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第一se情网站,se色综合视频,国产欧美在线视频免费,深夜福利免费视频,美女视频高清在线观看网站,杨幂被强吻视频,电影美女视频

當前位置:首頁 試駕評測 對比測試 正文

一代真比一代強?高爾夫8對比高爾夫7

收藏 閱讀全文 (0條) 舉報/糾錯

內飾:和過去說拜拜

大眾(進口) 高爾夫(進口) 2020款 eTSI

  新一代高爾夫(參數(shù)|詢價)8以“數(shù)字化的高爾夫”登場,縱然外觀上還是那套熟悉的高爾夫味道,車內卻是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如同更換品牌車標那樣的決心,大眾也讓高爾夫8的車廂和“套娃設計”徹底說再見,十分喜人。

  兩代高爾夫放在一起,高爾夫7還是沿用了那種最頂端是空調出風口,中間是多媒體系統(tǒng),下方空調控制面板的經典設計,三十多年不變。好處就是極容易上手,有利行駛中盲操作,標準化的面板也提供更換車機的可能性,但就是老氣外加占空間,也大大限制了設計師的發(fā)揮。坐進高爾夫8仿佛進入了另一個世代,獨立的數(shù)字雙屏外加全觸控操作,貫通式的出風帶裝飾設計(但出風口還是單個獨立的),這才是煥然一新。

大眾(進口) 高爾夫(進口) 2020款 eTSI

  高爾夫8的多功能方向盤進化到了最新的樣式,環(huán)身比起上一代粗壯一些,握感更加飽滿。且全系都標配方向盤控制按鍵,高爾夫7上光禿禿沒有按鍵的乞丐方向盤不會再出現(xiàn)。高爾夫7在開啟車道保持后,方向系統(tǒng)會持續(xù)檢測方向盤扭矩輸入來判斷駕駛員的手是否在方向盤上,這也使得可以用“塞礦泉水大法”或“掛香蕉法”騙過扭矩檢測成為可能。在高爾夫8上檢測方式變成了更準確的電容式,方向盤的左右約1/4圈都埋有感應層,只要輕輕扶著這個區(qū)域車子就會知道雙手沒有離開方向盤,比起之前的扭矩檢測式更好用。

大眾(進口) 高爾夫(進口) 2020款 eTSI

  在高爾夫7上全液晶儀表盤都是以選配件的方式出現(xiàn)的,而在高爾夫8上大眾慷慨地把它變成了標配,尺寸比起之前卻小了一些,而且那種大字體且明快的虛擬指針界面也不復存在。液晶儀表可以在五種色彩主題之間切換,也支持全屏導航模式,還多了個全屏駕駛輔助模式,可以像特斯拉一樣觀察傳感器識別周圍車輛。但有兩個地方是我不太喜歡的,一是燃油表被弱化成一個小細條和續(xù)航里程,不能直觀知道還剩多少油,另一個就是行駛途中找不到總里程顯示,必須滅車后才會有統(tǒng)計信息。盡管眼花繚亂的功能再多,儀表盤還是應該保留這些更直觀的信息顯示。

大眾(進口) 高爾夫(進口) 2020款 eTSI

大眾(進口) 高爾夫(進口) 2020款 eTSI

  既然高爾夫8被稱為數(shù)字化的高爾夫,那多媒體系統(tǒng)應該就很有看頭了。全系的車機系統(tǒng)從上一代的MIB 2進化到MIB 3,操作界面也和電動車兄弟ID.3保持了一致。這套全新的車機系統(tǒng)無論在界面還是流暢度上都足以媲美蘋果的iOS,不僅甩開高爾夫7上的MIB 2,在觸摸屏式的車載系統(tǒng)中它都算是可圈可點的一個。兩車都支持Android Auto,Apple CarPlay以及以及MirrorLink連接手機,高爾夫8還能支持無線Apple CarPlay,只需首次連接設置一次,每次上車都能自動開啟,這是高爾夫7身上所沒有的。

