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發(fā):法拉利Daytona SP3
在2022古德伍德速度節(jié)上,法拉利Daytona SP3車型首發(fā)亮相,新車作為ICONA系列的第三款作品,汲取了法拉利經典賽車330 P3/4的設計理念,基于Laferrari Aperta的底盤打造,采用碳纖維單體殼結構以及源自法拉利812 Competizione的V12自然吸氣發(fā)動機。據悉,新車將限量599臺,售價超過200萬歐元。
法拉利Daytona SP3的設計靈感源自20世紀60年代的賽車,不過通過線條的運用,其整體造型有著相當強的未來感。可以看到,新車采用了經典的環(huán)繞式擋風玻璃,使得座艙宛如一個雕塑般優(yōu)美的圓頂,結合曲線感十足的側翼,渾然一體的線條輪廓提升了新車整體感。
新車前包圍采用了極為犀利的空氣動力學造型,流暢的線條與更為凌厲的外觀造型相互交融,營造出自然的美學平衡感。此外,新車頭燈組上部配有可移動的面板,容易讓我們聯想到曾經那些超級跑車上比較常見的彈出的大燈設計。
來到車側,新車擁有低趴的車身姿態(tài),同時,流暢的車身線條可以讓車輛具備相當強的攻擊性。此外,新車前翼子板的造型與車身側翼的幾何造型相互呼應,兩者均采用充滿結構感的造型,并未完全迎合輪胎的圓形輪廓,與車輪之間形成了強有力的連接。
值得一提的是,新車使用了非常經典的蝶翼門設計,并于環(huán)繞式的前擋風玻璃形成很好的搭配。并且車門上還設置了“空氣箱”,將氣流引向安裝在車身兩側的散熱器。極具雕塑感的造型賦予車門凸出的肩部設計,并完美容納了進氣口,營造出與擋風玻璃垂直相連的視覺效果。此外,車門采用獨特的輪廓造型,其前延與前輪拱罩的后部重合,有助于改善前輪轂處的氣流控制。
車尾部分,新車的整體設計似乎要更加“低調”一些,大量橫向設計元素的加持讓車輛的視覺寬度得到了顯著提升。同時,造型狹長的貫穿式尾燈組可以起到比較不錯的點綴作用。此外,車尾的發(fā)動機艙蓋上的兩個通風口與后翼子板融為一體,令車身整個后部看上去更加寬大。中置兩出式排氣設計以及尺寸夸張的擴散器均能夠讓車輛的戰(zhàn)斗屬性得到進一步展現。
法拉利Daytona SP3的駕駛艙從330 P3/4、312 P以及350 Can-Am等躍馬歷史車型中獲取靈感,但融合了眾多現代化的設計與技術。例如全液晶儀表盤搭配三輻觸摸式多功能方向盤,使得車輛80%的操作都可以在雙手不離開方向盤的前提下操控。而中控臺中央還配備了觸摸式的空調控制系統,以及復古感十足的撥桿式金屬換擋機構。整體搭配呈現出現代GT跑車的舒適精致,同時延續(xù)了極簡主義設計語言。此外,新車配備了法拉利全新的人機交互界面(HMI),并采用全觸摸式的控制。
此外,新車座椅集成在底盤之上,實現符合人體工程學的環(huán)繞式座艙設計。得益于固定式座椅設計,座椅連接處呈現出渾然一體的結構美感,并與相鄰的裝飾區(qū)流暢銜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座艙的視覺空間。同時,駕駛者可通過一個可調節(jié)的踏板箱來調整駕駛姿勢。由于座艙的功能區(qū)域與乘坐區(qū)相互獨立,座椅的尺寸得以增加,一直延伸至底部。
另外,新車還配別了諸多先進的電子控制系統,例如車身穩(wěn)定控制系統(ESC)、高性能制動防抱死系統(ABS)/電子制動力分配系統(EBD)、F1-Trac、e-Diff 3.0電子差速器、車輛側滑角控制系統(SSC 6.1)等配置。
動力系統,新車將搭載65度夾角的6.5升自然吸氣V12發(fā)動機,該發(fā)動機源自于法拉利812 Competizione,但經過一系列優(yōu)化升級。升級后的發(fā)動機最大功率840馬力,最大扭矩697!っ,最高轉速9500轉,該發(fā)動機不“添加”任何電動化輔助,作為自吸時代的絕唱作品展現給車迷們。傳動系統方面,新車依舊匹配7速F1雙離合變速箱以及后輪驅動。新車百公里加速僅需2.85秒,0-200公里/時加速僅需7.4秒。
● 首發(fā):法拉利296GTS
在剛剛開幕的2022古德伍德速度節(jié)上,法拉利帶來了296 GTS車型的實車,新車已經公布在中國的售價為348.80萬元。
法拉利296 GTS是該品牌全新中置超跑系列中的新車型,車身依舊延續(xù)了自458車型以來的設計樣式,流暢而扁平的設計依舊十分優(yōu)雅。新車的車身架構采用“空氣動力學橋型設計”標志性元素。整車呈現出極其緊湊的座艙設計與車翼和側翼完美融合的視覺效果。對比鮮明的延伸部位,既凸顯了發(fā)動機罩設計,又與新油箱加油口和充電口蓋造型融合。
區(qū)別來自于車身側面,法拉利296 GTS依舊保留了機械折疊式硬頂的設計,收起后的車頂會在兩個座位后方形成整流罩的樣式,這也與此前的車型一致。新車可在45km/h一下開合敞篷,時間僅需14秒。車尾部分,新車依舊配備了透明的后窗玻璃,可以直觀地看到整個V6發(fā)動機的樣貌。
