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原創(chuàng)試駕] 我的同事苑叔相信很多網(wǎng)友都認識,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旅行車死忠,但受制于國內(nèi)旅行車普遍偏高的價格,只能每天盯著照片解饞。前一陣傳來喜訊,他的夫人搖中了北京新能源車的指標,可他不想要新能源轎車或者SUV,還是惦記著旅行車。如果屏幕前的你也有這樣的煩惱的話,那今天試的這款車可能會是你們合適的選擇。
能夠解決苑叔煩惱的車就是眼前這輛榮威Ei5,一款介于兩廂和旅行之間的電動休旅車。之前我們已經(jīng)對它進行了詳細的靜態(tài)體驗,所以今天就先從動態(tài)駕駛部分聊起。
● 動力系統(tǒng)
Ei5搭載的是一臺最大功率115馬力;最大扭矩255!っ椎尿(qū)動電機。三元鋰電池容量為35kWh,NEDC綜合工況續(xù)航里程301公里。傳動系統(tǒng)還是電動車單速變速箱。
位于車頭LOGO后方的直流快充接口可在40分鐘將電量充至80%,傳統(tǒng)油箱蓋位置的交流慢充需要5個半小時將電池完全充滿。購買Ei5的用戶都會得到上汽免費贈送的智能充電樁,通過斑馬智行App可以預約波谷時段充電,降低用電成本。
● 駕駛感受
Ei5給人的第一感覺并不像一輛典型的電動車,油門踏板的初段有些沉,反應也不算快,起步的時候甚至還會覺得有點肉,你要想用它去跟別人拼個紅綠燈起步顯然勝算不大。踩過初段偏沉的行程之后世界就變得美好了,踏板力度更線性、電動機的響應也更積極,這種感覺和老奔馳特別像,車輛很好控制,走走停停的擁堵路況也不易躥車,舒適性有保證。
速度上來之后的動力表現(xiàn)談不上多么充沛,畢竟電動機的功率有限。主觀感覺介于1.6L和2.0L汽油車之間,滿足日常城市代步肯定是沒問題。把駕駛模式切換到SPORT之后的動力表現(xiàn)差異不是很大,但油門響應速度有了不小的提升,整體感覺輕快了一些。而在ECO模式下踏板響應會更慢,所以不到電量不足萬不得已的情況時,盡量別用,太著急。
這次試駕80%的路況都是高速公路,剛才說的滿足日常城市代步是指80km/h以下的情況,其實可以說在100km/h以內(nèi)都OK,前車提速也能不費力的跟上。100-120km/h這個區(qū)間內(nèi)的表現(xiàn)會有所衰減,需要加大踩油門的力度才行。高速行駛時電動機的噪音控制很不錯,幾乎聽不到什么聲響,車內(nèi)噪音基本都是來自風噪。
Ei5使用的也是前麥弗遜后扭力梁的懸架結構,給人的感覺是偏硬但不生硬。路面信息的反饋比較豐富,前后排都能有所感知,這種調(diào)校比較適合喜歡駕駛的年輕朋友。面對較大顛簸的時候懸架也會有不錯的過濾,并不會感覺到生硬的撞擊感,如果舒適和運動分別是天平的兩端,那Ei5還是向運動那邊傾斜一點。
Ei5的KERS動能回收系統(tǒng)有1、2、3三個擋位,分別代表弱、中、強,每個擋位之間的差異相當大。調(diào)到3擋時,腳下細微的收油動作就會換來明顯的拖拽感,制動效果特別強,同時對車內(nèi)人員的舒適性也會有影響,除非遇到長距離下坡路段,不然真的是不推薦使用。2擋的感覺和大多數(shù)電動車相似,有感覺但不難受,控制好車距之后可以替代剎車。1擋的感覺則很輕微,如果不仔細體會的話都不易察覺,和汽油車收油時的表現(xiàn)相似。
● 靜態(tài)回顧
Ei5的外觀設計有著強烈的榮威家族風格,整體造型和比例也很協(xié)調(diào),因為這是一輛真真正正經(jīng)過設計而來的車型,不是簡單粗暴的把三廂車砍掉后備廂,或者是油改電微調(diào)一下。并且很多電動車經(jīng)常用的藍色裝飾也沒出現(xiàn)在Ei5上,真心要鼓掌,這兩年看過太多電動車了,千篇一律的藍色裝飾實在讓人已經(jīng)審美疲勞了。
之前我們已經(jīng)對Ei5進行了詳細的體驗,所以我就不再贅述了?偟膩碚f和外觀設計一樣,不算驚艷,但也挑不出毛病,踏踏實實的挺好。至于配置、乘坐空間、儲物空間什么的,滿足日常家庭使用基本沒有問題。
● 全文總結
現(xiàn)在確實是國內(nèi)汽車市場的SUV紅利時代,所以每個月都能見到各種各樣的SUV上市。但對于想要一點個性,同時再加上新能源車型這個限制條件的話,那簡直就是難上加難了。好在榮威Ei5在這個時候來了,雖然它與真正的旅行車還差了那么一點點,但這種休旅的造型也要比常規(guī)轎車和SUV新潮得多。
對于Ei5的靜態(tài)和動態(tài)表現(xiàn),我可以給出一個比較高的分數(shù),唯一讓我有些擔心的就是它的續(xù)航里程,NEDC綜合工況續(xù)航里程只有301公里,實際使用時勢必還會打一些折扣。如果未來能夠推出電池容量更大、續(xù)航里程更長的版本,那才能真正叫做旅行。(文/圖/攝 汽車之家 侯云峰)
● 相關鏈接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