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馳GLB(參數|詢價)市場展望
跨界風格的GLA常年與Q3/X1錯位競爭,姍姍來遲的GLB才是“正規(guī)軍”
『MFA橫置前驅平臺大家族的前7位成員(排名不分先后)』
GLB是奔馳橫置前驅平臺(MFA)緊湊型家族的第8款車型,前面7款包括了A級、A級三廂版、A級三廂長軸距版、B級、CLA級、CLA級Shooting Brake獵裝版,以及5座緊湊型SUV奔馳GLA。在GLB推出前,奔馳GLA是奔馳緊湊型家族中唯一的SUV車型。
『2015款北京奔馳GLA』
回顧2013年9月,奔馳GLA正式亮相,隨后在2015年4月國產上市。奔馳GLA主打的是跨界風格,并不像寶馬X1、奧迪Q3那樣強調空間和均衡的實用性,但4年來的市場反饋告訴我們,喜愛奔馳GLA這種風格車型的消費者還是大有人在的——2018年全年,奔馳GLA在華售出6.10萬輛(月均約5083輛)。雖然數量上不敵寶馬X1的9.25萬輛和奧迪Q3的7.37萬輛,但在不太擅長空間表現的情況下做到這樣的成績,對于一款豪華品牌入門車型來說也是很值得肯定的了。
『即將國產寶馬X2才是GLA的直接競品(配圖為進口版)』
雖然交出了一份能夠令人滿意的答卷,但我們還是不得不感嘆一句:GLA來早了、GLB來晚了。因為作為一款偏跨界轎跑風格的緊湊型SUV,奔馳GLA的直接競品應該是即將于年內國產的寶馬X2,以及將于7月份首發(fā)的奧迪Q3 Sportback。所以,一直與綜合實力不對等的奧迪Q3和寶馬X1競爭也不是個辦法,于是GLB姍姍來遲了。
7座布局+2829mm同級最長軸距,細分市場中獨一無二的存在
對于GLB,我們依然將其與寶馬X1和奧迪Q3這兩款豪華緊湊型SUV代表相對比。參考汽車之家產品庫參數配置表,我們得到下表:
奔馳GLB與競品參數對比(單位:mm) | ||||
車型 | 奔馳GLA | 奔馳GLB | 寶馬X1 | 奧迪Q3 |
長度 | 4449 | 4634 | 4565 | 4481/4495 |
寬度 | 1804 | 1834 | 1821 | 1848 |
高度 | 1535 | 1658 | 1624 | 1584/1616 |
軸距 | 2699 | 2829 | 2780 | 2680 |
座位數 | 5座 | 5座/7座 | 5座 | 5座 |
雖然姍姍來遲,但此時奔馳已經知己知彼,有時間、有條件把GLB做得很大。它不僅比GLA大了一圈,比起國產加長軸距的寶馬X1和剛剛換代的奧迪Q3,GLB在三維尺寸上都要更大,軸距優(yōu)勢則更加明顯。另外,7座布局也是同級別中絕無僅有的。與之類似的7座緊湊型SUV還有東風日產奇駿、廣汽三菱歐藍德,不過二者都來自主流海外品牌而非豪華品牌。但即便相比歐藍德和奇駿,GLB的軸距也有著非常明顯的優(yōu)勢,而更長的軸距有利于車內空間的布置。對于GLB,前兩排座椅我想我們基本不用擔心,那么它的第三排空間究竟如何呢?