大眾(進口) 高爾夫(進口) 2020款 eTSI

  把絕大部分功能集中到二級菜單里的確可以讓車廂看起來更整潔,但我個人更偏向于高爾夫7上的實體操作面板。以空調為例,測試的那幾天天氣非常熱,需要經常調節(jié)空調。高爾夫7那套已經沿用多年的三旋鈕雙溫區(qū)空調,不用低頭看就知道要操作哪個按鍵。而開著高爾夫8,要先通過空調菜單鍵呼出空調界面,然后用視線搜索一番才能劃拉著屏幕完成設定,最后我干脆讓空調在全自動模式下運行。全觸控的設定讓高爾夫8的上手難度增加,這對于上了年紀的用戶來說就更加不容易了。

大眾(進口) 高爾夫(進口) 2020款 eTSI

大眾(進口) 高爾夫(進口) 2020款 eTSI

  高爾夫8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變化,那就是在自動擋車型上擋桿的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線傳換擋的小撥桿。這次我們找來的高爾夫7是一輛手動擋,雖然沒法直觀對比兩種自動擋換擋機構的樣式,但和上代車型對比,高爾夫8這種新設計的優(yōu)點還是顯而易見的:原本分散各處的功能按鍵被集中到了一起,單個的儲物空間可以做得更寬大,視覺上也要清爽不少。

大眾(進口) 高爾夫(進口) 2020款 eTSI

  高爾夫7上標配的音響系統(tǒng)有8個揚聲器,分別是A柱和后門上的高音單元,以及前后門版下方的中低音單元。而在高爾夫8身上,標配揚聲器數(shù)目雖然下降到了7個,但中央揚聲器的加入讓前排的音樂聽感提升了一個層次。在選配的頂級音響上,系統(tǒng)的供應商由上一代的丹拿變成了哈曼卡頓,能提供12個通道以及480W的系統(tǒng)功率。

大眾(進口) 高爾夫(進口) 2020款 eTSI

  德國人常說:Ein Golf ist ein Golf und bleibt ein Golf,意思是一輛高爾夫就是一輛高爾夫,它不會有什么出奇之處。不論高爾夫8在設計和數(shù)字化上多有突破性,在車廂的物料搭配上還是和上一代保持了高度一致,可以概括為“上軟下硬”。無論是中控臺還是門版內襯,常觸摸到的地方都有軟質包裹,其余地方都是硬塑料。高爾夫8門板上的肘托比上一代更短小,長途駕駛的時候手臂會一直壓到硬質的車門拉手,這一點不太讓我喜歡。

大眾(進口) 高爾夫(進口) 2020款 eTSI

大眾(進口) 高爾夫(進口) 2020款 eTSI

  為了控制成本,大眾是不會給高爾夫堆砌更高級別的物料的。而且車里還少了一些很實用的配置,例如是一些可開合的儲物盒,實在是有些可惜?梢愿杏X到,曾經那個不計成本地造車的大眾已經不復存在了,成本控制的痕跡一代比一代車型強。

文章導航
展開全部目錄收起全部目錄
收藏
+1
+1
推薦閱讀
發(fā)表我的評論
您認為文章寫的好么:
評價內容: 修改 本文共有 4 個網友評價,其中100.00%好評,0%差評。
評價理由:語句不通/文章閱讀困難
0/5000字 提 交 同步到:
  • 高爾夫(進口) 2015款 2.0TSI R 閱讀測試文章
    加速(0-100公里/小時) 剎車(100-0公里/小時) 油耗(100公里)
    4.96 38.43 --
    測試文章:不負信仰 測試進口大眾高爾夫R
    評測編輯-侯云峰:

    從各個方面來看,這代高爾夫R比上代進步明顯,它是一輛非常聰明的車,可以彌補車手在技術上的不足,是輛誰都能開快的車。但要是考慮日常駕駛我不喜歡它,底盤硬座椅硬、排氣還有惱人的共振,開一會就煩。

    評測編輯-張子儀:

    相比上一代,全新高爾夫R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不僅更快,而且變得有點樂趣了。繞樁時車尾靈活,過彎時能夠實現(xiàn)一定程度的側滑,轉向手感比奧迪S3更好。如果不是因為它比S3更貴,我想我會給它更高的分數(shù)。