法拉利296 GTS的內飾布局從法拉利SF90 Stradale中汲取靈感,它配備了全液晶儀表,也采用了大量的碳纖維與皮質材料,進一步增強運動感與豪華感。中央通道上包含了靈感源自于經典車型并采用了現代化風格設計的換擋機構以及專門存放車鑰匙的隔層。中央通道也經過重新設計,采用了封閉的置物空間而非296 GTB所采用的開放式造型。
動力方面,新車繼續(xù)搭載全新的120度缸體夾角2.9T雙渦輪增壓V6發(fā)動機,并搭配一臺位于后軸的電機形成插電式混動系統,系統綜合功率達到830馬力,最大扭矩740!っ;傳動系統方面,新車將配備經過優(yōu)化的8速雙離合變速箱。內燃機和電動機兩個動力單元通過嶄新的TMA執(zhí)行器進行溝通,可同時進行或僅通過電機進行輸出,搭配7.45kWh的電池組,在純電動模式下可行駛25公里,最高時速135km/h。
● 首發(fā):Fisker Ocean
在2022古德伍德速度節(jié)上,Fisker Ocean迎來了歐洲首發(fā),新車采用個性化外觀設計語言進行打造,整體有著十分時尚的視覺感受。此前,新車在洛杉磯車展上首發(fā)亮相,本次也是它首次在歐羅巴大陸上揭開神秘面紗。
前臉部分,新車有著非常豐富的設計元素,造型別致的頭燈組有著比較高的辨識度。同時,新車采用了類似燃油車的“大嘴”式設計,增強車輛的氣場,同時,大量黑色設計元素的加持可以讓它看上去更具跨界屬性。
車側部分,新車同樣采用了別出心裁的設計,首先,黑色懸浮式車頂設計起到了比較不錯的點綴作用。同時,黑色輪圈與輪拱處的黑色護板能夠讓這臺SUV車型看上去頗具野性。此外,新車側面有著立體感較強的線條設計,賦予車輛一定的科幻色彩。同時,新車在車頂上加入了太陽能電池板,可以直接為該車的驅動電池供電,以小幅提高續(xù)航里程。
車尾部分,新車采用了與車頭風格類似的設計,造型狹長的尾燈組讓它具備非常高的辨識度。同時,新車后包圍處采用了十分復雜的設計,能夠提高車輛的視覺重心,類似擴散器的裝置也可以營造出一定的運動氛圍。
動力方面,Ocean將會搭載來自寧德時代提供的電池組,高容量電池組為三元鋰電池,低容量電池組為磷酸鐵鋰電池。值得一提的是,兩款動力電池均有著相當精密的設計,可支持超過250千瓦的高功率充電功能。此前,官方表示其續(xù)航里程可達300英里(約483公里)。
● 首發(fā):雷克薩斯BEV Sport概念車
2022古德伍德速度節(jié)上,雷克薩斯官方為廣大消費者帶來了BEV Sport概念車,目前官方并未透露這款車具體量產時間。
作為電氣化架構下的產物,新車采用了一套全新的設計語言,取消了當下標志性的紡錘式進氣格柵,有著非常濃郁的電動車風格。從側面來看,新車擁有長車頭和短座艙的設計,滿滿的GT味道。車側部分的線條設計十分犀利,我們可以感受到它強勁的運動屬性。
相比之下,新車溜背式的尾部造型要更加夸張,尾燈組則令人印象深刻,不過未來量產版的內部燈組預計不會采用這樣富有藝術感的設計。雖然官方沒有公布新車的具體動力數據,但提到新車將會擁有低于2秒的0-96km/h(0-60mph)加速時間,而由于搭載固態(tài)電池,續(xù)航里程會達到700km左右。
● 首發(fā):邁凱倫P1 Spider by Lanzante
在6月23日開幕的古德伍德速度節(jié)上,英國升級廠商Lanzante帶來了一臺敞篷版邁凱倫P1,新車將被命名為邁凱倫P1 Spider,限量5臺。
如果你以為敞篷僅僅是簡單的去掉車頂就大錯特錯了,因為邁凱倫P1采用的是單體式車身結構,車頂和車身是一個整體,因此官方一直沒有搭載敞篷版車型的計劃。Lanzante實現了敞篷夢之后,首先要解決車型進氣口的重新設計,新的進氣口位于駕駛艙后方,同時優(yōu)化了A柱造型使其可以引導空氣進入到新的進氣口中。
Lanzante將會為新車配備可拆卸式車頂,保證車主在下雨天時也可以開著它通勤。此外,新車還針對發(fā)動機蓋、前翼子板和車門處也有細微升級,使其空氣動力學得到進一步優(yōu)化。底盤方面也進行了加強,使其剛性得到提升。
動力方面,新車將依舊搭載3.8升V8雙渦輪增壓發(fā)動機與電機組成的混合動力系統,其中發(fā)動機最大功率輸出737馬力,峰值扭矩720N·m,電機可以輸出179馬力,瞬時扭矩輸出達260N·m。系統總功率為916馬力,總扭矩可達900N·m,傳動系統匹配7速雙離合變速箱。
全文總結:
與國內車展有所不同,一年一度的古德伍德速度節(jié)多以性能車、豪華車為主,而隨著全球車企電氣化轉型加快,以往引擎轟鳴的爬山賽上,越來越多的電動車出現在賽道之上,甚至古德伍德官方還為電動車設立了專屬展示區(qū),在這里電氣與燃油在獨特的汽車文化氛圍當中融合,帶給我們強烈的視聽感受。(文/汽車之家 杜安迪 耿源)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