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接下來該聊聊奧迪Q8的駕駛感受了,作為首次試駕,奧迪將它的試駕地點放在了智利。因為有豐富的礦床,智利在南美洲眾多國家當中得天獨厚,而露天銅礦則是智利的經濟命脈,著名的丘基卡馬塔銅礦就坐落于我們的目的地—卡拉馬,位于智利北部的阿塔卡瑪沙漠核心地帶,這里號稱世界旱極。
從圣地亞哥到卡拉馬的航班上,一直在空中觀察當地的地形,從安第斯山脈的雪峰逐漸轉換為像月球和火星表面的荒蕪之地。10臺嶄新的奧迪Q8,已經在圣佩德羅這個以荒涼地貌聞名于世的小鎮(zhèn)等待我們。
奧迪Q8有3.0TDI柴油和3.0TFSI汽油兩款發(fā)動機,3.0TDI柴油發(fā)動機的最大功率286馬力,最大扭矩600牛·米;3.0TFSI汽油發(fā)動機的最大功率340馬力,最大扭矩500!っ,搭配48V輕混系統(tǒng)。汽油發(fā)動機和前不久剛剛上市的A8L是一樣的。
本次主要試駕的是汽油版的Q8 55 TFSI quattro,不過試駕的時間不長,而且海拔落差比較大,從2300米至4500米,動力輸出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因此全程基本都是以S檔進行,讓渦輪持續(xù)保持介入的狀態(tài)。
這具與A8L同款的55 TFSI動力配置肯定是充裕的,但在高原上,它所發(fā)出的340馬力并未有讓人很興奮的狀態(tài),即便將這臺8速手自一體變速箱切換到S擋,它的表現也讓人感覺偏保守了一些,Kick-Down降擋的動力響應還是比預期要稍慢一點點,所幸換擋的平順性做得足夠好,能感受到清晰的換擋節(jié)奏,并未產生讓人不適應的感覺。急加速的車身姿態(tài)很不錯,抬頭的感覺不明顯,這點比Q7做得要好。官方還沒有公布Q8 55 TFSI的0-100km/h加速時間,但我個人猜測應該會在6秒出頭,符合這個級別的性能定位。
試駕的路途主要是非鋪裝路面(壓路機開辟的土路),感覺大多數狀態(tài)下我都是處于一個輕度越野的狀態(tài)。即便是從卡拉馬到圣佩德羅的主干道,也是非常粗糙的柏油路面。由于沒有良好的快速路面做參考,所以城市和高速的靜謐性就不做評判了。
主觀感受來說,哪怕是使用了無框車門,整車的NVH沒有丟旗艦的面,發(fā)動機的隔音、風噪、后排車廂共鳴抑制等等感覺上都要比Q7更好一些,行駛的高級感方面也要比同級別對手來得更優(yōu)秀。
期間有進行過較為輕度的越野項目,主要是爬陡坡、厚砂礫路面等等,Q8憑借空氣懸掛升高后的離地間隙(254mm),并且擁有機械限滑差速器的quattro系統(tǒng)也是反映異常靈敏,對于輕度越野項目可是駕輕就熟。機械式中央差速器是奧迪Q8的標準配備,大多數情況下前后的動力分配為40:60,當然,用戶也可以通過模式選擇將大多數動力分配至前軸。
Q8正式上市會標配可變阻尼懸架,并融入到7種駕駛模式當中。可以上下90mm幅度調節(jié)的空氣懸架將會是選裝項目,如果考慮到未有強烈的越野需要的話,其實并不需要選裝這個項目。反而整體轉向將會是推薦的選裝項之一,畢竟要追求卓越的運動性能的話,整體轉向對這款軸距接近3米的中大型SUV會很有幫助。
另外,德方提到了未來引進中國的Q8將會標配全景天窗,這對于中國消費者來說,確實是個不錯的消息,并且在機械層面的調校會與海外版本保持一致(除了針對中國排放法規(guī)的調整),用戶將能夠享受到原廠德味(可能是斯洛伐克口感的德味,畢竟它的誕生地是斯洛伐克的布拉迪斯拉發(fā)工廠)。
總結:
這次試駕真的是時間有限,當然,作為首次試駕奧迪Q8我也會覺得這時間過得太快了,和大家聊過試駕感受之后,最后再來說說它的定位。官方一直宣稱奧迪Q8的直接競品是寶馬X6和奔馳GLE轎跑,但在我看來Q8的定位會比這兩者要更寬泛一些,面對的潛在用戶也更廣泛。比起兩款轎跑造型的SUV,奧迪Q8有著更強大的通過性,而且公路性能、舒適性方面也都有著一定的優(yōu)勢。
從外形、內飾、空間到科技配置,奧迪Q8都表現出不俗的過人之處,尤其是TFSI版專屬的天云灰漆面搭黑色大嘴,滿滿的高科技戰(zhàn)斗范,還有點Urus的調調,如果定價與奧迪Q7高配相差不多的情況下,有理由相信明年初在國內上市的全新奧迪Q8能夠吸引更多年輕多金的用戶,甚至會撬動一部分Macan和Cayenne的潛在用戶。
本篇試駕動態(tài)部分由車家號《玩車教授》提供,有關于奧迪Q8的詳細試駕也會在車家號《玩車教授》發(fā)布,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文/圖 汽車之家 苑璐 車家號/玩車教授)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