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動力系統(tǒng)
我們主要體驗的是馭勝柴油版車型,它搭載的是一臺2.4升柴油發(fā)動機,并裝配了一個小截面渦輪增壓器,這臺柴油發(fā)動機最大功率140馬力(103千瓦),最大扭矩375!っ住A硗馕覀冞體驗了一臺汽油版車型,搭載的是一臺2.0升渦輪增壓汽油發(fā)動機,最大功率177馬力(130千瓦),最大扭矩250牛·米。
柴油版車型匹配一臺來自采埃孚的6速自動變速箱。整體感覺跟2.4T柴油發(fā)動機的匹配還算不錯,換擋邏輯正常,換擋時沒有明顯沖擊。不過我們在體驗時發(fā)現(xiàn)一個現(xiàn)象,就是掛倒擋時,有時會出現(xiàn)闖擋的現(xiàn)象。汽油版車型匹配的是5速手動變速箱,汽油版目前尚不提供自動擋。
● 公路駕駛體驗
日常駕駛時這臺柴油發(fā)動機轉速上升非常快,稍稍重一點的油門瞬間就會超過2000rpm,低速行駛時提速表現(xiàn)還是相當不錯的,不過這樣的動力輸出特性在日常駕駛時感覺并不是太好,一方面較高轉速會帶來較大的噪音和振動,油耗也比較高,另一方面,這樣的特性讓駕駛者必須更耐心的控制油門。
高速行駛時就有點動力不足了,基本上在超過80km/h時,馭勝這臺柴油發(fā)動機已經無法跟大多數(shù)汽油發(fā)動機相比了,提速有些乏力,即便深給油,發(fā)動機的轉速上去了,動力表現(xiàn)也不會有大的提升。
懸架方面,馭勝沒有采用最常見的麥弗遜式前懸架,而是雙叉臂式懸架,這樣的懸架結構在強調運動性能的SUV和豪華轎車上經常會見到。后懸架為五連桿結構,以穩(wěn)定性見長,這樣的懸架配置可以讓馭勝面對更復雜路況時,更從容和舒適的通過。
在體驗完柴油版車型之后,我們還體驗了一下汽油版車型的公路表現(xiàn)。汽油版車型為手動擋,跟柴油版車型并不是對比,只是體驗一下它的手動變速箱是否順暢,以及汽油發(fā)動機的動力表現(xiàn)。
這臺手動變速箱的換擋感受并不能讓人非常滿意,主要擋位有些生澀,不是特別順暢,而且向后掛的兩個擋位,二擋和四擋并不是特別清晰,有時會有掛不進去擋的情況。離合的范圍也比較大,所以離合點比較好找。
汽油版在起步時會感覺比柴油版更輕盈,發(fā)動機轉速上升比較線性,日常駕駛時控制轉速不超過2500rpm,動力表現(xiàn)還是相當不錯的,而且噪音要比柴油版車型小得多。
● 非鋪裝路面舒適性體驗
我們?yōu)轶w驗非鋪裝路面下馭勝的表現(xiàn),專門找到河邊的一條通往砂石廠的路。路面坑洼不平,還有不小的彈坑狀泥濘路,因為要進行挖沙和挖石作業(yè),這里很少見到乘用車的身影,從我們車旁通過的全都是重型載重貨車或者礦用車。
馭勝懸架的設定比較軟,在這種路況條件下舒適性還是非常不錯的,坐在車內會感覺車身的起伏比較明顯,但不會有那種強烈的撞擊感,輪胎和懸架可以化解掉大部分沖擊。
這種重型車輛軋出的車轍都非常深,車輛在車轍上走,路面是非常顛簸的,這時可以感覺到馭勝懸架對于這種短波振動的過濾是比較輕松的,車身會有節(jié)奏的起伏,振動盡管還是會傳遞到車內,但乘客所感覺到的振動已經被抵消了大部分,舒適性還是相當不錯的。
底盤設計得非常高,同時座椅也比較高,坐在車內會感覺坐姿特別高,開在路上看其它SUV車型都在自己的視線以下,有種居高臨下的感覺。而高坐姿帶來非常好的駕駛視野,看得比較遠,在非鋪裝路面條件下也是有一定優(yōu)勢,可以更清楚的觀察車頭及車身四周的路況。
另外,馭勝的通過性也非常不錯,參數(shù)配置表顯示馭勝的最小離地間隙為225mm,面對比較深的彈坑,馭勝都可以非常輕松的通過,而且我們多次嘗試提高車速通過,都沒有拖底,當然,因為路面都是重型貨車軋出的濕軟泥土溝壑為主,所以即便拖底也不會給車輛造成損傷。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