fā)生的碰撞,并通過開啟車輛的危險報警閃光燈等方式提示后車,以減少追尾帶來的損失和傷害。

小結:

  這些駕駛輔助和安全方面的技術大多基于多種傳感器功能的配合而來,在技術水平上雖然談不上顛覆或革新,但是在實用性上卻能讓車輛的日常使用變得更加安全和簡單,而且大眾把很多之前只專屬于高端車型的技術下放到了更低級別的車型上--這是現在很多廠商正在努力去實現的事情。在溝通中,我們和工程師聊到,MQB模塊化戰(zhàn)略節(jié)省下來的制造和開發(fā)成本,讓高爾夫這種級別和定位的產品有了足夠的成本空間去裝備這些駕駛輔助和主被動安全技術,我想,這應該也算是MQB平臺的一大重要意義了。(文/汽車之家 范鑫)

相關鏈接:

  決定生死的0.03秒 解析汽車碰撞的瞬間
  http://m.bjhplwc.com/tech/201207/359677.html

文章標簽: 新鮮技術解讀
文章導航
分頁瀏覽模式
收藏
+1
+1
推薦閱讀
發(fā)表我的評論
您認為文章寫的好么:
評價內容: 修改 本文共有 4 個網友評價,其中100.00%好評,0%差評。
評價理由:語句不通/文章閱讀困難
0/5000字 提 交 同步到:
  • 高爾夫(進口) 2015款 2.0TSI R 閱讀測試文章
    加速(0-100公里/小時) 剎車(100-0公里/小時) 油耗(100公里)
    4.96 38.43 --
    測試文章:不負信仰 測試進口大眾高爾夫R
    評測編輯-侯云峰:

    從各個方面來看,這代高爾夫R比上代進步明顯,它是一輛非常聰明的車,可以彌補車手在技術上的不足,是輛誰都能開快的車。但要是考慮日常駕駛我不喜歡它,底盤硬座椅硬、排氣還有惱人的共振,開一會就煩。

    評測編輯-張子儀:

    相比上一代,全新高爾夫R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不僅更快,而且變得有點樂趣了。繞樁時車尾靈活,過彎時能夠實現一定程度的側滑,轉向手感比奧迪S3更好。如果不是因為它比S3更貴,我想我會給它更高的分數。

    評測編輯-張可:

    相比尚酷R,高爾夫R是標準的悶騷型,說實話我并不是大眾粉,要我對比這兩款車的話我更喜歡高爾夫R,首先它開起來的感覺要比上代車型更順手,同時在四驅的幫助下使得它的極限更高,更讓我記憶深刻的是排氣和發(fā)動機聲音,無時無刻不再耳邊環(huán)繞,當車輛一熄火,我靠,世界原來這么安靜,我覺得這就是它的個性和存在。

  • 高爾夫(進口) 2015款 1.4TSI Sportsvan 閱讀測試文章
    加速(0-100公里/小時) 剎車(100-0公里/小時) 油耗(100公里)
    8.70 38.57 --
    測試文章:低調的小資 高爾夫Sportsvan性能測試
    評測編輯-張郁達:

    在國外,普通頂配高爾夫7賣18萬,這車賣20萬,有一定的競爭力。在國內,賣25萬性價比真的不高,畢竟需要空間的朋友都去買SUV或者中型車了,或者更現實的話我會買僅貴1萬元的奔馳B200。結論:是個不錯的車,價格太貴。

    評測編輯-于晗:

    很多細分車型在國內都成為了偏執(zhí)狂的選擇,原因就是售價太高。這輛Sportsvan只是輛將普通高爾夫加大了一點,看起來像MPV的車,賣得卻比途觀貴,追求個性的代價太慘重了。

    評測編輯-胡正暘:

    各方面綜合實力都還挺好,不過緊湊型車基礎上衍生出類似MPV的產品在國內還不大流行,另外進口身份讓它的定價較高,實際放到市場上去打仗,戰(zhàn)斗力是很弱的,存在的意義遠大于銷量。

  • 高爾夫(進口) 2013款 2.0TSI GTI敞篷版 閱讀測試文章
    加速(0-100公里/小時) 剎車(100-0公里/小時) 油耗(100公里)
    6.67 41.55 --
    測試文章:9.5秒換一種風情 測試高爾夫GTI敞篷版
    評測編輯-梁。

    一輛高爾夫GTI可以讓你熱血沸騰,一輛敞篷車可以讓你心曠神怡,那么把二者結合之后,你該如何選擇?那就要取決于你的生活態(tài)度了。時而激情、時而愜意,我想這就是敞篷高爾夫GTI的意義所在,至于它到底能跑多快?操控究竟如何?沒人會去刨根問底了吧。

    評測編輯-胡正暘:

    GTI還要敞篷版的干什么?何況長相如此平凡,看來我是一個沒有生活態(tài)度的人。所以限量66臺,多了賣不掉。

    評測編輯-羅浩:

