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動態(tài)試駕
緊接著靜態(tài)部分,我們來到Giulia四葉草的動態(tài)環(huán)節(jié)。在此前的官方活動上我們已經簡單體驗了它的賽道表現,而今天,我們將更多的聊聊這臺車的日常駕駛感受。動力系統(tǒng)毋庸置疑的厲害,作為紐博格林北環(huán)賽道四門量產車曾經的王者,Giulia四葉草版的成績甚至干掉了帕加尼Zonda F、梅賽德斯-AMG GT S和法拉利458 Italia等耳熟能詳的強者,實力可見一斑。
而在這等優(yōu)異表現的背后,自然有著法拉利的神助攻,此前遮遮掩掩的關系如今也已經徹底的公開化。沒錯,Giulia四葉草的心臟正是法拉利California T上的那顆3.9T發(fā)動機……的閹割版,可別聽到“閹割”兩字就高潮了,即便如此,這臺2.9T V6雙渦輪發(fā)動機依舊具備90度氣缸夾角、IHI渦輪、一大堆的高強度鍛造零件以及電控的氣缸間歇系統(tǒng),這些都繼承自那顆3.9T的法拉利發(fā)動機,難怪“大猩猩”Jeremy Clarkson稱它為披著“四門轎車外衣的法拉利”。
參數方面,這臺2.9T發(fā)動機的最大功率510馬力(375千瓦),超過了寶馬M3,和奔馳C 63 S的4.0T V8持平,最大扭矩更是達到了恐怖的600!っ/2500-5000rpm,你還敢笑話它是“閹割”的嗎?更夸張的是,這臺參數如此漂亮的發(fā)動機,竟然只需要92號汽油就可以了,還真是為車主考慮到了“經濟實惠”的一面。
此外,Giulia四葉草版還采用了來自采埃孚的8速手自一體變速箱,經過調校之后極限條件下換擋時間小于100毫秒,并且還支持純手動模式,可以做到7000rpm不斷油、不升擋,官方公布0-100km/h加速時間僅為3.9秒。和法拉利一樣,由于官方這次并不允許對車輛進行性能測試,所以實際的表現到底怎么樣我們暫時無法得知,如果哪位車主愿意提供愛車給我們一測,那當然是極好的了。
和普通版Giulia相比,四葉草版本車型提供了更加豐富的駕駛模式,在原先的dna三種基礎上又增加了RACE模式,廠家稱之為“賽車模式”。當然,千萬不要把這里的d模式認為是最常見的D擋,在阿爾法·羅密歐的基因里,d是“dna”的第一個字母,你可以把它理解為傳統(tǒng)認知的Sport模式,而n/a兩種模式才是日常使用的。
日常作為代步出行,2.9T發(fā)動機的動力已經足夠好。n/a兩種模式下,駕駛感受幾乎沒有明顯差別,經過我們反復的嘗試,80km/h狀態(tài)下轉速會有300rpm的區(qū)別,n模式要更高一些。然而這并不意味著a模式下車輛就會很肉,原因是變速箱和發(fā)動機都足夠的高效,以至于輕微的給油就能會引發(fā)降擋。
采埃孚的8速手自一體變速箱無可挑剔,絲般順滑,升擋和降擋邏輯都堪稱標桿。確實,在8個前進擋的同類產品中它還真是沒什么對手,在Giulia四葉草版上,這款變速箱更是經過了重新調校,不僅低速更流暢,激烈駕駛時也更加的高效。巡航狀態(tài)下,發(fā)動機的歇缸技術會斷開其中3個缸體的供油,以達到節(jié)省燃油的目的,所以日常行駛時這臺車很容易上手,和它的外觀一樣低調。同時,強大的動力儲備又能保證車輛隨時給油隨時有,即便是在n/a模式下,動力輸出也幾乎沒有任何延遲。
底盤的表現同樣值得稱贊,Giulia四葉草采用和普通版相同的底盤結構——前雙叉臂+后多連桿,很標準的運動化格局,并且目力所及之處均采用輕量化的鋁合金材質。然而不同點也是顯而易見的,除了看不到數據但能夠感知的調校差別外,整個底盤被護板完整的覆蓋,一直到尾部的擴散器的位置。
前橋的“雙球節(jié)”結構提升了車頭的靈活性,并且不單單是水平面上,意大利人還通過將鏈接點進行上下錯層的布置,來達到抑制制動時點頭現象的功效。減振器更是使用了四葉草獨有的Alfa™SDC主動懸架系統(tǒng),能夠在不同模式下提供不同的支撐強度。
簡單的說,n/a模式下是不可調的,默認為Soft狀態(tài),即使如此,Giulia四葉草也沒比E90的3系舒服多少,但對于日常代步來說畢竟是夠了。就像意大利濃郁口感的Espresso,你也可以理解成這是意式的舒適,我們所認為的苦澀,對意大利人而言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輪胎與地面之間好似隔著一層薄薄的乳膠,你可以感知到路面的一切,傳入車內后到底還是有那么點緩沖了。
轉向系統(tǒng)也是一大亮點,過輕的手感是唯一讓人糾結的,但也考慮到了在城市中能夠更省力些。不過方向盤的指向卻極其精準,并且很賊,幾乎沒有虛位可言。據說阿爾法·羅密歐通過軟性襯套的設計,從而實現了可變前輪主銷的結構,這一技術最早就是為Giulia四葉草所打造,用于提升車輛的操控水準,而后才下放給了普通版的Giulia。說實話,我挺擔心這東西的壽命,又或許我的擔心是多余的,希望第一批的Giulia車主可以一起來聊聊。
