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駕駛感受
有了10.13秒的加速成績做保證,動力方面自然不用擔心。根據官方公布的數據,360!っ椎姆逯扭矩要等到4000rpm才能釋放,不過在日常使用的1500rpm-2500rpm轉速區(qū)間內,發(fā)動機依然能夠提供充沛的動力,低扭表現值得肯定。
靈敏的油門踏板對于營造輕快的氛圍也是大有裨益,行駛中不必通過深踩油門來催促動力輸出。6速手自一體變速箱升擋平順,對于降擋的處理則顯得非常積極,不過在換擋速度上卻有些不盡如人意,這一點在急加速時尤為明顯,即便使用運動或手動模式也沒有太大改善。激烈駕駛對于這類硬派SUV而言顯然有些苛刻,它們還是更加適合舒緩的駕駛風格。
撼路者的方向盤采用電動助力,低速時比較輕盈,城市之中顯得易于操作,車速提升之后力度有所加強,但風格沒有改變。出于越野考慮,方向盤的轉向比很大,至于路感和指向性則不是這類SUV所能提供的。
前雙叉臂、后整體橋式(帶有瓦特連桿)的懸架能夠對路面上的振動起到有效的吸收,但整體調校并未完全偏向舒適,保留了一定的韌性。這樣的設計也使它在經過爛路時能夠抱住車身,不至于太過“忽悠”。
◆ 四驅結構
撼路者搭載的全時四驅系統(tǒng)由博格華納提供,中央限滑差速器為多片離合器結構,因此無法實現鎖止功能,前后軸動力始終保持按需分配,而后橋則采用了機械式的牙嵌差速鎖,能夠實現手動鎖止。與此同時,低速四驅的出現也進一步提升了撼路者的脫困能力,在該模式下,車輛扭矩能夠得到2.48倍的提升。
除此之外,撼路者還配備了一套TMS全路況適應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通過調整動力分配、牽引力控制以及后橋差速鎖,實現了普通、雪地/礫石/草地、沙地以及山地四種模式,從而降低了駕駛難度。
◆ 越野性能
在率先進行的滑輪組測試中,無論是單側前輪,還是單側后輪測試,撼路者都能順利通過,反復實驗中央差速器沒有發(fā)生過熱的跡象,車身穩(wěn)定系統(tǒng)則始終能夠對車輪施加有效的制動力,實力毋庸置疑。
為了進一步驗證撼路者的四驅性能,我們將它開進了早已干涸的永定河。如今這里黃沙遍布,實乃殺人越貨,哦不!是越野挑戰(zhàn)的理想之地。在輔助越野的眾多配置當中,陡坡緩降是其中非常實用的一項。打開該功能后,無需控制剎車踏板,撼路者在坡道上能夠在坡道上保持極低的時速,讓駕駛者專心操作方向盤。
將左側的儀表盤調至越野模式,你始終能夠知道輪胎的方向、車輛所處的坡度以及車身側傾的角度,對越野有很大的幫助。在復雜的實地越野中,通過調整中央差速器以及鎖止后橋差速鎖,動力能夠有效地在輪間分配,而四條偏向舒適性的輪胎則成為了最大的短板,導致傳遞到輪胎的動力無法得到應有的發(fā)揮。
由于撼路者的輪胎并不適合越野,我們無法對它進行更高強度的測試,并且多片式離合器也沒有承受太大的壓力。不過各位網友不必為此感到遺憾,我們之后還會將換好輪胎的撼路者、普拉多以及帕杰羅這三款硬派SUV湊齊,來一場“硬碰硬”的較量,那時才是真正考驗撼路者越野能力的時刻。
◆ 全文總結
顯而易見,這臺旗艦版的撼路者并不想靜靜地做一輛傳統(tǒng)的硬派SUV,否則它也不會配上一堆拉高身價的電子設備,甚至犧牲一部分越野性能,換上20英寸的輪圈以及四條偏重公路駕駛的輪胎。它之所以如此不遺余力的提升舒適性,無非是看中了國內日漸成長的七座SUV市場。
而從最終的結果來看,撼路者的確有這個實力。無論從空間、配置、性能還是油耗方面,它與銳界、漢蘭達等城市SUV差距并不大,況且它還擁有一套強悍的全時四驅系統(tǒng)。至于如何看待配置的不足,則取決于你將它視作一臺配置豐富的硬派SUV,還是越野能力出色的城市SUV。就我個人而言,我更傾向于前者。
城市SUV也好,硬派SUV也罷,撼路者的出現都為關注7座SUV市場的消費者提供了一個全新的選擇,對于鐘情于漢蘭達與銳界的消費者而言,撼路者是他們彌補越野缺憾的機會,而對于普拉多與帕杰羅來說,撼路者則能提供更好的公路性能以及更為豐富的配置。(圖/文 汽車之家 李偉龍)
相關鏈接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