    高爾夫GTI敞篷版確實很拉風,雖然也不是什么高貴車型,但就是跟其他普通GTI不一樣,而且是限量版,以后想買也買不到,喜歡追求與眾不同的消費者應該考慮一下。

  • 高爾夫(進口) 2011款 1.4TSI Cross Golf 閱讀測試文章
    加速(0-100公里/小時) 剎車(100-0公里/小時) 油耗(100公里)
    8.26 39.04 --
    測試文章:別致的小格調 測高爾夫旅行版和Cross
    評測編輯-梁。

    之前的高爾夫旅行版我因為外形問題扣了它的分數,現在看著這款高爾夫Cross倒是沒什么不適應的,感覺像個小途觀,但我實在找不到買這款車的理由。

    評測編輯-胡正暘:

    整車素質優(yōu)秀,輕松活潑的風格很適合年輕人。1.4升雙增壓發(fā)動機不多見,性能 上佳,但不知道會不會被國內油品拖累使用壽命。

    評測編輯-羅浩:

    高爾夫CROSS的跨界概念似乎在國內沒什么用武之地,它的外形沒有足夠的吸引力,售價甚至比途觀還高出不少,這就讓它成為了一款只具有象征意義的車型,其他方面很難體現實際的競爭力。

  • 高爾夫(進口) 2011款 1.4TSI 豪華旅行版 閱讀測試文章
    加速(0-100公里/小時) 剎車(100-0公里/小時) 油耗(100公里)
    8.29 39.35 --
    測試文章:別致的小格調 測高爾夫旅行版和Cross
    評測編輯-梁。

    增加的尾箱的確大大提高了實用性,這點我很認同,而且也符合現在旅行車在國內開始發(fā)展的狀態(tài),何況還用的是雙增壓1.4TSI發(fā)動機只不過把一個用來玩樂的高爾夫打造成旅行版的樣子實在有點無法接受,或許是高爾夫原來的樣子在我腦子里的印象過于深刻了吧。

    評測編輯-胡正暘:

    在國人心中,高爾夫是緊湊兩廂車的代表,旅行版一下子失去了“緊湊”的感覺 。我喜歡旅行車,也喜歡高爾夫,但這兩個東西放在一起,不容易接受。

    評測編輯-羅浩:

    旅行版配備的1.4TSI雙增壓發(fā)動機的響應和動力水平都比國產單增壓發(fā)動機表現要好,駕駛感受也略微厚重一些,是一款有格調的家用車,而較高的價格注定了它的非主流地位。

  • 高爾夫(進口) 2011款 2.0TSI R 閱讀測試文章
    加速(0-100公里/小時) 剎車(100-0公里/小時) 油耗(100公里)
    5.46 38.06 --
    測試文章:樂趣or性能?高爾夫R/尚酷R對比測試
    評測編輯-梁巍:

    有了高爾夫在廣大群眾中的口碑,有了眾人向往的大眾R系列,將這兩者結合在一起,就有了高爾夫R,一輛四驅小鋼炮,超高的性價比讓不少人向往。而我們一般都認為四驅車意味著操控好,但是超出了極限的四驅車也是極其可怕的。當然,它的舒適性也并不好,性能車的共同特點。

    評測編輯-胡正暘:

    有高爾夫的經典味道襯底,也有非常到位的操控樂趣,雖然“操控”這個詞已經很俗了,我還是要拿來形容一下它。1分扣在舒適性上,電磁懸掛沒得選裝是個小瑕疵。

    評測編輯-羅浩:

    高爾夫R展現的是明顯的改裝車,注重性能,不怎么考慮舒適性,它是為真正的大眾車迷準備的好東西,而且極具性價比,很適合年輕人。

  • 高爾夫(進口) 2006款 3.2 R32 閱讀測試文章
    加速(0-100公里/小時) 剎車(100-0公里/小時) 油耗(100公里)
    7.40 41.70 --
    測試文章:經典回顧:高爾夫系列歷史 測第四代R32
    評測編輯-韓路:

    一個停產了的經典小鋼炮車型,也就給6分了,比它更強大的下一代已經出現了。我們測試的這個IV代的R32車況實在是一般,也讓我們沒能全力體驗到經典的全部意義,有點可惜啦!不過,我相信在未來的日子里,能在國內買到的性能車型會越來越多的,到時候就不會再出現現在的尷尬情況了。

    評測編輯-王苦公:

    對于高爾夫R32來說,更多的是對它經典的追憶,此外給我留下更多印象的還是它的VR6發(fā)動機,它的聲音實在很迷人,放在高爾夫上,動力只能用狂暴來形容。不過除此之外,對這臺R32也就沒什么更多的感覺了,畢竟4代高爾夫也是司空見慣了,所以也就減少了新鮮感。

    評測編輯-孟慶嘉:

    遇到罕見的高爾夫R32后,一種低調中帶有爆發(fā)力的感覺一直吸引著我。由于車輛自身的原因,性能方面并沒有表現出過人的能力,確實比較遺憾,因此,我們更多的是欣賞而不是去考驗,論產品誘惑力我給9分,但對性能的滿意程度我只能給7分,最后還是平均一下吧,同時期待新一代產品的駕臨。

最新文章
加載中

高爾夫(進口)

指導價:暫無報價
級別:緊湊型車
詢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