    評測編輯-張可:

    相比尚酷R,高爾夫R是標準的悶騷型,說實話我并不是大眾粉,要我對比這兩款車的話我更喜歡高爾夫R,首先它開起來的感覺要比上代車型更順手,同時在四驅的幫助下使得它的極限更高,更讓我記憶深刻的是排氣和發(fā)動機聲音,無時無刻不再耳邊環(huán)繞,當車輛一熄火,我靠,世界原來這么安靜,我覺得這就是它的個性和存在。

  • 高爾夫(進口) 2015款 1.4TSI Sportsvan 閱讀測試文章
    加速(0-100公里/小時) 剎車(100-0公里/小時) 油耗(100公里)
    8.70 38.57 --
    測試文章:低調的小資 高爾夫Sportsvan性能測試
    評測編輯-張郁達:

    在國外,普通頂配高爾夫7賣18萬,這車賣20萬,有一定的競爭力。在國內,賣25萬性價比真的不高,畢竟需要空間的朋友都去買SUV或者中型車了,或者更現(xiàn)實的話我會買僅貴1萬元的奔馳B200。結論:是個不錯的車,價格太貴。

    評測編輯-于晗:

    很多細分車型在國內都成為了偏執(zhí)狂的選擇,原因就是售價太高。這輛Sportsvan只是輛將普通高爾夫加大了一點,看起來像MPV的車,賣得卻比途觀貴,追求個性的代價太慘重了。

    評測編輯-胡正暘:

    各方面綜合實力都還挺好,不過緊湊型車基礎上衍生出類似MPV的產品在國內還不大流行,另外進口身份讓它的定價較高,實際放到市場上去打仗,戰(zhàn)斗力是很弱的,存在的意義遠大于銷量。

  • 高爾夫(進口) 2013款 2.0TSI GTI敞篷版 閱讀測試文章
    加速(0-100公里/小時) 剎車(100-0公里/小時) 油耗(100公里)
    6.67 41.55 --
    測試文章:9.5秒換一種風情 測試高爾夫GTI敞篷版
    評測編輯-梁巍:

    一輛高爾夫GTI可以讓你熱血沸騰,一輛敞篷車可以讓你心曠神怡,那么把二者結合之后,你該如何選擇?那就要取決于你的生活態(tài)度了。時而激情、時而愜意,我想這就是敞篷高爾夫GTI的意義所在,至于它到底能跑多快?操控究竟如何?沒人會去刨根問底了吧。

    評測編輯-胡正暘:

    GTI還要敞篷版的干什么?何況長相如此平凡,看來我是一個沒有生活態(tài)度的人。所以限量66臺,多了賣不掉。

    評測編輯-羅浩:

    高爾夫GTI敞篷版確實很拉風,雖然也不是什么高貴車型,但就是跟其他普通GTI不一樣,而且是限量版,以后想買也買不到,喜歡追求與眾不同的消費者應該考慮一下。

  • 高爾夫(進口) 2011款 1.4TSI Cross Golf 閱讀測試文章
    加速(0-100公里/小時) 剎車(100-0公里/小時) 油耗(100公里)
    8.26 39.04 --
    測試文章:別致的小格調 測高爾夫旅行版和Cross
    評測編輯-梁。

    之前的高爾夫旅行版我因為外形問題扣了它的分數(shù),現(xiàn)在看著這款高爾夫Cross倒是沒什么不適應的,感覺像個小途觀,但我實在找不到買這款車的理由。

    評測編輯-胡正暘:

    整車素質優(yōu)秀,輕松活潑的風格很適合年輕人。1.4升雙增壓發(fā)動機不多見,性能 上佳,但不知道會不會被國內油品拖累使用壽命。

    評測編輯-羅浩:

    高爾夫CROSS的跨界概念似乎在國內沒什么用武之地,它的外形沒有足夠的吸引力,售價甚至比途觀還高出不少,這就讓它成為了一款只具有象征意義的車型,其他方面很難體現(xiàn)實際的競爭力。