和n/a模式相比,我把d稱為“跑街擋”,此模式下,車輛在80km/h時的發(fā)動機轉速高達2600rpm,你可以簡單的想象一下此時的動力響應。油門踏板的反饋直接的像換了一臺車,一碰就有,而且?guī)缀跏窃诜ㄒ?guī)允許下的全速度區(qū)間,推背感也不是什么奢侈的東西,隨叫隨到。懸架的設定被默認設定在Mid的位置,剛才駛過還挺平整的高架道路,此刻竟變得坑洼不平。要是路況本就不太理想,系統(tǒng)也允許您切換到Soft狀態(tài)下。
紅色的儀表盤意味著激情的熱血已經被點燃,上方的速度表則竭盡全力保持著最后一絲理性,提醒著你可能隨時被扣去的12分,是的,超速50%簡直太容易了。160km/h對于這臺車而言并不覺得很快,因為P ZERO Corsa半熱熔胎的抓地簡直好的出奇,只要不是過分的胡來,輪胎加之ESC足夠讓這臺車始終保持在可控的范圍之內,即便車速高達200km/h以上。(超過法規(guī)限速部分的試駕體驗來自此前參與過賽道試駕的編輯口述,開放道路請勿超速。)
如果說以上三種模式是Giulia全系車型都有的話,那么激活這臺猛獸的最后一把鑰匙,就是Giulia四葉草版本所特有的RACE模式了。和用來跑街的d模式相比,我把RACE模式稱作“噩夢”。從旋鈕被切換到RACE的那一刻,屏幕上一整排輔助系統(tǒng)的OFF就好像是在提醒你:千萬不要在開放道路上作死!變速箱也會隨之切換為手動模式,只要條件允許,你可以隨心所欲的切7200rpm干掉路上的一切對手……額,一切可能太狂了,那就99%的對手!
懸架也會被設定到最硬的RACE狀態(tài),硬到什么程度,你幾乎感覺不到彈簧的存在。行駛在整個上海除賽車場之外道路條件近乎最好的華夏高架上,這臺Giulia四葉草竟然全程都在蹦蹦跳跳,說顛到想吐真是一丁點都不夸張。而伴隨著比d模式更可怕的動力輸出,再加上敏感度又提升了2個檔次,卻依舊電子感極強的轉向,整臺車就和瘋了一樣到處亂竄。
急劇攀升的腎上腺素所帶來的刺激感是近幾年來頭一遭,它真得很讓人過癮,但也比那些身價貴上好幾倍的超跑更讓人害怕。過癮在于發(fā)動機蓋里塞著的是一臺真真正正的超跑發(fā)動機,害怕則是因為它太顛了,有別于那些越來越趨向于舒適的超跑和高性能鋼炮,Giulia四葉草就像是一臺賽道機器,RACE模式下不給舒適留下任何的余地,以致于你時刻都會擔心路上的一顆小石子就會讓它失去控制。
所以工程師也給了你迂回的余地,RACE模式下你可以選擇把懸架硬度降到Mid,這樣就能稍許的減少一些恐懼感。ESC模式其實也不能完全的關閉,雖然允許車尾有一定幅度的滑動,最后還是會拉你一把。
排氣管的閥門只有在RACE模式下才會完全開啟,其他模式就必須地板油,這簡直是個bug,完全不符合意大利人那顆亮騷的心。這高亢的聲浪簡直太動聽了,伴隨著每一次換擋時“嘭嘭”的回火聲,讓你忘記了自己是在駕駛一臺阿爾法·羅密歐,這根本就是法拉利啊!可是這么動聽的聲浪卻要在關閉所有輔助系統(tǒng)的前提下才能享受,瘋了吧?于是體驗了半天之后,畫風就變成我切著RACE模式掛著3擋,車尾轟隆隆的以80km/h的速度,小心翼翼的行駛在高架上,偶爾經過隧道還不忘再降個擋炸一炸,此刻我是多么的想念瑪莎拉蒂GranTurismo。
另一方面,制動系統(tǒng)也足夠的讓人放心,標配前六活塞+后四活塞,還有前后浮動式通風盤+半熱熔胎,這樣的組合放哪里都是橫貨。沒有家用車那種線性而溫潤的腳感,但Giulia四葉草的剎車也不硬,你可以感受到盤片之間粗糙而富有機械感的摩擦,一下勒緊的安全帶則告訴我強大的制動力。
● 編輯總結
我的同事曹昊旻說,幾乎沒有人開過Giulia四葉草后不被它迷上,這是他從海外試駕回來后的最大感觸。剛開始我不信,但是經過了幾天的接觸,我信了。這是一臺有魔力的車,從你見到它的第一眼開始,美麗與低調并存,近乎完美的尺寸,還有神秘而富有情懷的品牌,并且Made in Italy。源自法拉利的2.9T發(fā)動機在Giulia的身上也不僅僅代表著性能,它更可以說是種圖騰,代表著品牌對于運動的堅持不懈。
102.8萬元的價格并不便宜,這個價格你可以買到寶馬M3,也可以買到梅賽德斯-AMG C 63 Coupe,但是和這些成熟的對手相比,Giulia讓你有了花最小成本靠近法拉利的機會,僅此一點,便是無限的話題,足以讓你在朋友圈里擁有更多的談資,更何況,它的確快得多。都說意大利人是感性的,購買意大利車的人又何嘗不是如此。Giulia四葉草在中國大陸的配額并不多,一年也不及三位數,但他們卻并不擔心銷量。因為總是有那么一群消費者,他們不在乎做工,也不在乎空間,更不在乎他人的反對,他們要的只是一臺真正的阿爾法·羅密歐,一臺能夠配得上四葉草標志的性感尤物,就是它了。(文/圖/攝 汽車之家 黃正橋 周翱)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