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試駕] 如果你買的是一臺內置梯形車架同時又配備分動箱的硬派SUV,只在城市里跑跑顯然已經了無滋味,心中不免會涌上一股想去越野的沖動。就在剛剛過去的周末,長城汽車聯合北哈匯(北京哈弗車友會)在金港汽車公園舉辦了一次小型的越野挑戰(zhàn)賽,給了大家一個盡情撒野的機會。在比賽期間,我借此場地小試了一下2H、4H、4L三種模式在現實當中的不同感受,下面將為您道來。
● 金港越野賽道全貌
位于金港賽車場西邊有一塊占地面積不大的小型越野場地,路面由沙土、泥地、水路、駝峰路和淺灘組成。上圖的黃色為比賽路線,長度約一公里。途中雖沒有交叉軸以及過深的水面等高難度區(qū)域,但松軟的泥潭和頻繁的上下起伏甚至駝峰還是能在一定程度上考驗車輛的整體強度和通過能力。另外,較大的坡度對車身的接近角和離去角也構成很大威脅。這樣的場地對哈弗等越野車來說基本沒有問題;而對于以轎車為平臺打造的城市SUV來說,它們車身上那嬌貴的包圍、鍍鉻裝飾、碩大的鋁合金輪轂和看似被抬高了的底盤當然不忍心放下身段到這種地方,也只有乖乖看的份。
● 四驅/兩驅體驗第一部分
在日常的鋪裝路面我們只能使用2H兩驅模式,高速四驅和低速四驅到底會有什么實際的差別我們難以去體會,這次正好借這個機會能好好體驗一番。
理論上講,什么時候用到四驅模式是最好的,也就是在兩輪驅動模式下,驅動輪傳達到輪胎表面的驅動力大于路面滾動摩擦力,輪胎容易打滑的時候,四驅才能顯現出它的優(yōu)勢。四驅的作用是將發(fā)動機的動力分散到四個輪子上去,是減少每個車輪上的負荷。
什么樣的路面附著力小呢?濕滑、泥濘、冰雪天氣下的輪面。除此以外還有什么樣的路面容易產生車輪打滑呢?斜坡!因為上斜坡往往需要更強的動力,此時車輛的重心靠后,前驅車無法獲得足夠多的下壓力,于是產生不了足夠的抓地力。后驅車相反,有足夠多的下壓力,但卻需要足夠大的動力來驅動車輛。所以這個時候,四驅也是最好的解決方案。而在四驅中,低速四驅與高速四驅兩種模式又分別勝任不同的路面情況。
哈弗分動箱內的低速齒輪可將扭矩放大兩倍再傳遞給四個車輪,在起步時使用低速四驅,只需略微提升些轉速便可讓車子瞬間射出。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油門過大,四輪原地打滑的情況也會浪費一些時間。而當速度提起來一點以后,發(fā)動機轉速已經很高,而速度卻上不去了,因為低速四驅的機械運作優(yōu)勢都集中在力量的發(fā)揮上,而犧牲了功率的輸出。就好像一臺車調到了大力士模式,要快跑,還得靠高速四驅模式。
當你用的是高速四驅時也要注意,哈弗這樣的手動四驅車輛在起步時需要更大的驅動力,因為原先只傳到后輪的動力被分散到了四個車輪上,要讓四個輪子傳動起來的初始力幾乎就是原來的一倍克服一定的阻力,所以如果你不想在眾目睽睽之下出現熄火這種窘境,那就要把油門控制在2000-3000轉/分之間,過高過低都不行,同時抬起離合器的左腳也要拿捏得恰到好處。多練習幾次并不難,高速四驅不容易出現車輪打滑,起步時掌握得好能搶到一些時間,但精于后驅起步的高手或許也會沖在你前面。
當然如果是泥土路面起步,后驅是很吃虧的,起步轉速高了特別容易原地打滑,所有伴隨打滑的起步都是慢的。要領是將轉速控制在2000轉/分以內同時緩慢抬起離合器。
駛出起點便是一段100米長的小上坡。低速四驅是把轉速轉換成扭矩,所以提速階段雖然轉速爬升得極為猛烈,但實際車速卻提升緩慢,此時需要迅速升入二擋。其實這樣的小坡并不需要用到低速四驅。這種模式最大的用武之地在于那些你拿后驅和高速四驅油門到底都感覺無力爬上去的強坡!
高速四驅需要保持較低的擋位來獲得足夠的扭矩進行快速爬坡,由于扭矩輸出相比高速四驅更線性,所以這種模式下平穩(wěn)又快速爬坡是爭得時間的最好途徑。
由于爬坡時車輛的前輪所受到的阻力大于后輪,如果油門過大車輛便會向兩側甩尾打滑,此時應緩慢加油,再借助一定慣性沖坡。
上坡路段之后是一個右急彎,剎車動作是需要在即將入彎前就必須完成,彎道剎車便會出現明顯的轉向不足,從而導致過彎不暢。低速四驅能夠提供足夠的扭矩和較低的車速。不論是入彎還是過彎,并不用將擋位降至最低,能夠保持一定的速度。出彎時只需大腳加油扭矩便能迅速噴涌而出,輪胎還不易打滑,整個動作極為順暢。
高速四驅需要在過彎前減入一擋,以保持轉速留給出彎后的升擋。如果換擋動作不連貫會少少損失一些時間。
單靠后輪驅動時,前后軸處于分離狀態(tài),轉向動作會變得更為靈活,實際轉彎半徑也會縮短。但后驅車常見的現轉向過度很容易讓車輛失控。這一點在附著力很低的越野路面體現得尤為明顯,所以需要控制好油門的力度。當然,可控的甩尾卻有利于過彎。
泥濘的起伏路會讓車輛上下跳躍,而深厚的車轍會干擾駕駛員的轉向意圖。這些加起來也使車輛的附著力降到最低。這時需要如何應對?首先,理想狀態(tài)是使用高速四驅。因為這個模式能夠保持較為線性和平穩(wěn)的扭矩、速度比率,最大限度避免因打滑而陷車,同時又能盡快提速通過。
當然,兩驅與四驅的切換在比賽中并不能隨時操作,所以如果你用的是低速四驅,應升擋并盡量穩(wěn)住油門。但別指望能獲得太多的提速。擋位低了油門深了,弄不好都能落得個四輪打滑,只聽馬兒哼哼不見馬兒快跑的尷尬場面。
在兩驅狀態(tài)下前輪沒有驅動力,被動的轉動會讓車前的泥土形成一個小坡,一定程度上阻礙車輛的前行。如果泥土很軟,十分容易陷車。這時選手所要做的便是緩加油,讓車輛保持一個略微抬高的力,同時要借助慣性沖出泥潭。
在泥潭中行駛的車輛很忌諱急打方向。因為路面極低的附著力不但不能讓你如愿的轉向,反而會阻礙你向前行駛。
泥潭過后是一個左急彎,收油的任務要在泥潭尾段完成,入彎前還要采取必要的制動,以免沖出賽道。低速四驅的優(yōu)勢是可以在保持一定速度和扭矩的情況下盡快加速,缺點是轉向會受到傳動系統(tǒng)前后軸勾結的牽連,變得不那么靈活,轉彎半徑也擴大了。
高速四驅會遇到同樣的轉向問題,但出彎加速會比較穩(wěn)定,可比其他兩種模式都更有信心的給油。
兩驅模式在這里同時控制住速度,油門和車身姿態(tài)是最大的挑戰(zhàn)。如果控制得好就是出彎最快的一個,控制得不好甩尾、打滑、無法加速這些都是隨時能碰到的命里死穴。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