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市之初,大眾為ID.4提供四個動力版本車型,我們試駕的車型為最大功率150kW(204Ps),峰值扭矩310N·m的Pro Performance版(后驅(qū)車型),將來該車還將擁有最大功率達225kW(306Ps)的GT版。
續(xù)航里程部分,重1836kg的ID.4 Pure版車型配備容量為52kWh的電池組,WLTP工況下續(xù)航里程為360km;而ID.4 Pro車型重2049kg,搭載容量為77kWh的動力電池組,其WLTP續(xù)航里程為520km。
大眾ID.4車型動力參數(shù) | ||
車型 | 最大功率(kW) | 峰值扭矩(N·m) |
ID.4 Pure版 | 109 | 220 |
ID.4 Pure Performance版 | 125 | 310 |
ID.4 Pro版 | 129 | 235 |
ID.4 Pro Performance版 | 150 | 310 |
官方稱該車的0-100km/h加速時間為8.5s,車輛從靜止提速至70km/h的過程很輕快,但從70km/h左右開始,車輛再提速時的加速能力有所降低,且目前ID.4的極速被電子限速在160km/h。
當(dāng)動能回收處于B擋時,車輛動能回收的力度較強,在多彎的路段我們就很喜歡使用這個檔位,單踏板操作省去了經(jīng)常踩剎車的的麻煩。
雖然ID.4定位為一款家用SUV,但我們還是來到了大眾的Ehra-Lessien測試場,對于一款SUV而言,我們希望它有不錯的離地間隙,以避免在坑坑洼洼的路面上托底。20cm的常規(guī)離地間隙不算高,不過應(yīng)對測試場的路已經(jīng)不成問題,對于在城市中用車的消費者而言,這應(yīng)該也是夠用的。
為了照顧中國消費者對車輛舒適性的要求,除了前面提過的座椅方面的“優(yōu)待”外,ID.4車系總負責(zé)人Frank Bekemann還透露:中規(guī)車型的懸架設(shè)定會更軟,ESP的介入時機也會更早,且車輛將配備胎壁更軟的舒適性取向輪胎——這使得新車舒適程度更上一層樓。
總結(jié):
大眾ID.4(參數(shù)|詢價)擁有出色的乘坐/儲物空間、良好的靜謐性等優(yōu)勢,再加上拖鉤、行李架的輔助,無論是用掛車拖著你心愛的馬匹出行,還是背馱自行車出門旅游,它似乎通通都能滿足,而不只是用來在城市中代步、家用。
在歐洲的西北部地區(qū),拖著房車出遠門的旅行方式很受歡迎,但一方面是因為額外的荷重,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風(fēng)阻的增加,這會大大降低純電動車的續(xù)航里程。不過對于熱衷拖著房車四處跑的電動車主們,我還是有個小建議:你們可以在拖車上配個小廚房,在路上充電的時候能一展廚藝來打發(fā)這段時光。也許,這是純電動車時代高品質(zhì)旅行的一種新潮流呢。ㄗ髡撸篔uergen Zoellter;編輯/信息完善 尤冬青)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