7座空間并非雞肋,官方表示1.68m以下人士可舒適乘坐
『此配圖在前文出現過,此處為便于理解再配一遍,請您見諒』
目前我們還沒機會體驗到GLB的實車,但從方方面面來看,奔馳GLB著重針對7座版本的第三排空間及舒適性進行了預先準備。首先,方正的尾部車廂造型保證了頭部空間的寬敞,避免讓第三排乘客感到過分壓抑;其次,據奔馳官方表述稱,第三排空間可以很好地保證身高不高于168cm的兩名乘客舒適地乘坐;另外,為保證便利性、舒適性與安全性,奔馳GLB的第三排還提供了伸縮頭枕、預緊式安全帶、側氣囊、ISOFIX/TOP-Tether兒童座椅錨點、雙杯架、雙儲物格、雙USB接口,以及50:50分體折疊功能,將功能性進行了最大化。當然,最終該車的實際表現目前我們還無法下定論,一切結論要等真正摸到實車后才能得出。
硬朗風格收獲更多消費者關注
『2015款GLK級與GLB』
奔馳GLC上市后這幾年中,其實有不少消費者都表示非常懷念其上代產品奔馳GLK級。GLK級敦實硬氣、棱角分明的外部造型,對男女老少都有著較強的吸引力,個性感也很強。于是,奔馳將GLB造型設計風格向GLK進行了靠攏。當然,受到奔馳品牌整體設計風格統(tǒng)一的要求限制,GLK級更硬派的輪眉和腰線沒能被GLB完全還原,還是有些“肉感”。但,已經很不錯啦!另外在GLB早期的路試諜照文章下方,也有許多網友在評論中表達了對這種硬派設計風格的肯定和喜愛。
AMG高性能型號滿足小眾化需求
『AMG GLB 45路試諜照』
此前我們已經多次曝光過AMG GLB 35/45車型的諜照與信息。35/45車型作為奔馳MFA橫置前驅平臺車型的高性能成員,最大功率分別為306馬力和387馬力,45 S車型更是有望達到421馬力。這樣的動力水準在A級上可以造就A 35和A 45這樣的高性能小鋼炮,那么在GLB身上,那就是……(用什么描述您自己想)。屆時,AMG GLB車系也將進一步豐富消費者的選擇,成為同級別中絕無僅有的豪華高性能7座緊湊型SUV。不知道奧迪和寶馬要用什么車型來迎戰(zhàn)呢?還是說他們甘愿放棄這樣的小眾化對抗?
鐵定國產,定價/定位引發(fā)迷思
奔馳GLB相關車型 價位參考 | |
車型 | 售價(萬元) |
北京奔馳GLA | 26.48-38.58 |
北京奔馳GLB | 2?.??-4?.?? |
北京奔馳GLC | 39.08-57.90 |
廣汽豐田漢蘭達 | 23.98-32.58 |
廣汽菲克Jeep大指揮官 | 27.98-40.98 |
『這個價位的7座SUV,或許漢蘭達/途昂才是更理智的選擇』
根據官方新聞稿內容,奔馳GLB將于墨西哥阿瓜斯卡連特斯和北京奔馳兩處工廠生產,毫無疑問我們未來買到的奔馳GLB將是國產車型。參考國產GLA(26.48-38.58萬元)和國產GLC(39.08-57.90萬元)的定價來看,編輯預計,國產GLB的1.3T入門車型起售價格可能在27-28萬元,而2.0T高配車型或將在40-45萬元區(qū)間。那么問題來了,同樣是7座SUV,你會選尺寸更大的豐田漢蘭達(23.98-32.58萬元)、Jeep大指揮官(27.98-40.98萬元),還是逼格更高的奔馳GLB呢?
● 總結
『寶馬X1需要做好準備!』
編輯對于奔馳GLB的前景還是十分看好的。在豪華緊湊型SUV市場,GLA已經證明了奔馳的品牌力和細分市場的市場容量。接下來奔馳要做的,除了對抗國產寶馬X2上市帶給GLA的沖擊外,就是坐看GLB侵吞寶馬X1及奧迪Q3這些5座豪華緊湊型SUV市場份額的好戲了。
在7座SUV領域,GLB的第三排空間目前看還是比較值得期待的,但真實的空間表現還是要等到我們拿到實車后進行實際體驗才能得知,另外第三排對于后備廂空間的侵占也是不可忽略的。對于我們消費者來說,手握30-40萬元去選購一臺7座SUV,真的要放棄豐田漢蘭達、Jeep大指揮官、大眾途昂這些實用性更有保證的中型SUV甚至中大型SUV、而去選擇一款尺寸更小但貴為豪華品牌的奔馳GLB嗎?或許這個問題才是消費者更應該踏實下來仔細考慮的。
因此在編輯看來,未來奔馳GLB的主銷車型應該還是5座版本,因為它會與寶馬X1、奧迪Q3直面競爭,并用更大的尺寸、四缸發(fā)動機、更精致和高級的內飾等優(yōu)勢來戰(zhàn)勝競品;不過,7座版車型在面對物美價廉的主流海外品牌中型SUV、中大型SUV時,或許競爭力和吸引力還是會有所欠缺。不知道您對奔馳GLB有怎樣的看法呢?請在評論中告訴我們!(文/汽車之家 刁昊)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