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長期測試] 與小五(iEV5)朝夕相處的日子即將結束,在這大半年的時間里我對電動車尤其是電動車主的日常有了更深刻地了解,而這些經歷絕對不是簡單體驗兩三天就能體會到的,在這最后一次的更新中我將全面地給大家做一總結。另外,也會對我在開篇留下的疑問,“走在政策捷徑上的電動車是否值得擁有,對于搖不上號的朋友,花不算多的錢買它來代步值不值”,做一個回答。
◆ 兩大痛點
對于電動車而言,不扯別的,最重要的就是充電和續(xù)航這兩點。而這兩點,無論你是不是電動車主,都絕對是關注度最高的問題了。
● 充電
對于我這個非典型案例而言,日常的充電問題基本都是靠公司地庫的慢充充電樁解決了,這種充電方式的好處在于使用簡便,只要用插線板連接家用的220V電源和專用的充電線纜即可,和給電動自行車充電并無二致。不過問題就是充電的過程十分漫長,以我為例,早上九點前到公司開始充電,晚上六點以后拔掉電源,這中間至少9個小時的充電時間才能把電充滿,要是剛開始充沒多久就被手欠的人拔去了電源線,那下了班可就連家都回不去了。
當然我也去過幾次充電站進行充電,也下載了不少給電動車充電的APP,總的感受用兩個字就能形容,那就是“憋屈”。第一次去外面充電選擇的是公司附近鼎好商場的地下充電站,充電樁的數量倒是不少,有十個左右的快充充電樁,而且還有專門的工作人員進行看管,防止車位被燃油車誤占。不過即便如此我還是排了四十多分鐘的隊,然后又跟充電大軍們邊聊天邊在車里干瞪眼等了三個多小時,最后在交了28.4元的電費和25.5的停車費后才得以將電充滿。
另外,當時充電時我使用的支付方式是在國家電網辦理的充電卡,后來這張電卡被別的同事借用連續(xù)輸錯密碼三次,悲劇被鎖,只能前往營業(yè)廳進行解鎖,并不能通過電話或者其他方式解鎖,這點實在是很麻煩。
上周配合同事做了一個有關電動車的選題,借此機會又對公共充電樁做了一番簡單但卻深刻地調查體驗。除此之外,近期我的另外兩個同事也針對電動車充電的問題進行了一番細致地調查,鏈接在此:《焦點》:令人喜憂參半的公共充電樁。
由于近期剛剛搬到朝陽大悅城附近,早出晚歸的還沒來得及對周圍進行探索,哪哪都不熟悉,更別提附近有沒有充電樁的事了。借著這次機會,我和室友一起探索了一番。不過我當天趕回家決定開找充電樁的時候已將近晚上十點,不過想來這一代也算繁華地帶,而且通過手機APP查詢到附近就有四個充電站,所以開始前還很自信地以為當晚就能妥妥地充上電,沒成想......
圖中所標出的數字就是我們當晚搜尋的順序,第一個充電站顯示名稱是:吉利騰遠4S店充電站。結果實地卻是一堵偏僻小路上的實墻,墻的背面是一處漫天揚塵的工地。第二個充電站叫青年匯充電站,是一處小區(qū)停車場里的兩個慢速充電樁,小區(qū)的入口不太好找,而且唯一的兩個充電停車位還都被汽油車給占了,偏偏旁邊的普通車位倒是空了出來,這感覺真是憋屈。還有,這個停車場是收費的。
第三個充電站的位置軟件里并沒有顯示,不過在第二個停車場的對面很明顯就能看到,是隔壁的一個停車場。不過當我們開過去以后才發(fā)現,這是一個特斯拉的超級充電站,并排的八個充電樁倒是都能使用,而且還沒有被誤占,但考慮到專車專用的緣故,擔心會把小五充壞也只好另尋他地了。這個停車場也是收費的。
第四個充電樁顯示在朝陽大悅城的地下1層,當我們趕到時已經將近零點,而B1的開放時間是早上7點到晚上十點,此時B1的入口已經被塑料隔板擋住了。在一番訴說之后保安終于把我們放了進去,但更令人崩潰的是,當我們找到這里唯一的一個充電樁時才發(fā)現,這居然是一個寶馬i系列的專用充電樁,是需要刷專用卡才可以進行充電的專用樁,連電源的接口都不一樣。至此我和朋友都已經精疲力竭,但是考慮到明天一早還要出門做選題,為了不耽誤事我倆又跑到了第五個充電站。哦對了,這個停車場也是收費的。
這個充電站是在一個大廈的院內,是距離最遠的一個,有兩個快速充電樁。我們趕到門口的時候已經過了十二點,院子的伸縮門也都關了,門房上同樣帖著早7晚10的開放時間表。因為不甘心白跑一趟,我敲了敲門房的玻璃打了聲招呼,溫和的保安師傅二話沒說在睡夢中翻了個身就幫我開啟了大門。進去以后才開始了真正的折騰,我先是按照充電樁提示,下載了“特來電”的APP,充值了最低的50元錢,插拔了好幾次充電槍,還給客服打了幾個電話咨詢,結果解釋說應該是不在營業(yè)時間內所以無法使用,無奈我們只得悻悻離開,遺憾的是折騰一晚到了最后還是沒能充上電。當晚熟睡的保安師傅忘了收停車費。
車還沒充上電,任務還沒完成,故事怎么能完呢?第二天一早七點半我們就又回到了昨晚的那個大廈院里,嘗試再做幾次努力。好在早上大廈的工作人員也來了不少,和我們一起研究這個充電樁到底如何使用。在確認車輛全部斷電又插拔了幾次電槍后,我無意發(fā)現了充電樁玻璃面板上粘貼的二維碼,而這個沒有任何提示的突兀存在的二維碼竟然才是這一切的根因。這個二維碼是進入充電程序的開始,而我們昨晚一直掃描的顯示屏上的二維碼竟然是錯的,反而這個不起眼沒有任何提示的二維碼才是對的,所以才沒法啟動電樁?头f的不在營業(yè)時間的理由看樣子也只是個托辭,而這個沒有任何提示的二維碼簡直就是個坑,求此時我心中的陰影面積。
一晚兩個多小時的折騰還沒有充上電的感覺簡直不能更糟糕了,所以就這一點奉勸各位準車主,如果您居住或工作的地點周邊沒有靠譜的充電裝置,一定慎選電動車。而且,我覺得也是比較關鍵的一點,就是剛剛上漲的充電收費標準(國網北京充電樁6月15日起執(zhí)行峰谷電價)讓電動車的使用成本已經快趕上一些經濟型車了,這樣看來無論是時間成本還是使用成本電動車都不具備多少優(yōu)勢了,選擇與否也都是政策使然。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