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nèi)飾配置
我們還是先從中控部分說起,上頁我們說了全新愛麗舍的外觀更為時尚,而捷達則顯得保守。其實車內(nèi)給人的感覺也大體如此,兩車迥異的風格相信會減弱很多人的選擇難度,從第一眼看到中控臺,我就覺得全新愛麗舍應該更討年輕人喜歡一些。
不僅是從表面上時尚,全新愛麗舍的飾板材質(zhì)給人的觸感也是同樣新穎并且印象深刻,拋開硬度和溫度,輕輕撫上去傳來的細膩就像是摸小孩兒的肌膚一樣,并且還不留指紋。相比起來,捷達的飾板則顯得較為一般,只是做了常規(guī)的拋光處理,看上去很光亮但容易留下指紋。我并不是說它不好,但比起全新愛麗舍來,就相形見絀了。從中控臺頂部材質(zhì)來看,同價位的合資緊湊型車幾乎都是硬材質(zhì),因此兩車處于同級別的平均水平。
導航和倒車影像是全新愛麗舍甩下同級對手的配置。通過實際體驗,這兩項功能都很好用,只是倒車影像的輔助線有些凌亂且不具備與方向盤聯(lián)動的功能,不過它的顯示效果很清晰,與倒車雷達的配合下確實令泊車容易得多。相比起來,捷達的三點式倒車雷達則遜色不少。捷達的自動空調(diào)別看是單區(qū)溫控,真用起來也確實比愛麗舍的手動空調(diào)方便得多。
兩車優(yōu)勢配置一覽表 | |||||||
車型/配置 | 導航 | 倒車影像 | 雷達探頭數(shù) | 定速巡航 | 自動空調(diào) | CD | 后視鏡加熱 |
全新愛麗舍 | 有 | 有 | 4 | 無 | 無 | 無 | 無 |
捷達 | 無 | 無 | 3 | 有 | 有 | 有 | 有 |
將視線從中控臺轉(zhuǎn)移到方向盤部分,發(fā)現(xiàn)捷達的科技感要高一些,很主要的原因是它將多功能按鍵擺在了明面上,雖然全新愛麗舍的方向盤造型很飽滿,但多少有些單調(diào)。單看儀表盤,捷達的也明顯更清晰、亮眼,中央顯示屏的黑白配色的易讀性也很高,明顯優(yōu)于全新愛麗舍,另外捷達多了定速巡航功能。最后我們估算了兩車各自優(yōu)勢配置所增加的成本幾乎相同,因此在配置上打了個平手,消費者可依據(jù)自身的需要選擇。綜合來看,兩車各有亮點配置,全車功能均很齊全,在同級別車型中處于較高位置。
從天窗形狀來看,全新愛麗舍屬于長而窄,捷達則是短而寬,通過對比它們的采光及換氣面積,兩者在伯仲之間,沒有誰有特別明顯的優(yōu)勢。通過我的實際體驗,我喜歡捷達的天窗更多一些,原因是它的打開面積更大,在完全打開的狀態(tài)下,全新愛麗舍的看著很小氣,不過相信像我這樣糾結于此的消費者應該不多,大家可以親自體驗一下這種感覺。
又是一次表現(xiàn)很接近的比拼,捷達靠了一層蒙皮得到了更高的分數(shù),之前我們說過中控部分全新愛麗舍擁有手感更好的飾板,綜合比拼后,兩車又打了個平局,均符合該級別的水準。
通過內(nèi)飾做工及配置體驗,我認為兩者屬于不相上下,各有千秋。拋開價格因素,消費者完全可以從對功能的需求及內(nèi)飾風格的喜好這兩個方面來進行取舍。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