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原創(chuàng)試駕] UKL平臺下的前驅1系(參數(shù)|詢價),似乎自誕生以來就不被看好,但是馬路上依然很高的曝光度,似乎在告訴那些以驅動形式談論運動性能的人,依靠品牌光環(huán)配合出色的優(yōu)惠幅度,它還是征服了不少人。時至今日,2021款車型已經來到我們面前,新車依然有不少變化,增加了M運動曜夜的外觀套件,內部的運動座椅以及更多配置功能,可以說誠意還是比較到位的,而它的表現(xiàn)如何?接下來我們一睹為快。
動力系統(tǒng)
125i車型依然搭載,代號B48的2.0L渦輪增壓發(fā)動機,最大功率:192馬力(141千瓦)/5000-6000rpm,最大扭矩:280!っ/1350-4600rpm。傳動部分,匹配的是7速雙離合變速箱。官方給出的0-100km/h加速時間為7.5秒。
駕駛感受
往返測試場地,差不多有150公里的樣子,我也能體驗一下它在日常道路行駛的感受。其實這套動力總成我們已經很熟悉了,一貫出色的動力銜接能力,高效的傳動效率,依然能夠提供高水準的行駛質感。發(fā)動機在日常工作狀態(tài)下,動力輸出強調的是平順有力,即使全力加速也不會給你過度暴躁的感覺,較為線性的動力輸出方式,足夠惹人喜愛。
發(fā)動機更為注重中前段動力響應,出色的低扭表現(xiàn),使其更適合走走停停的路況,充沛的動力響應速度讓駕駛員的操控更為從容,在車流里穿梭也是游刃有余,凌厲的加速表現(xiàn)還真不好惹。在我們更多使用的低轉速區(qū)域,只要駕駛員稍微加重油門,它就能給你直接的動力反饋。
7速雙離合變速箱,與之前的8AT相比,兩者都非常出色。7速雙離合變速箱,在加速過程中的持續(xù)性更好,不會有連續(xù)換擋的沖擊感,在行進中加重油門超車時,變速箱的降擋反應依然很積極。運動模式下,變速箱也會持續(xù)保持在高擋位狀態(tài),此時油門的響應速度也會更靈敏,能夠給你最為直接反饋。
雖然是雙離合變速箱,但是平順的感覺完全類似AT變速箱。走走停停下的頓挫感,控制的很出色,換擋時也沒有明顯的沖擊感,一切都是波瀾不驚的樣子。S擋模式下表現(xiàn)比較出色,升降擋都比較積極,即使在賽道上也能給你出眾的行駛質感。但是切換手動模式之后,在降擋反應環(huán)節(jié)上還是有些脫節(jié),由于沒有配備換擋撥片,我們只能通過擋把進行操作,降擋節(jié)奏不順,會較為明顯的影響入彎節(jié)奏,在純粹感方面還是略遜一籌。
轉向手感,普通模式下的順滑感受令人感覺很熟悉,其實在這方面,寶馬并不會刻意針對轉向的反應速度或者手感上做文章。初段反應很多人覺得也沒有那么銳利,現(xiàn)在的新車在轉向手感上也越來越輕。但是均衡的感覺還是那么令人著迷,在行進間的轉向手感足夠順滑,與車頭的溝通感,能夠很好的傳遞給駕駛員。
其實針對日常使用而言,還是這種細膩的調校方式更惹人喜愛,我的BRZ其實過度靈敏的手感有些令人頭疼,因為你要時刻緊握方向盤,否則車頭就會被車轍帶走,再配合沉重的手感完全不適合日常使用。而在激烈駕駛的時候,其實更能夠凸顯轉向手感的重要性,除了我們常說的車頭反饋信息,前橋入彎感受以及反應速度,在失控救車時,一個高水準的轉向系統(tǒng),也能給你更多掌控感。
底盤部分,開車出門遇到的第一個減速帶,就讓我感到很意外,硬邦邦的感覺真是有些過分了?v向的支撐性十分出色,以至于讓舒適性都有些大打折扣了,尤其是面對減速帶這些較大起伏時,底盤的處理顯得有些生硬。當然優(yōu)勢也很明顯,高速巡航狀態(tài)下的底盤穩(wěn)定性非常出色,在面對一般起伏時,懸架的回彈表現(xiàn)非常迅速,能夠給人非常貼地的行駛感受,絕對不會出現(xiàn)多余的彈跳。
在我們到達測試場地后,也在賽道里進行了一番體驗。先說底盤表現(xiàn),懸架在面對極限壓縮的情況下,橫向支撐性顯得有些不足,較為明顯的側傾與前面提到的硬朗感覺,形成鮮明對比,對于日常使用而言它的表現(xiàn)絕對是合格了,激烈駕駛的話還是有些力不從心。此外,車頭的入彎感受非常出色,出眾的循跡能力讓前橋能夠按照駕駛員意圖行進,只要在合理的駕駛范圍內,幾乎沒有轉向不足出現(xiàn)。而車尾的跟隨性也是盡善盡美,雖然在入彎時不會像一些掀背鋼炮那樣滑動起來,但是整體動作并不拖沓。
動力系統(tǒng)在激烈駕駛的情況下也表現(xiàn)的比較穩(wěn)定,等長半軸讓車頭在出彎加速時,盡量減少扭矩轉向的問題,實際體驗下來也是較為出色,能夠最大程度發(fā)揮輪胎抓地力,整體駕駛節(jié)奏很快,而且是容易上手的那種快。前面提到的變速箱降擋問題,在賽道體驗上顯得更為明顯,沒有撥片,完全靠擋把來操作,重剎之后進行降擋操作,變速箱反應不很是積極。
加速測試
加速測試,變速箱允許將起步轉速控制在1800rpm左右,起步打滑比較嚴重,隨著輪胎溫度的上升,打滑情況也會有所緩解,中后段的動力輸出也是比較充足,最終三擋破百,得到了0-100km/h加速測試6.96秒的成績。
剎車測試
制動力的釋放比較均勻,但是腳感還是偏硬了一些,連續(xù)測試也沒有出現(xiàn)熱衰減的情況。此外,輪胎的升溫速度比較慢,但是整體成績都比較穩(wěn)定,最終得到了100-0km/h剎車測試38.35米的成績。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