  • 高爾夫(進口) 2011款 1.4TSI 豪華旅行版 閱讀測試文章
    加速(0-100公里/小時) 剎車(100-0公里/小時) 油耗(100公里)
    8.29 39.35 --
    測試文章:別致的小格調 測高爾夫旅行版和Cross
    評測編輯-梁。

    增加的尾箱的確大大提高了實用性,這點我很認同,而且也符合現(xiàn)在旅行車在國內開始發(fā)展的狀態(tài),何況還用的是雙增壓1.4TSI發(fā)動機只不過把一個用來玩樂的高爾夫打造成旅行版的樣子實在有點無法接受,或許是高爾夫原來的樣子在我腦子里的印象過于深刻了吧。

    評測編輯-胡正暘:

    在國人心中,高爾夫是緊湊兩廂車的代表,旅行版一下子失去了“緊湊”的感覺 。我喜歡旅行車,也喜歡高爾夫,但這兩個東西放在一起,不容易接受。

    評測編輯-羅浩:

    旅行版配備的1.4TSI雙增壓發(fā)動機的響應和動力水平都比國產單增壓發(fā)動機表現(xiàn)要好,駕駛感受也略微厚重一些,是一款有格調的家用車,而較高的價格注定了它的非主流地位。

  • 高爾夫(進口) 2011款 2.0TSI R 閱讀測試文章
    加速(0-100公里/小時) 剎車(100-0公里/小時) 油耗(100公里)
    5.46 38.06 --
    測試文章:樂趣or性能?高爾夫R/尚酷R對比測試
    評測編輯-梁。

    有了高爾夫在廣大群眾中的口碑,有了眾人向往的大眾R系列,將這兩者結合在一起,就有了高爾夫R,一輛四驅小鋼炮,超高的性價比讓不少人向往。而我們一般都認為四驅車意味著操控好,但是超出了極限的四驅車也是極其可怕的。當然,它的舒適性也并不好,性能車的共同特點。

    評測編輯-胡正暘:

    有高爾夫的經典味道襯底,也有非常到位的操控樂趣,雖然“操控”這個詞已經很俗了,我還是要拿來形容一下它。1分扣在舒適性上,電磁懸掛沒得選裝是個小瑕疵。

    評測編輯-羅浩:

    高爾夫R展現(xiàn)的是明顯的改裝車,注重性能,不怎么考慮舒適性,它是為真正的大眾車迷準備的好東西,而且極具性價比,很適合年輕人。

  • 高爾夫(進口) 2006款 3.2 R32 閱讀測試文章
    加速(0-100公里/小時) 剎車(100-0公里/小時) 油耗(100公里)
    7.40 41.70 --
    測試文章:經典回顧:高爾夫系列歷史 測第四代R32
    評測編輯-韓路:

    一個停產了的經典小鋼炮車型,也就給6分了,比它更強大的下一代已經出現(xiàn)了。我們測試的這個IV代的R32車況實在是一般,也讓我們沒能全力體驗到經典的全部意義,有點可惜啦!不過,我相信在未來的日子里,能在國內買到的性能車型會越來越多的,到時候就不會再出現(xiàn)現(xiàn)在的尷尬情況了。

    評測編輯-王苦公:

    對于高爾夫R32來說,更多的是對它經典的追憶,此外給我留下更多印象的還是它的VR6發(fā)動機,它的聲音實在很迷人,放在高爾夫上,動力只能用狂暴來形容。不過除此之外,對這臺R32也就沒什么更多的感覺了,畢竟4代高爾夫也是司空見慣了,所以也就減少了新鮮感。

    評測編輯-孟慶嘉:

    遇到罕見的高爾夫R32后,一種低調中帶有爆發(fā)力的感覺一直吸引著我。由于車輛自身的原因,性能方面并沒有表現(xiàn)出過人的能力,確實比較遺憾,因此,我們更多的是欣賞而不是去考驗,論產品誘惑力我給9分,但對性能的滿意程度我只能給7分,最后還是平均一下吧,同時期待新一代產品的駕臨。

最新文章
加載中

高爾夫(進口) 2020款 eTSI 歐洲版

指導價:暫無報價
級別:緊湊型車
發(fā)動機:0T 0
變速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